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4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换电站,其包括以垂直于车辆驶入驶出方向A依次设置的车辆停放装置、第一充电架、电池升降装置和第二充电架,所述车辆停放装置用于供车辆停靠定位以进行电池包的更换,所述第一充电架、第二充电架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用于从所述充电架上取放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换电装置,所述换电装置用于对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更换。这种布局可以使得换电站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少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同时,在电池升降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充电架和第二充电架,可以增加单个微型换电站的电池储存数量。可以增加单个微型换电站的电池储存数量。可以增加单个微型换电站的电池储存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换电站
[0001]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2年4月7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22103641609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3]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依靠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电动车辆,具有零排放,噪声小的优势,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和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用于为换电车型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场所的换电站也越来越普及,但现有的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建站周期长,成本高,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快速批量化建站的需求,且对于车密度少、运营压力小的区域,存在换电资源浪费的情形,同时,现有的换电站无法根据当地换电车密度的大小以及建站场地的条件进行适应性的调配换电工位,以满足不同区域换电车密度的差异性需求,无法快速地对换电工位的数量进行运营能力的匹配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中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型换电站。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微型换电站,其包括以垂直于车辆驶入驶出方向依次设置的车辆停放装置、第一充电架、电池升降装置和第二充电架,所述车辆停放装置用于供车辆停靠定位以进行电池包的更换,所述第一充电架、第二充电架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用于从所述充电架上取放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换电装置,所述换电装置用于对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更换。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以垂直于车辆驶入驶出方向依次设置车辆停放装置、第一充电架、电池升降装置和第二充电架,第一充电架将位于车辆停放装置和电池升降装置之间,使得换电装置在运送电池的过程中会经过第一充电架,从而第一充电架与换电设备的电池运送路径将具有重叠,这种布局可以使得换电站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少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同时,在电池升降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充电架和第二充电架,可以增加单个微型换电站的电池储存数量。
[0008]其中,车辆停放装置用于承载和定位车辆,使得车辆的停车位置相对微型换电站保持准确,提高换电成功率;通过电池升降装置拿取电池和放置电池,实现沿高度方向运送电池的目的。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充电架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第一地上充电架和第一地下充电架,所述电池升降装置也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支架,以及可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升降的电池取放机构;
[0010]和/或,所述第二充电架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第二地上充电架和第二地下充电架,所述电池升降装置也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支架,以及可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升降的电池取放机构。
[0011]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充电架和第二充电架的部分设置于地下,一方面在保证微型换电站的电池储存量的同时,避免充电架在地面伸出过高而存在重心不稳、坍塌等风险;另一方面,使得电池能够在地下进行充电,从而能够缩减微型换电站在地面以上区域所占据的空间尺寸,使得微型换电站在具备较高电池存储能力的同时,微型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和地面以上的空间占据程度均较低。
[0012]较佳地,所述电池升降装置露出地面以上的距离为50

100cm,所述电池升降装置露出地面以上的部分用于从所述换电装置或电池输送装置取放电池,以及在下降到地面以下之后与所述第一地下充电架的充电仓位进行电池取放。
[0013]在本方案中,电池升降装置露出地面以上的部分具有用于换电装置或电池输送装置取放电池所需的空间即可,因此电池升降装置露出地面以上的距离不应过高,50

