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925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磁絮凝装置、与所述磁絮凝装置相连接的分离装置以及与所述分离装置相配合的磁泥分离器和脱氮装置,其中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微纳米气泡会为磁絮凝体提供向上的浮力以及磁桶通电产生的磁场对磁絮凝体产生的吸力能够克服磁絮凝体向下的重力,能够有效减少磁絮凝体沉积至分离装置底部的量,在复合生态填料柱周围设置有微纳米曝气棒,微纳米曝气棒产生的微纳米气泡能够冲刷复合生态填料柱,能够有效缓解溢流污水中的悬浮物堵塞填料孔隙的问题,并提高其工作交换容量,相比传统复合生态填料吸附法,能够延长复合生态填料柱35~40%的使用时间。合生态填料柱35~40%的使用时间。合生态填料柱35~40%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排水管网也进入了快速建设期,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传统的合流制排水体制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城市。虽然目前许多城市正在推行分流制管道的建设,但仍有许多城市保留了合流制排水系统。
[0003]然而在暴雨或融雪期条件下,由于大量雨水流入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内的流量超过截污流量时,超过排水系统负荷的雨污混合污水便会直接排入受纳水体,这部分污水被称为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由于合流制管道中除了雨水还有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溢流污水不仅含有病原微生物、氮磷等营养元素、致病菌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城市水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合流制溢流污染已成为我国天然水体雨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有效控制和治理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0004]目前,针对合流制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磁絮凝装置、与所述磁絮凝装置相连接的分离装置以及与所述分离装置相配合的磁泥分离器和脱氮装置;所述磁絮凝装置通过向溢流污水中添加混凝剂、磁种以及絮凝剂能够将所述溢流污水中的小粒径悬浮物聚成磁絮凝物;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气泡发生装置、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相配合的磁吸附装置以及与所述磁吸附装置相配合的磁泥清理装置,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能够向所述分离装置中输出直径为50nm~50μm的微纳米气泡,所述磁吸附装置包括用于吸附磁絮凝物的磁桶,所述磁泥清理装置包括用于刮离所述磁桶上的磁絮凝物的磁泥刮板,以及与所述磁泥刮板相配合的毛刷;所述磁泥分离器能够将磁絮凝物中的磁种和絮凝物分离;所述脱氮装置包括若干复合生态填料柱以及与所述复合生态填料柱相配合的微纳米曝气棒,所述复合生态填料柱中的填料主要由改性绿沸石、稻壳炭、蛭石和黄铁矿按质量比(70~85):(90~110):(100~120):(10~25)混合组成,所述微纳米曝气棒的气源为空气或纯氧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相配合的曝气棒以及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所述曝气棒的气泡输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桶的侧面沿着轴线方向被均匀分为三个区域,单独通电后均能获得磁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态填料柱中填料的外层用150~200目的尼龙网包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绿沸石的粒径为1~3mm,所述稻壳炭的粒径为0.2~0.25mm,所述蛭石的粒径为1~3mm,所述黄铁矿的粒径为4~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正祝瑞麟黄杨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