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96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属于清洁技术领域。风道结构包括风机、第一导流管道和第二导流管道;风机的机壳上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导流管道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二导流管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一导流管道的第二进风口的口径大于第一进风口的口径;第二导流管道中具有加速区和缓流区,加速区的口径由靠近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到远离第一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减小;缓流区的口径由靠近加速区的一端到远离加速区的一端逐渐增大。通过在第二导流管道中设置加速区和缓流区,以避免气体在第二导流管道中流动过程中产生共振,从而降低气体在第二导流管道中产生的噪音。从而降低气体在第二导流管道中产生的噪音。从而降低气体在第二导流管道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表面清洁装置通过其内部的风机运转将地面的灰尘随同空气一起吸入,并使灰尘滞留在尘盒内,清洁的空气则经风道排出。
[0003]表面清洁装置一般采用风机作为动力,风机工作时,气体流经管道的过程中,气体与管道的内壁发生碰撞,并产生噪音。并且表面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加大风机的运行功率,以提升清洁效率,当风机运行速度越快时,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越快,则与管道的内壁碰撞产生的噪音越大,影响用户体验。
[0004]因此,如何降低气流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之间的碰撞力,降低气流在管道中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机、第一导流管道和第二导流管道;
[0007]所述风机的所述机壳上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0008]所述第一导流管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0009]所述第一导流管道的第二进风口的口径大于第一进风口的口径;
[0010]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中具有加速区和缓流区,所述加速区位于所述第二导流管道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缓流区位于所述第二导流管道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
[0011]所述加速区的口径由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2]所述缓流区的口径由靠近所述加速区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加速区的一端逐渐增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区的长度与所述缓流区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为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2≤x≤1。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0015]所述上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下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连接扣,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扣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扣合,以形成所述机壳。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管道包括第一连接壳和第二连接壳;
[0017]所述第一连接壳的边缘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壳的边缘设有第一凸缘,
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卡合,以形成所述第一导流管道;
[0018]所述第一连接壳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壳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二连接件,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
[0020]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柱的数量相等,且一个所述限位柱对应插入至一个所述限位槽中。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与所述机壳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密封套。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管道包括第三连接壳和第四连接壳;
[0023]所述第三连接壳的边缘设有第一连接台,所述第四连接壳的边缘设有第二连接台,所述第一连接台与所述第二连接台对应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导流管道;
[0024]所述第三连接壳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壳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四连接件,每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区的内壁和所述缓流区的内壁分别平滑的曲面。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为蜗壳。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和所述的风道结构。
[002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风机的第一进风口处设置第一导流管道,且第二进风口的口径大于第一进风口的口径,以提升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位于第二进风口处的气体流速小于第一进风口的气体流速,即通过增大第二进风口的口径以降低在第一导流管道的第二进风口处产生的噪音。通过降低加速区的口径,以提升通过第一出气口排出的空气进入到加速区时的流动速度,以提升空气在第二导流管道中的流动速度,通过增大缓流区的口径,以使得气体进入到缓流区时,气体的流速逐渐降低,以减缓气体与第二导流管道的内壁碰撞力,从而降低气体流经第二导流管道时产生的噪音。通过在第二导流管道中设置加速区和缓流区,以避免气体在第二导流管道中流动过程中产生共振,从而降低气体在第二导流管道中产生的噪音。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0]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0032]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33]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中第二导流管道的爆炸图;
[0034]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中第二导流管道的一视角的
结构示意图。
[003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6]100

风机;200

第一导流管道;300

第二导流管道;120

机壳;121

第一进风口;122

第一出风口;210

第二进风口;310

加速区;320

缓流区;123

上壳体;124

下壳体;123a

第一限位凸起;124a

第一连接扣;220

第一连接壳;230

第二连接壳;221

第一安装槽;231

第一凸缘;222

第一连接件;232

第二连接件;223

限位槽;233

限位柱;400

密封套;330

第三连接壳;340

第四连接壳;331

第一连接台;341

第二连接台;332

第三连接件;342

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第一导流管道和第二导流管道;所述风机的机壳上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导流管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管道的第二进风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口径;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中具有加速区和缓流区,所述加速区位于所述第二导流管道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缓流区位于所述第二导流管道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加速区的口径由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缓流区的口径由靠近所述加速区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加速区的一端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区的长度与所述缓流区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为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2≤x≤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下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连接扣,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扣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扣合,以形成所述机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道包括第一连接壳和第二连接壳;所述第一连接壳的边缘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壳的边缘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卡合,以形成所述第一导流管道;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华付晨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