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06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回收部分和辅助部分;所述连接管共设有两根,两根连接管之间转动连接有烟气管;所述回收部分由吸热管、进水管、排水管和凹槽组成。因吸热管为柱形管状结构,吸热管内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凹槽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凹槽共同组成了吸热管的热量扩散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烟气管将热量传递给吸热管上后,此时通过凹槽可扩展吸热管的散热面积,进而也就提高了水分的加热效果,解决了目前当将回收装置安装在烟气管上进行余热回收时,因烟气管在排烟过程中内壁上会附着附着物,此时会降低热量扩散效果,进而也就影响了余热回收装置的效果的问题。置的效果的问题。置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实现暖通供热时会产生很多热量,此时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3]目前当将回收装置安装在烟气管上进行余热回收时,因烟气管在排烟过程中内壁上会附着附着物,此时会降低热量扩散效果,进而也就影响了余热回收装置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目前当将回收装置安装在烟气管上进行余热回收时,因烟气管在排烟过程中内壁上会附着附着物,此时会降低热量扩散效果,进而也就影响了余热回收装置的效果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具体包括:连接管、回收部分和辅助部分;所述连接管共设有两根,两根连接管之间转动连接有烟气管;所述回收部分由吸热管、进水管、排水管和凹槽组成;所述烟气管外壁上套接有吸热管,吸热管上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吸热管内填充有水分,水分与烟气管外壁接触;所述辅助部分由连接杆、安装板、弹性伸缩杆和刮板组成,连接杆焊接在上方一个连接管的内壁上。
[0007]可选地,所述吸热管为柱形管状结构,吸热管内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凹槽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凹槽共同组成了吸热管的热量扩散结构。
[0008]可选地,所述烟气管烟气管内壁经过抛光处理,经过抛光处理后烟气管内壁为光滑状态。
[0009]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下方一端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左端面对称安装有两根弹性伸缩杆,两根弹性伸缩杆左侧一端均与刮板的右端面焊接相连,在弹性伸缩杆的弹力推动下刮板与烟气管内壁弹性接触。
[0010]可选地,所述刮板与烟气管接触位置为尖状结构。
[0011]可选地,所述烟气管外壁上焊接有一个环形结构的把手。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申请通过辅助部分的设置,因连接杆下方一端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左端面对称安装有两根弹性伸缩杆,两根弹性伸缩杆左侧一端均与刮板的右端面焊接相连,在弹性伸缩杆的弹力推动下刮板与烟气管内壁弹性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当转动烟气管时通过刮板就可以将烟气管内壁上的附着物刮除,此时可提高水分的加热效果。
[0014]此外,通过回收部分的设置,因吸热管为柱形管状结构,吸热管内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凹槽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凹槽共同组成了吸热管的热
量扩散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烟气管将热量传递给吸热管上后,此时通过凹槽可扩展吸热管的散热面积,进而也就提高了水分的加热效果。
[0015]此外,通过烟气管的设置,因烟气管内壁经过抛光处理,经过抛光处理后烟气管内壁为光滑状态,此时可降低附着物在烟气管内壁上附着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剖开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回收部分剖开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列表
[0024]1、连接管;2、烟气管;201、把手;3、回收部分;301、吸热管;302、进水管;303、排水管;304、凹槽;4、辅助部分;401、连接杆;402、安装板;403、弹性伸缩杆;404、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4:
[002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连接管1、回收部分3和辅助部分4;
[0028]连接管1共设有两根,两根连接管1之间转动连接有烟气管2;
[0029]回收部分3由吸热管301、进水管302、排水管303和凹槽304组成;
[0030]辅助部分4由连接杆401、安装板402、弹性伸缩杆403和刮板404组成,连接杆401焊接在上方一个连接管1的内壁上。
[0031]其中,烟气管2外壁上套接有吸热管301,吸热管301上连接有进水管302和排水管303,吸热管301内填充有水分,水分与烟气管2外壁接触,此时通过烟气管2散发的热量可实现水分的加热也就实现了余热回收。
[0032]其中,吸热管301为柱形管状结构,吸热管301内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304,凹槽304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凹槽304共同组成了吸热管301的热量扩散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烟气管2将热量传递给吸热管301上后,此时通过凹槽304可扩展吸热管301的散热面积,进而也就提高了水分的加热效果。
[0033]其中,烟气管2烟气管内壁经过抛光处理,经过抛光处理后烟气管2内壁为光滑状态,此时可降低附着物在烟气管2内壁上附着的难度。
[0034]其中,连接杆401下方一端焊接有安装板402,安装板402左端面对称安装有两根弹性伸缩杆403,两根弹性伸缩杆403左侧一端均与刮板404的右端面焊接相连,在弹性伸缩杆
403的弹力推动下刮板404与烟气管2内壁弹性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当转动烟气管2时通过刮板404就可以将烟气管2内壁上的附着物刮除,此时可提高水分的加热效果。
[0035]其中,刮板404与烟气管2接触位置为尖状结构,此时可提高烟气管2内壁上附着物的刮除效果。
[0036]其中,烟气管2外壁上焊接有一个环形结构的把手201,此时在转动烟气管2时会更加方便。
[003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38]使用时,烟气通过下方连接管1进入到烟气管2,而后进入到上方的连接管1内,然后进入到后续的管道内;
[0039]回收过程是,因吸热管301内填充有水分,水分与烟气管2外壁接触,此时通过烟气管2散发的热量可实现水分的加热也就实现了余热回收;
[0040]当回收效果降低时,可转动把手201,此时,连接杆401下方一端焊接有安装板402,安装板402左端面对称安装有两根弹性伸缩杆403,两根弹性伸缩杆403左侧一端均与刮板404的右端面焊接相连,在弹性伸缩杆403的弹力推动下刮板404与烟气管2内壁弹性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当转动烟气管2时通过刮板404就可以将烟气管2内壁上的附着物刮除,此时可提高水分的加热效果;
[0041]在使用过程中,因吸热管301为柱形管状结构,吸热管301内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304,凹槽304为半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回收部分(3)和辅助部分(4);所述连接管(1)共设有两根,两根连接管(1)之间转动连接有烟气管(2);所述回收部分(3)由吸热管(301)、进水管(302)、排水管(303)和凹槽(304)组成;所述烟气管(2)外壁上套接有吸热管(301),吸热管(301)上连接有进水管(302)和排水管(303),吸热管(301)内填充有水分,水分与烟气管(2)外壁接触;所述辅助部分(4)由连接杆(401)、安装板(402)、弹性伸缩杆(403)和刮板(404)组成,连接杆(401)焊接在上方一个连接管(1)的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301)为柱形管状结构,吸热管(301)内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凹槽(304),凹槽(304)为半圆柱形槽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亮李媌竹王琦蔡鲲张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