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肢抗痉挛衣,包括:躯干部分贴合患者躯干部位;上肢部分穿着在上肢后带动病患上肢呈现抗痉挛体位;手部分,手部魔术贴将手掌与热塑板材绑定,热塑板材贴合手掌,降低患手的异常屈曲痉挛模式程度,使得患手呈现抗痉挛体位;用于中枢神经损伤患者,患者早期上肢呈现出软瘫无力,在康复期间,上肢肌力将会由软瘫期的无力无肢体动作,逐渐地转换成痉挛期,适用于患者软瘫期早期肩部肌群肌力较弱时,干预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以及最大程度缓解恢复期时上肢所出现的异常痉挛模式,降低肌张力,促进上肢正常运动模式的发生。促进上肢正常运动模式的发生。促进上肢正常运动模式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抗痉挛衣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上肢抗痉挛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康复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成为导致脑卒中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项专利技术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所需,为正在遭受卒中的患者所专利技术的上肢抗痉挛衣。上肢屈曲痉挛模式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阶段。
[0003]1、目前临床上大多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处于软瘫期,多为制动状态或进行每日1~2次被动活动,对于长期制动的肌群组织,人体肌力会大幅下降。肩部肌群较弱容易产生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
[0004]2、周围神经损伤以及部分机械伤、烧伤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都必须使用压力衣来抑制瘢痕增生、消肿、促进肢体恢复。但目前市面上大多压力衣都无法使患者患肢处于功能位或休息位。
[0005]3、大多数专业运动员在进行专业训练及比赛时都穿着压力衣来为身体肌肉组织提供一定的支撑,减少运动关节带来的震动,从而降低运动中受伤的风险。
[0006]综上所述,为了最大限度缓解脑卒中患者在初期(软瘫期)后,进入恢复期时上肢屈肌张力过高的异常痉挛模式,通过上肢牵伸技术,结合绳带疗法,从而减缓至痉挛期的异常痉挛模式。帮助脑卒中患者维持良肢位(休息位、功能位等)的姿势。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损伤以及机械性外伤所致上肢功能障碍者姿势控制。对于烧伤、切割、牵拉伤等所引起的上肢姿势功能障碍者术后恢复起到物理增压预防瘢痕增生,对上肢肢体肿胀、静脉血循环不畅及淋巴回流不畅人群起到物理加压促进血循;同时可以对部分运动员进行肌肉等软组织支撑,在日常训练适度增加难度同时达到预防减少受伤的作用,我们提出上肢抗痉挛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肢抗痉挛衣,在脑卒中患者病程中期(恢复期)对患者出现的上肢异常模式进行干预,对于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周围肌群肌力低下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进行提早保护。采用交互抑制,进行开链运动,反复持续地牵伸,刺激激活高尔基腱器,达到增加肌腱的长度,增强肌力、增加力的输出,从而降低肌张力,达到最大程度减轻缓解异常痉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产生。从效率层面,减少治疗师与患者家属的外力帮助下,患者独自端坐位或其他体位时也可保持良好姿势,提高康复治疗的效率;
[0008]同时可以对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术后恢复者的患肢进行牵伸训练、上肢肢体肿胀、上肢血循不畅的人群,以及为专业运动员进一步提供肌肉软组织大的支持,在训练中在适度增加难度,渐进式压力设计同时加速处理运动产生的乳酸堆积。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上肢抗痉挛衣,包括:
[0010]躯干部分,贴合患者躯干部位;
[0011]上肢部分,穿着在上肢后带动病患上肢呈现抗痉挛体位;
[0012]手部分,手部魔术贴将手掌与热塑板材绑定,热塑板材贴合手掌,降低患手的异常屈曲痉挛模式程度,使得患手呈现抗痉挛体位。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肢部分包括袖管、腕部魔术贴,袖管的袖口松紧度大于袖管肩部,产生渐进式压力,袖管与躯干部分缝合固定,所述袖管带动肘关节伸直,腕部魔术贴绑定在袖管的袖口处,防止袖管滑脱。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肢部分还包括第一弹力带,所述袖管的腕关节背侧面与躯干部分的肩胛骨处连接加装第一弹力带。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肢部分还包括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预缝合在袖管内,从肘关节延伸到袖口,帮助带动肘关节伸直。
