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及补液培养基、发酵培养及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80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及补液培养基、发酵培养及纯化方法,涉及果糖脱氢酶制备技术领域。其中,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成分: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及补液培养基、发酵培养及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糖脱氢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及补液培养基、发酵培养及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果糖脱氢酶是一种酶(EC 1.1.99.11),该酶能催化d

果糖氧化生成5



d

果糖,是一种分子量为140kDa的三聚体膜结合蛋白。由亚基I(67kDa)、II(51kDa)和III(20kDa)组成。该酶于1981年首次纯化,是一种黄酮蛋白

细胞色素C复合物。目前该酶是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来制备,菌种为葡萄糖杆菌(Gluconobacter.SP)。该酶主要用于临床中果糖的检测。
[0003]日本学者MINORU AMEYAMA(JOURNAL 0F BACTERIOLOGY,Feb.1981,p.814

823)报道了一种果糖脱氢酶的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中,发酵工艺菌体表达量低,湿重仅2g/L,且纯化时采用2次超速离心+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聚乙二醇浓缩+透析的方法进行纯化,纯化步骤繁琐,成本较高,而且活性仅180U/mg蛋白,活性较低。
[0004]因此,提供一种发酵工艺菌体表达量高、纯化方法简单、活性较高的果糖脱氢酶的制备方法,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及补液培养基、发酵培养及纯化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成分:8

12g/L甘油,10

15g/L硫酸铵,0.5

1.5g/L酵母粉,1

3g/L磷酸二氢钾,1

3g/L磷酸氢二钾,0.5

1.5g/L七水硫酸镁,0.05

0.1g/L氯化钙。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培养基,优选为,包括如下成分:10g/L甘油,12g/L硫酸铵,1g/L酵母粉,2g/L磷酸二氢钾,2g/L磷酸氢二钾,1g/L七水硫酸镁,0.07g/L氯化钙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补液培养基,包括如下成分:200

600g/L甘油,50

150g/L硫酸铵,1

3g/L硫酸镁。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补液培养基,优选为,包括如下成分:400g/L甘油,100g/L硫酸铵,2g/L硫酸镁。
[001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培养方法,利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和第二方面所述的补液培养基,包括如下步骤:
[0012]将种子液按照1%~10%接种量接种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pH 5.0~6.0,溶氧≥30%,待溶氧快速上升至60%以上,补料速度为15g/(L*h),补料后控制溶氧≥30%,待0D值达到15以上时停止发酵,将发酵液离心,用冰水洗涤菌泥2次,离心收集菌体。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化果糖脱氢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培养方法制备含有果糖脱氢酶的菌体;
[0015]S2:用水重悬步骤S1制备得到的菌体,破壁、离心,收集上清液,并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114,搅拌,水浴保温,离心,收集沉淀,上清液中继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114,重复上述操作2~4次,合并沉淀备用;
[0016]S3:将步骤S2制备得到的沉淀悬浮在溶解缓冲液中,搅拌,离心,收集上清液,备用;
[0017]S4:采用DEAE

纤维素柱层析法纯化步骤S3收集得到的上清液,得到第一次洗脱液;
[0018]S5:采用分子筛层析法纯化步骤S4得到的第一次洗脱液,得到第二次洗脱液;
[0019]S6:将步骤S5得到的第二次洗脱液进行超滤浓缩,然后采用平衡缓冲液进行置换,添加辅料后进行冻干,即得果糖脱氢酶纯品。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2具体采用如下方法用水重悬步骤S1制备得到的菌体,以1000bar压力破壁2次,再以5000xg离心力,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114,4℃搅拌2h,37℃水浴保温10min,在10000xg离心力下,25℃离心10min,收集沉淀,备用;上清液继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114,重复上述操作2~4次,合并沉淀备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将步骤S2制备得到的沉淀悬浮在溶解缓冲液中,4℃搅拌2~10h,在10000xg离心力下,4℃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备用。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4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先将DEAE

纤维素柱用平衡缓冲液平衡5倍柱体积,然后将步骤S3收集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到DEAE纤维素柱中,继续用平衡缓冲液冲洗5倍柱体积,再利用平衡缓冲液和线性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得到第一次洗脱液
[0023]洗脱程序为:
[0024]0min,线性洗脱液为0,平衡缓冲液为100%;
[0025]40min,线性洗脱液为100%,平衡缓冲液为0。
[0026]进一步的,所述溶解缓冲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pH6.0的Mcllraine buffer母液50ml,稀释20倍,添加10ml Triton X

100至质量分数为1%和70μlβ

巯基乙醇至终浓度浓度为1mM;
[0027]所述平衡缓冲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pH6.0的Mcllraine buffer母液50ml,稀释20倍,添加1ml Triton X

100至质量分数为0.1%和70μlβ

巯基乙醇至终浓度浓度为1mM;
[0028]所述线性洗脱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pH6.0的Mcllraine buffer母液1000ml,向其中添加1ml Triton X

100至质量分数为0.1%和70μlβ

巯基乙醇至终浓度浓度为1mM。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5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先将分子筛用平衡缓冲液平衡5倍柱体积

10CV,然后将步骤S4得到的第一次洗脱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8

12g/L甘油,10

15g/L硫酸铵,0.5

1.5g/L酵母粉,1

3g/L磷酸二氢钾,1

3g/L磷酸氢二钾,0.5

1.5g/L七水硫酸镁,0.05

0.1g/L氯化钙。2.一种用于制备果糖脱氢酶的补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200

600g/L甘油,50

150g/L硫酸铵,1

3g/L硫酸镁。3.一种果糖脱氢酶的发酵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液培养基,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液按照1%~10%接种量接种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pH 5.0~6.0,溶氧≥30%,待溶氧快速上升至60%以上,利用补液培养基进行补料,补料速度为15g/(L*h),补料后控制溶氧≥30%,待0D值达到15以上时停止发酵,将发酵液离心,用冰水洗涤菌泥2次,离心收集菌体。4.一种纯化果糖脱氢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培养方法制备含有果糖脱氢酶的菌体;S2:用水重悬步骤S1制备得到的菌体,破壁、离心,收集上清液,并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114,搅拌,水浴保温,离心,收集沉淀,上清液中继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114,重复上述操作2~4次,合并沉淀备用;S3:将步骤S2制备得到的沉淀悬浮在溶解缓冲液中,搅拌,离心,收集上清液,备用;S4:采用DEAE

纤维素柱层析法纯化步骤S3收集得到的上清液,得到第一次洗脱液;S5:采用分子筛层析法纯化步骤S4得到的第一次洗脱液,得到第二次洗脱液;S6:将步骤S5得到的第二次洗脱液进行超滤浓缩,然后采用平衡缓冲液进行置换,添加辅料后进行冻干,即得果糖脱氢酶纯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化果糖脱氢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采用如下方法:用水重悬步骤S1制备得到的菌体,以1000bar压力破壁2次,再以5000xg的离心力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10%Triton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刘姣吴结缘肖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糖智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