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19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震型电容器,包括外壳、内壳、缓冲组件以及抑振滑套;所述抑振滑套为环形结构,所述内壳穿过抑振滑套,并与所述抑振滑套滑动配合,所述抑振滑套外壁与对应的外壳内壁固定,以将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均分,所述缓冲组件关于抑振滑套对称分布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内壳震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内壳的震动不能完全被缓冲组件抑制时,内壳的震动会相对抑振滑套发生相对移动,即内壳在抑振滑套的两侧反复移动,当内壳向抑振滑套的一侧移动时,会挤压该空间内的空气或冷媒,从而使压力增大,对内壳的移动提供阻力;而另一侧空间由于内壳移动导致空间增大产生负压,对内壳的移动提供一个拉力,从而抑制驻波现象。从而抑制驻波现象。从而抑制驻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型电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抗震型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是容纳电荷的器件,通常通过端子装配在电路板上。使用时,电容器受到设备的影响,如震动或声波。这些机械震动传递到电容器中将引起其中的介质或极板震动,而反复反射的震动会产生驻波现象,从而导致震动持续存在,并可能扰乱周围的电路信号。
[0003]为避免电容器的震动问题,通常采用对芯子的振动抑制,如公开号为CN113470972B的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弹簧的弯曲扭动抑制芯子的震动,而卡环随芯子的晃动而晃动,相当于增加了晃动的芯子的自重,即增加了晃动产生的动能,导致弹簧的抑振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快速有效抑制震动反复反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抗震型电容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抗震型电容器,包括:
[0006]外壳;
[0007]内壳;
[0008]缓冲组件;以及
[0009]抑振滑套;
[0010]其中,所述抑振滑套为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震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内壳(200);缓冲组件(300);以及抑振滑套(400);其中,所述抑振滑套(400)为环形结构,所述内壳(200)穿过抑振滑套(400),并与所述抑振滑套(400)滑动配合,所述抑振滑套(400)外壁与对应的外壳(100)内壁固定,以将所述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的空间均分,所述缓冲组件(300)关于抑振滑套(400)对称分布在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内壳(200)震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00)包括:弹性片(310),所述弹性片(310)为波浪形,两端伸入所述外壳(100)内壁上的卡槽(110)内;所述弹性片(310)上至少有两个弧形凸起位于内壳(200)外壁上的限位凹槽(2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00)还包括:第一永磁体(320)和第二永磁体(330);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320)对称分布,并嵌设在所述内壳(200)底面,所述第二永磁体(330)嵌设在外壳(100)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32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永磁体(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俊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申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