[0016]进一步地,第一弹力带的顶端与躯干部分肩胛骨处缝合固定,第一弹力带的底端通过子母贴与袖管袖口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手部分包括热塑板材、手部魔术贴,热塑板材与袖管缝合固定,手部魔术贴缠绕在热塑板材外侧。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在脑卒中患者病程初期(软瘫期)对患者后期即将出现的上肢姿势提前进行干预,预防常见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的同时,减缓控制及抑制、降低上肢屈曲痉挛模式的产生。
[0020]2、从效率层面,减少了治疗师与患者家属的外力帮助下,患者能够独自端坐位或其他体位时也可保持良好姿势。减轻了治疗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患者康复效率及进程。
[0021]3、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损伤以及机械性损伤所致上肢功能障碍者姿势控制。
[0022]4、对于外伤(烧伤、切割、牵拉伤等)所引起的上肢姿势功能障碍者、上肢肢体肿胀、上肢血循环障碍人群同样适用
[0023]5、对于专业运动员可以提供高强度的肌肉组织支持及保护,预防运动损伤以及适度增加日常训练的难度,渐进式压力设计同时加速处理运动产生的乳酸堆积。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7]图中:100、躯干部分;200、上肢部分;201、袖管;202、第一弹力带;203、第二弹力带;204、腕部魔术贴;300、手部分;301、热塑板材;302、手部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随着国内康复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成为导致脑卒中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项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所需,为正在遭受卒中的患者所专利技术的上肢抗痉挛衣。上肢屈曲痉挛模式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阶段,此项专利技术以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减轻上肢异常模式,预防病程早期肩关节半脱位,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以患者真实病情为基点所创新该项专利技术。此专利技术,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损伤以及机械性损伤上肢功能障碍者姿势控制。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烧伤、切割、牵拉伤等)所引起的上肢姿势功能障碍者术后恢复,对上肢肢体肿胀、静脉血循环不畅及淋巴回流不畅的人群,以及为专业运动员进步肌肉软组织大的支持,在日常训练中适度增加难度同时预防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0030]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肢抗痉挛衣,包括:躯干部分100、上肢部分200以及手部分300,躯干部分100贴合患者躯干部位,上肢部分200穿着在上肢后带动病患上肢呈现抗痉挛体位,上肢部分200包括袖管201、腕部魔术贴204,袖管201与躯干部分100缝合固定,袖管201带动肘关节伸直,腕部魔术贴204绑定在袖管201的袖口处,袖管201的袖口松紧度大于袖管201肩部,产生渐进式压力,防止袖管201滑脱,上肢部分200还包括第一弹力带202、第二弹力带203,袖管201的腕关节背侧面与躯干部分100的肩胛骨处连接加装第一弹力带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上肢抗痉挛衣,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部分(100),贴合患者躯干部位;上肢部分(200),穿着在上肢后带动病患上肢呈现抗痉挛体位;手部分(300),手部魔术贴(302)将手掌与热塑板材(301)绑定,热塑板材(301)贴合手掌,降低患手的异常屈曲痉挛模式程度,使得患手呈现抗痉挛体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抗痉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部分(200)包括袖管(201)、腕部魔术贴(204),袖管(201)与躯干部分(100)缝合固定,袖管(201)的袖口松紧度大于袖管(201)肩部,产生渐进式压力,所述袖管(201)带动肘关节伸直,腕部魔术贴(204)绑定在袖管(201)的袖口处,防止袖管(201)滑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抗痉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部分(200)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文雯,
申请(专利权)人:闵文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