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式手部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58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佩戴式手部约束带,包括约束环,所述约束环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表面套设有收紧带,所述收紧带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约束环的正面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正面设有调节旋钮。该佩戴式手部约束带,通过设置的传感器,能够在病患挣脱时将信号传输至警报器,通过警报器发出提示配合显示灯发出闪光,对打盹的陪护人员进行提醒,能够使陪护人员对病患给予及时的安抚和照顾,不仅如此,通过设置的缩固装置,可以将缩固装置将调节旋钮固定,能够防止调节旋钮活动,使收卷辊将收紧绳释放,导致约束环从病患的手部脱落,避免了病患手部可以自由活动,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佩戴式手部约束带


[0001]本技术涉及约束带
,特别涉及佩戴式手部约束带。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躁动对治疗目的达成具有非常坏的影响,没有约束或约束不恰当经常会导致患者擅自拔出一些救命必须的管道,比如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特殊方法植入的空肠喂养管及引流管等;
[0003]约束带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束缚时,患者自身的自由被约束且其自身的意识不清,由于身体被约束,在感到不适时或疼痛难忍时不能自行调整,而陪护人员不能及时给与关爱安抚,将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特别是在深夜陪护人员在困意侵扰下,不能对病患进行及时的关照,为此,我们提出佩戴式手部约束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佩戴式手部约束带,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佩戴式手部约束带,包括约束环,所述约束环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表面套设有收紧带,所述收紧带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约束环的正面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正面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背面贯穿调节座的正面并延伸至调节座的内部,所述调节旋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所述调节座的内壁固定镶嵌有从动轴承,所述收卷辊的背面贯穿从动轴承的正面并延伸至从动轴承的内部,所述收卷辊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每个所述连接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收紧绳,所述调节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口,两个所述收紧绳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口并延伸至调节座的外部,两个所述收紧绳远离收卷辊的一端均与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紧带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通过导线与警报器电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绑带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约束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的材质为纯棉。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旋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缩固装置,所述缩固装置的背面与调节座的正面相接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警报器电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0011]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技术佩戴式手部约束带,通过设置的传感器,能够在病患挣脱时将信号传输至警报器,通过警报器发出提示配合显示灯发出闪光,对打盹的陪护人员进行提醒,能够使陪护人员对病患给予及时的安抚和照顾,不仅如此,通过设置的缩固装置,可以将缩固装置将调节旋钮固定,能够防止调节旋钮活动,使收卷辊将收紧绳释放,导致约束环从病患的手部脱落,避免了病患手部可以自由活动,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0013]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佩戴式手部约束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佩戴式手部约束带中绑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佩戴式手部约束带中调节座的正剖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佩戴式手部约束带中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约束环;2、防护圈;3、限位槽;4、收紧带;5、调节旋钮;6、传感器;7、固定扣;8、收卷辊;9、连接扣;10、从动轴承;11、收紧绳;12、缩固装置;13、调节座;14、通口;15、固定块;16、绑带;17、固定孔;18、连接块;19、固定带;20、警报器;21、防尘网;22、显示灯;23、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佩戴式手部约束带,包括约束环1,约束环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3,限位槽3的外表面套设有收紧带4,收紧带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约束环1的正面设有调节座13,调节座13正面设有调节旋钮5,调节旋钮5的背面贯穿调节座13的正面并延伸至调节座13的内部,调节旋钮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8,调节座13的内壁固定镶嵌有从动轴承10,收卷辊8的背面贯穿从动轴承10的正面并延伸至从动轴承10的内部,收卷辊8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9,每个连接扣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收紧绳11,调节座13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口14,两个收紧绳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口14并延伸至调节座13的外部,两个收紧绳11远离收卷辊8的一端均与固定块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收紧带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扣7,固定扣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6,传感器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绑带16,绑带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报器20,警报
器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灯22,显示灯22通过导线与警报器20电连接。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绑带16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固定孔17,绑带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8,两个连接块18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9,通过设置的固定带19,能够便于陪护人员将本约束装置固定。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约束环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圈2,防护圈2的材质为纯棉,通过设置的防护圈2,能够对病患的手腕部分进行防护。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旋钮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缩固装置12,缩固装置12的背面与调节座13的正面相接触,通过设置的缩固装置12,能够便于陪护人员将调节旋钮5固定,可以避免约束环1松动。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灯2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控制开关23通过导线与警报器20电连接,通过设置的显示灯22,能够对陪护人员进行提示,可以对病患给予及时的安抚。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警报器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
[0028]本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佩戴式手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环(1),所述约束环(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的外表面套设有收紧带(4),所述收紧带(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约束环(1)的正面设有调节座(13),所述调节座(13)正面设有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旋钮(5)的背面贯穿调节座(13)的正面并延伸至调节座(13)的内部,所述调节旋钮(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8),所述调节座(13)的内壁固定镶嵌有从动轴承(10),所述收卷辊(8)的背面贯穿从动轴承(10)的正面并延伸至从动轴承(10)的内部,所述收卷辊(8)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9),每个所述连接扣(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收紧绳(11),所述调节座(13)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口(14),两个所述收紧绳(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口(14)并延伸至调节座(13)的外部,两个所述收紧绳(11)远离收卷辊(8)的一端均与固定块(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紧带(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扣(7),所述固定扣(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