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11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5
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其一端设有具有中空结构的插入端,防护壳体的中部具有空腔,防护壳体靠近插入端的一端内壁四周设有台阶,以用于传感器探头安装于空腔内时,氧传感探头的插入头嵌入台阶上;且插入端的中空形成进气口,以使气体进入传感器探头;第一密封垫,其设置于插入头和台阶之间,用于实现传感器探头和防护壳体的密封连接;防护壳盖,其具有凸柱,以当防护壳盖卡入或旋入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时,凸柱将传感器探头压紧至防护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感器防护结构对探头进行了有效保护,降低了传感器探头断裂的风险,且减少了更换传感器探头的成本。且减少了更换传感器探头的成本。且减少了更换传感器探头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增材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技术是一项具有数字化制造、高度柔性和适应性、直接CAD模型驱动、快速、材料类型丰富多样等鲜明特点的先进制造技术,由于其不受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不需要任何的工装模具,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选区激光熔融技术(SelectiveLaserMelting,简称SLM)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其以粉末材料为原料,采用激光对三维实体的截面进行逐层扫描完成原型制造。其基本工作过程是:送粉装置将一定量粉末送至工作平台面,铺粉装置将一层粉末材料平铺在成型缸底板或已成型零件的上表面,激光振镜系统控制激光以一个近似不变的光斑大小和光束能量按照该层的截面轮廓对实心部分粉末层进行扫描,使粉末熔化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工作平台下降一个层的厚度,铺粉装置又在上面铺上一层均匀密实的粉末,进行新一层截面的扫描烧结,经若干层扫描叠加,直至完成整个原型制造。
[0003]在上述增材制造设备的工作过程中,氧气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3D打印行业中普遍使用的传感器为原电池式氧气传感器,如图1所示,该传感器探头一般为尼龙材料,其与设备不锈钢弯头通过螺纹的方式直接装配,尼龙材质的传感器探头拧在不锈钢材质的金属接头上,弯头中的气体通过接头进入传感器探头,探头以此识别气体中的氧气含量。然而此结构的传感器存在以下缺陷:
[0004]1、尼龙材质的探头直接装配于不锈钢接头,两种零件材质不一样,当温度发生变化,探头易发生断裂;
[0005]2、设备生产员工对设备进行组装时易碰到探头,探头受到外力后存在断裂风险;
[0006]3、设备运输过程中,很大几率使得裸露探头的应力发生变化,有探头断裂风险;
[0007]4、设备运行过程中,管路的共振也存在探头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该传感器防护结构能对探头进行有效保护,降低了探头断裂的风险,减少了更换探头的成本。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包括:
[0010]防护壳体,其一端设有具有中空结构的插入端,所述防护壳体的中部具有空腔,所述防护壳体靠近插入端的一端内壁四周设有台阶,以用于传感器探头安装于空腔内时,氧传感探头的插入头嵌入台阶上;且所述插入端的中空形成进气口,以使气体进入传感器探头;
[0011]第一密封垫,其设置于插入头和台阶之间,用于实现传感器探头和防护壳体的密封连接;
[0012]防护壳盖,其具有凸柱,以当防护壳盖卡入或旋入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时,凸柱将传感器探头压紧至防护壳体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部开设有一U形槽或条形槽,以使传感器探头安装于空腔时,传感器探头的电线通过U形槽或条形槽伸出于防护壳体外。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防护壳盖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以实现防护壳盖与防护壳体的螺旋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体的外部形状为圆柱形、矩形或六角螺母形。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的形状与其安装的传感器探头的形状一致。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插入端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用于匹配并拧入到增材制造设备的不锈钢接头。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防护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垫,设置于插入端与不锈钢接头之间。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体、防护壳盖均通过增材制造设备一体打印成型。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体、防护壳盖的材质均为尼龙。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体、插入头的材质均为树脂。
[0022]本技术的传感器防护结构,通过包括防护壳体,其一端设有具有中空结构的插入端,所述防护壳体的中部具有空腔,所述防护壳体靠近插入端的一端内壁四周设有台阶,以用于传感器探头安装于空腔内时,氧传感探头的插入头嵌入台阶上;且所述插入端的中空形成进气口,以使气体进入传感器探头;第一密封垫,其设置于插入头和台阶之间,用于实现传感器探头和防护壳体的密封连接;防护壳盖,其具有凸柱,以当防护壳盖卡入或旋入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时,凸柱将传感器探头压紧至防护壳体内,使得本技术能把探头和防护设计成一体化,相比现有技术的传感器探头受力转换为探头防护结构的受力,整体传感器探头装配在设备上,降低了传感器探头断裂的风险,减少了更换传感器探头的成本;而且,本技术由于具有防护壳盖,用于压紧并固定传感器探头与防护壳体内,使得传感器探头的插入头与防护壳体的空腔属于嵌入结构,非拧入结构,传感器探头的插入头不再受到碰撞力和螺牙力,避免插入头受力而导致的断裂风险。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有技术的传感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现有技术的传感器探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防护结构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7]图5为防护壳体剖面示意图;
[0028]图6为防护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防护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传感器防护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部件标记如下:
[0032]1、防护壳盖,2、传感器探头,3、防护壳体,4、插入端,5、第一内螺纹,6、凸柱,7、U形槽,8、空腔,9、第一外螺纹,10、第一密封垫,21、电线,22、插入头,11、不锈钢弯头,12、不锈钢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如图3

图7所示,传感器防护结构包括:
[0035]防护壳体3,其一端设有具有中空结构的插入端4,用于匹配并拧入到增材制造设备的不锈钢接头12,所述防护壳体3的中部具有空腔8,所述防护壳体3靠近插入端4的一端内壁四周设有台阶,以用于传感器探头2安装于空腔8内时,氧传感探头的插入头22嵌入台阶上;且所述插入端4的中空形成进气口,以使气体进入传感器探头2;
[0036]第一密封垫10,其设置于插入头22和台阶之间,用于实现传感器探头2和防护壳体3的密封连接,以更好地确保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基本都进入传感器探头2,而不会泄漏到防护壳体3的空腔8;
[0037]防护壳盖1,其具有凸柱6,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体,其一端设有具有中空结构的插入端,所述防护壳体的中部具有空腔,所述防护壳体靠近插入端的一端内壁四周设有台阶,以用于传感器探头安装于空腔内时,氧传感探头的插入头嵌入台阶上;且所述插入端的中空形成进气口,以使气体进入传感器探头;第一密封垫,其设置于插入头和台阶之间,用于实现传感器探头和防护壳体的密封连接;防护壳盖,其具有凸柱,以当防护壳盖卡入或旋入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时,凸柱将传感器探头压紧至防护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部开设有一U形槽或条形槽,以使传感器探头安装于空腔时,传感器探头的电线通过U形槽或条形槽伸出于防护壳体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的远离插入端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防护壳盖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磊马耀鹏邹立清彭卓李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