【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安装在电动汽车底部,部分车企为了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往往通过减小汽车电池组的离地间隙,来获得更大的电池容量,当电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在道路上,离地间隙的减小容易造成汽车与道路异物发生冲击碰撞,会造成电池组的变形,这些变形也许是肉眼不可见的,但可能会造成电池组的爆炸以及自燃,严重威胁到驾驶以及乘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保证电动汽车安全,往往要对电池进行碰撞测试。
[0003]目前电动汽车在碰撞试验测试中一般有从正面、侧面和后面三个方向进行,没有对底部抗冲击能力进行相关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例如挤压、针刺等无法真实模拟异物对行驶中的汽车的冲击情况。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不同汽车制造企业均提出对电动汽车底部冲击实验的有关企业标准,自然需要相应的冲击测试设备。
[0004]现有的测试设备无法真实模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腔室(1),所述安装腔室(1)上端开口,待测件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发射筒(2),所述发射筒(2)的底部铰接于所述安装腔室(1)的底部;角度调整组件(3),所述角度调整组件(3)设于所述安装腔室(1)的底部与所述发射筒(2)之间,所述角度调整组件(3)用于调整所述发射筒(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加载线圈(41)与斥力线圈(42),所述加载线圈(41)设于所述发射筒(2)内部,所述斥力线圈(42)滑动连接于所述发射筒(2)内,所述加载线圈(41)通电时能够在斥力线圈(42)与加载线圈(41)二者之间产生相斥的电磁力;弹体,所述弹体能够放入所述发射筒(2)内,所述斥力线圈(42)用于推动所述弹体将弹体发射出所述发射筒(2);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线圈组件的启动/关闭以及通入线圈组件中的电流大小;速度检测组件,所述速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室(1)的开口处,所述速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弹体发射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2)包括:主筒体(21)、线圈固定部(22)与附重部(23),所述线圈固定部(22)连接于所述主筒体(21)与所述附重部(23)之间,所述附重部(23)的底端与所述安装腔室(1)的底部相铰接,所述加载线圈(41)设于所述线圈固定部(22)上,所述斥力线圈(42)滑动连接于所述主筒体(21)内,所述加载线圈(41)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斥力线圈(42)的下表面相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21)包括:第一分筒体(211),第二分筒体(212)以及第三分筒体(213),所述第三分筒体(213)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线圈固定部(22)、所述第二分筒体(21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分筒体(213)的上端,所述第一分筒体(21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筒体(212)的上端,所述角度调整组件(3)设于所述第三分筒体(213)与所述安装腔室(1)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分筒体(211)与第二分筒体(212)的筒壁上开设有散热槽孔(2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具有多个,且各弹体具有冲击端,所述冲击端用于撞击待测件,各弹体具有形状不同的冲击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加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冲击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61)以及俯仰角度传感器(62),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61)与俯仰角度传感器(62)均设于所述附重部(23)上,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61)用于测量所述发射筒(2)与待测件之间的距离,所述俯仰角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增强,龚兴隆,胡琪,张铭豪,王晓荷,郑国,杜振飞,李亮,王玥浩轩,郭映江,袁昕宇,李想,杜蒙,杨博,程思儒,郭程翔,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大工旭航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