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铆钉及其打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52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铆钉,包括铆钉本体,所述铆钉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铆钉子部和铆钉母部,所述铆钉母部包括第一铆钉头和第一铆钉钉杆,所述第一铆钉头为圆头铆钉头,所述第一铆钉头上位于所述固定面上设置有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以所述固定面的圆心为基准,环绕设置于所述固定面上,所述紧固凸起为倾斜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凸起与所述固定面的夹角为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铆钉及其打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铆钉及其打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铆钉是用于连接两个带通孔,一端有帽的零件(或构件)的钉形物件。在铆接中,利用自身形变或过盈连接被铆接的零件。铆钉种类很多,而且不拘形式。
[0003]常用的有R型铆钉、风扇铆钉、抽芯铆钉(击芯铆钉)、树形铆钉、半圆头、平头、半空心铆钉、实心铆钉、沉头铆钉、抽芯铆钉、空心铆钉,这些通常是利用自身形变连接被铆接件。一般小于8毫米的用冷铆,大于这个尺寸的用热铆。但也有例外,比如某些锁具上的铭牌,就是利用铆钉与锁体孔的过盈量铆接的。
[0004]空心铆钉通常用于服饰,鞋类等行业。空心铆钉在半空心铆钉的基础上将沉空一直加工到头部,由于重量轻,钉头弱,用于随载荷不大的非金属材料的铆接场合。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1073362.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能以较低价格确保多个被安装构件之间的间隙、使一个被安装构件相对于另一个被安装构件结合之后、在铆钉本体轴部的周围能相互回转地连接的空心铆钉。空心铆钉由具有凸缘的中空铆钉本体和插入到该铆钉本体的中空孔里的心轴构成;心轴头部的与铆钉本体轴部的端部面对着的面被形成斜面,它是从直径与铆钉本体轴部外径大致相等的大直径部分朝着直径比铆钉本体轴部的内径还小的小直径心轴轴部倾斜的;在铆钉本体轴部的外周面上形成周向沟槽,它是在离开凸缘的长度比被安装构件的厚度稍稍长一点的位置上;心轴轴部的断裂部分被做成由如下所述的力使其断裂,即、这力使铆钉本体轴部的从端部到周向沟槽的那部分铆钉本体轴部扩径变形、但是从周向沟槽到凸缘的那部分铆钉本体轴部几乎不变形,上述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内容以及现有的空心铆钉由于自身强度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心铆钉,解决了现有空心铆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自身强度不足而发生脱落现象的技术问题,同时提出一种用于生产该空心铆钉的打头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铆钉,包括铆钉本体,所述铆钉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铆钉子部和铆钉母部,所述铆钉母部包括第一铆钉头和第一铆钉钉杆,所述第一铆钉头和所述第一铆钉钉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铆钉头为圆头铆钉头,其包括远离工件的圆弧面和接触工件的固定面,所述第一铆钉头上位于所述固定面上设置有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以所述固定面的圆心为基准,环绕设置于所述固定面上,所述紧固凸起为倾斜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凸起与所述固定面的夹角为8
°‑
12
°
,所述第一铆钉钉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铆钉头,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
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铆钉子部包括第二铆钉头和第二铆钉钉杆,所述第二铆钉钉杆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互螺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底面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铆钉钉杆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铆钉钉杆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二者差值为1mm

2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外。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孔径为1.5mm

3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铆钉头上设置有一字旋紧纹或者十字旋紧纹,所述第二铆钉头上设置有一字旋紧纹或者十字旋紧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铆钉钉杆的自由端末端向其轴线方向收缩。
[0013]一种用于生产空心铆钉的打头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集成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一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二夹持凹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共同形成用于固定铆钉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四周边缘,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槽的四周边缘,所述输送带上方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其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工位包括第一成型模具,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模腔,所述第二工位包括第二成型模具,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上设置有第二成型模腔,所述第三工位包括第三成型模具,所述第三成型模具上设置有第三成型模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模腔为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二成型模腔为半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三成型模腔为半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二成型模腔的内顶面设置有直条型凸起或者十字条形凸起。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成型模具可沿自身轴线方向360
°
旋转,所述第三成型模腔内设置有直条型凸起,所述第三成型模腔内集成设置有电磁吸附装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槽内包覆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二夹持槽内包覆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厚度均为0.8

1.2mm。
[0017]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空心铆钉,其优点在于改善了现有空心铆钉结构由于空心结构自身结构强度不足,使用时多为通过自身发生破裂或者形变来起到紧固作用,这样做的弊端为由于自身结构发生损坏会导致起紧固作用的时候强度不足,可靠性降低,并且在需要将铆钉拆除的时候十分繁琐,也非常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自身损坏而发生掉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中铆钉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铆钉子部和铆钉母部使用过程中二者存在连接关系,能够保证对工件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通过使用过程中二者进行配合连接也避免了掉落的情况;相较于常规的铆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心铆钉与工件采用螺纹配合连接,铆钉子部和铆钉母部也采用螺纹连接,如此不仅增加和相互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也提升了工作稳定性;当铆钉母部与工件进行配合时,环绕设置于所述固定面上的紧固凸起扎进工件表面,紧固凸起和第一铆钉钉杆上的第一外螺纹共同配合,保证了铆钉母部与工件进行牢固连接;
其中第一铆钉钉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实心结构能够为铆钉母部带来更好的强度,第二连接部为空心结构,一方面能够精简材料,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与铆钉子部进行连接。
[0018]2、通过将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底面设置为圆锥形结构,而第二铆钉钉杆设置为空心结构,并且第二铆钉钉杆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将二者的差值设置为1mm

2mm,目的是为了当铆钉子部和铆钉母部进行配合连接的时候,第二铆钉钉杆在不断向内螺合的过程中,当接触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底面时,继续向内进行旋紧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铆钉,包括铆钉本体,所述铆钉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铆钉子部和铆钉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母部包括第一铆钉头和第一铆钉钉杆,所述第一铆钉头和所述第一铆钉钉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铆钉头为圆头铆钉头,其包括远离工件的圆弧面和接触工件的固定面,所述第一铆钉头上位于所述固定面上设置有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以所述固定面的圆心为基准,环绕设置于所述固定面上,所述紧固凸起为倾斜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凸起与所述固定面的夹角为8
°‑
12
°
,所述第一铆钉钉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铆钉头,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铆钉子部包括第二铆钉头和第二铆钉钉杆,所述第二铆钉钉杆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互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底面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铆钉钉杆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铆钉钉杆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二者差值为1mm

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心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为1.5mm

3mm。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心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头上设置有一字旋紧纹或者十字旋紧纹,所述第二铆钉头上设置有一字旋紧纹或者十字旋紧纹。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萍汤永明陈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集协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