100mm为优选高度。
[0014]较佳地,所述第二地下充电架在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相对所述第一地下充电架的对侧。
[0015]在本方案中,在电池升降装置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地下充电架和第二地下充电架,使得电池升降装置能够分别朝两侧方向相对第一地下充电架和第二地下充电架取放电池。
[0016]较佳地,所述换电装置往返于所述车辆停放装置和所述电池升降装置之间。
[0017]在本方案中,换电装置用于在车辆停在车辆停放装置之后,从车辆底部取下亏电的电池,并载着取下的电池,将电池运送至靠近于电池升降装置的位置处,电池升降装置在拿取送过来的电池之后,通过上升的方式将电池送至第一充电架或第二充电架,之后,电池升降装置再从第一充电架或第二充电架中将满电的电池取出,通过下降的方式将电池送至换电装置,最后通过换电装置将满电的电池运送至车辆底部,将电池安装在车辆上,实现快速换电的目的。
[0018]较佳地,所述换电装置包括解锁组件、定位组件、水平移动组件、竖直升降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001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确保换电装置成功相对车辆更换电池,以及成功运送电池。
[0020]较佳地,所述换电站包括一微型箱体,所述电池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充电架和所述第二充电架都被放置在所述微型箱体中。
[0021]在本方案中,通过微型箱体对电池升降装置、第一充电架和第二充电架进行保护,将上述设备集成到一个箱体中,形成一个箱体模块,减小换电站的体积,也便于安装微型换电站,提高了电池升降装置和充电架的使用寿命,降低外界环境对电池升降装置和充电架工作的影响。
[0022]较佳地,所述微型箱体的占地面积小于12平方米。
[002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微型箱体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实现了降本的目的。
[0024]较佳地,所述车辆停放装置上靠近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的一侧设有车轮定位机构,用于使车辆停靠于所述车辆停放装置上的预设范围内进行电池的更换。
[0025]在本方案中,车轮定位机构能够确保车辆在车辆停放装置上的停车位置更准确。
[0026]较佳地,所述车轮定位机构仅设置于所述车辆停放装置靠近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的一侧。
[0027]在本方案中,车轮定位机构仅设置于车辆停放装置靠近电池升降装置的一侧,远离电池升降装置的一侧不设置车轮定位机构,使得车轮定位机构仅仅定位车辆的左前轮和左后轮,这种结构设置,使得车辆停放装置的右侧空间被完全放开,使得车辆停放装置在未停车辆时可以具备其他用途,例如,供车辆行驶通过等,使微型换电站的结构更加紧凑。
[0028]较佳地,所述车轮定位机构包括X向定位机构和/或Y向定位机构,分别用于带动车轮沿X向、Y向移动定位,X向定位机构包括V型槽定位机构和/或拖链机构,Y向移动机构包括对中机构,对中机构用于从车轮内侧或外侧推动车轮进行定位。
[0029]在本方案中,通过X向定位机构和Y向定位机构实现车辆在X向和Y向的定位,利用两个方向对车辆进行定位有利于保证车辆的定位准确性,进而有利于保证车辆的顺利换电,其中V型槽定位机构用于供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进入以实现X方向的定位,拖链机构可以和V型槽定位机构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拖链机构用于拖动V型槽沿X方向移动,或拖动车轮下方的可移动承载机构沿X方向移动,以实现车辆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垂直于车辆驶入驶出方向依次设置的车辆停放装置、第一充电架、电池升降装置和第二充电架,所述车辆停放装置用于供车辆停靠定位以进行电池包的更换,所述第一充电架、第二充电架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用于从所述充电架上取放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换电装置,所述换电装置用于对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更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架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第一地上充电架和第一地下充电架,所述电池升降装置也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支架,以及可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升降的电池取放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充电架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第二地上充电架和第二地下充电架,所述电池升降装置也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支架,以及可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升降的电池取放机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架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第一地下充电架,所述电池升降装置包括上下贯通地面的支架,以及可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升降的电池取放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升降装置露出地面以上的距离为50

100cm,所述电池升降装置露出地面以上的部分用于从所述换电装置或电池输送装置取放电池,以及在下降到地面以下之后与所述第一地下充电架的充电仓位进行电池取放;和/或,所述第二充电架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第二地下充电架,所述第二地下充电架在所述电池升降装置相对所述第一地下充电架的对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往返于所述车辆停放装置和所述电池升降装置之间;和/或,所述换电装置包括解锁组件、定位组件、水平移动组件、竖直升降组件中的至少一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包括一微型箱体,所述电池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充电架和所述第二充电架都被放置在所述微型箱体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箱体的占地面积小于12平方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停放装置上靠近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林彦之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