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离子掺杂的亚微米超结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工艺制造
,涉及一种基于重离子掺杂的亚微米超结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功率半导体器件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和国防装备的基础之一,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纵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是功率处理与转换的主力器件之一,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损耗小、驱动功率小、频率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功率器件。其中,超结VDMOS保持传统功率MOSFET器件优秀性能的同时,更具备了较低导通损耗这一独特优势。但是由于常规的掺磷的N型区与掺硼的N型区在高温热过程,例如外延温度1000度时,由于杂质的互扩散导致超结器件的条宽不能缩小,浓度无法进一步提高,比导通电阻较大。如何在工艺制造中提高超结VDMOS的掺杂浓度,减小元胞宽度,在保证耐压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比导通电阻,是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重离子掺杂的亚微米超结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解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离子掺杂的亚微米超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具有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区(1)的衬底片,外延形成第二导电类型柱区(2)形成超结的N型区;步骤2:在第二导电类型柱区(2)表面通过离子注入并推结形成第一导电类型阱区(3);步骤3:在表面制备第一介质栅氧化层(4)和栅电极(5);步骤4:通过自对准工艺,在第一导电类型阱区(3)表面离子注入并推结形成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区(6)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区(7);步骤5:在表面淀积介质并通过CMP工艺平坦化形成第二介质氧化层(8);步骤6:对第二介质氧化层(8)两侧进行刻蚀,之后以表面未刻蚀的第二介质氧化层作为硬掩膜版,对第二导电类型柱区(2)进行沟槽刻蚀,之后侧壁注入第一导电类型重离子,形成第一导电类型柱区(9);步骤7:通过淀积工艺将侧壁注入后的留下的孔填满第三介质氧化层(10);步骤8:在器件上表面打孔并注入金属形成源电极(11);步骤9:背面金属化形成漏电极(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离子掺杂的亚微米超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第一导电类型重离子可以是镓,铟,铊。基于重离子扩散系数小,采用重离子可以减小杂质的扩散,优化器件电学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离子掺杂的亚微米超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沟槽刻蚀采用高深宽比的刻槽工艺,使步骤7中的孔尽可能的窄,再通过侧壁注入形成的第一导电类型柱区(9)宽度0.1~0.5微米,实现了亚微米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娅林,章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用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