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30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包括:第一板体,其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躯干和上肢的若干第一束缚带;第二板体,其通过铰链实现与第一板体的连接,第二板体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下肢的若干第二束缚带;头枕件,其滑动连接于第一板体上,头枕件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头部的第三束缚带;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头枕件的顶面均向内凹陷并形成限位槽,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包括主体件和拉伸件,拉伸件滑动连接于主体件上且两者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实现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束缚使用需求,且提高了束缚板的限制效果。的限制效果。的限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口腔科的患者,年龄小、依从性较差,在进行口腔治疗的时候,由于对陌生人及陌生器械、环境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易产生对治疗的抵抗或不自主的动作,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造成软硬组织损伤甚至危及患儿安全。儿童牙科治疗束缚板就应运而生,束缚治疗又称医学制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借助辅助设施和工具对患儿身体进行固定,以防止患儿、医生或其他人员在治疗中受伤。
[0003]目前,儿童口腔科室内普遍使用的牙科治疗束缚板体形笨重,不利于搬动,且尺寸单一,无法灵活伸缩以适应各种体长的患儿。在使用时,由于患儿挣扎会对口腔治疗操作造成影响,需要额外安排医护人员扶住患儿的头部,在保障患儿头部固定的同时也降低患儿头部出现磕碰的情况。同时,患儿挣扎时存在造成束缚带断裂的情况,影响束缚板的使用,且束缚带也可能在患儿挣扎的过程中勒紧患儿,导致皮下淤血、呼吸不畅甚至胸闷窒息,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该束缚板能够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束缚使用需求,且提高了束缚板的限制效果。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包括:
[0007]第一板体,其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躯干和上肢的若干第一束缚带;
[0008]第二板体,其通过铰链实现与第一板体的连接,第二板体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下肢的若干第二束缚带;
[0009]头枕件,其滑动连接于第一板体上,头枕件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头部的第三束缚带;
[0010]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头枕件的顶面均向内凹陷并形成限位槽,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包括主体件和拉伸件,拉伸件滑动连接于主体件上且两者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实现相对固定。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件和拉伸件上分别固定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套杆和两根插杆,插杆插设于套杆上,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的内端均套设于相对应的套杆和插杆上。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座、锁紧杆以及锁件块,固定座固定于主体件上,拉伸件固定于锁紧杆上,锁紧杆和锁紧块分别滑动设置于主体件和固定座上且两者的滑动方向相垂直,锁紧杆上开设有等间距排布的卡槽,锁紧块套设于
锁紧杆上且其上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锁紧块和固定座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卡块从卡槽内脱离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于锁紧块和固定座上。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件和拉伸件均包括底座和柔性外层,柔性外层包裹于底座上且底座的顶面和柔性外层之间形成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海绵垫。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底面上均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牙椅上的若干卡扣式绑带。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束缚带的外端之间、第二束缚带的外端之间以及第三束缚带的外端之间均采用魔术贴实现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以及第三束缚带均呈宽带状。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可伸缩式结构,结合第一板体上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板体上第二束缚带的分段束缚效果,使得束缚板能够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束缚使用需求,提高了束缚板使用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保障了束缚板的利用率。
[0019](2)本技术通过头枕件以及其上第三束缚带的设置,实现了对儿童头部活动的限制,降低了儿童头部活动对口腔治疗操作的影响,从而减少二次伤害的发生,且结合头枕件和第一板体之间的滑动设置,使得头枕件能够适用于不同颈部长度的儿童。
[0020](3)本技术能够对儿童的头部、上肢部以及下肢部的活动进行限制,结合限位槽的设置,提高了束缚板的限制效果且降低了儿童从束缚板上脱离的风险,从而减少了对束缚儿童活动的人员需求,进而能够实现单人进行儿童口腔治疗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视角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视角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视角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局部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0025]图5是图4中所示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图4中所示拉伸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27]其中,第一板体1,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板体2,第二束缚带21,头枕件3,第三束缚带31,铰链4,限位槽5,主体件61,拉伸件62,套杆63,插杆64,锁紧组件7,固定座71,锁紧杆72,锁件块73,卡槽74,卡块75,弹簧76,魔术贴81,卡扣式绑带82,底座91,柔性外层92,填充腔93,海绵垫9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9]参见图1

图5,本实施例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以及头枕件3,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躯干和上肢的若干第一束缚
带11,第二板体2通过铰链4实现与第一板体1的连接,使得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能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束缚板能够在折叠式牙科椅上使用,第二板体2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下肢的若干第二束缚带21,头枕件3滑动连接于第一板体1上,头枕件3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头部的第三束缚带31,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以及头枕件3的顶面均向内凹陷并形成限位槽5,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包括主体件61和拉伸件62,拉伸件62滑动连接于主体件61上且两者之间通过锁紧组件7实现相对固定。
[0030]使用时,根据儿童的身高调整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主体件61和拉伸件62之间的距离,并在调整后通过锁紧组件7使得主体件61和拉伸件62处于固定状态,随后在儿童躺在束缚板上后通过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21以及第三束缚带31分别将儿童的躯干、上肢、下肢以及头部进行固定,结合限位槽5对儿童移动的限制效果,从而限制了儿童进行大幅度移动,进而减小了对口腔治疗操作的影响。
[0031]参见图1、图2,所述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21以及第三束缚带31均呈宽带状,提高了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使用时由于束缚带勒住而造成皮下出血或者胸闷窒息的风险,保障了束缚带使用的安全性。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束缚带31的内端以缝合的方式连接于头枕件3上。
[003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科治疗束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其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躯干和上肢的若干第一束缚带;第二板体,其通过铰链实现与第一板体的连接,第二板体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下肢的若干第二束缚带;头枕件,其滑动连接于第一板体上,头枕件上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且用于固定儿童头部的第三束缚带;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头枕件的顶面均向内凹陷并形成限位槽,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包括主体件和拉伸件,拉伸件滑动连接于主体件上且两者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实现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治疗束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和拉伸件上分别固定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套杆和两根插杆,插杆插设于套杆上,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的内端均套设于相对应的套杆和插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治疗束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座、锁紧杆以及锁件块,固定座固定于主体件上,拉伸件固定于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永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