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针织造成形装备的压实机构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单针织造成形装备的压实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化单针织造成形系统与装备适用于大型、变截面、高密度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可实现单根纤维及总体预制体结构的纤维定向布局,实现复杂复合材料预制体的三维结构织造成形。
[0003]目前,单针织造成形装备均采用平板压实装置,整个装置主要包括大压实板和小压实板,在预制体织造过程中,通过将两块压实板的挤压将压实板间的预制体实现结构致密。目前的压实板主要适用于平板状复合材料预制体,针对变厚度复合材料预制体的适用性有限,在变厚度预制体的较小厚度区域,预制体的体密度和其他区域不同,从而使复合材料构件不同区域的体密度不均一。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变厚度预制体成型的压实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厚度预制体成型的压实机构,该压实机构适用于平板状复合材料预制体,解决复合材料预制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针织造成形装备的压实机构,包括下孔板(3)及位于下孔板上方的上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3)上设有自下孔板(3)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若干导向棒(4),所述若干导向棒(4)向上穿过上孔板(1);所述上孔板(1)的下表面向内凹设有用以容纳预制体的凹槽(6),且该凹槽为变厚度凹槽;当上孔板(1)向下移动至覆盖在下孔板(3)上表面时,凹槽(6)与下孔板(3)上表面共同形成收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部的形状与预制体所要达到的外部形状完全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的变厚度为:至少凹槽的中间部分的凹槽底面为倾斜的平面使该部分凹槽的厚度线性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3)的四周设有底部固定在下孔板上的导柱(2),所述导柱穿过上孔板(1),上孔板(1)沿导柱(2)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导向棒(4)成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郭科宏,王永利,檀晨晨,刘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