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场致发光元件,该场致发光元件包括阳极、阴极、以 及包含借助施加电场能够获得发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下文中称为场致发 光层,electroluminescent layer)。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显示红色发光的场 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以有机化合物为发光体的场致发光元件是通过施加电场流通电流而 发光的元件,其发光机理被认为是在电极之间夹持场致发光层,并给一对 电极施加电压,从而使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电场发光 层中重新结合(复合)形成受激状态的分子(下文中简称为"受激分子"), 该受激分子返回基态时,释放出能源而发光。受激状态被认为包括单重激 态和三重激态,可以认为发光能够从任何一种受激状态获取。在象这样的场致发光元件中,通常场致发光层由100nm-200nm左右的 薄膜构成。另外,场致发光元件因场致发光层本身发射光,所以是自发光 型元件,不需要常规的液晶显示器所使用的背光灯。因此,能够将场致发 光元件制作得极薄、极轻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还有,在例如厚约100 nm的场致发光层中,从载流子注入到复合这 段时间,若考虑载流子迁移度,则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空穴输运层; 在所述空穴输运层上的发光层,该发光层包含主体材料和具有吸电子基的客体材料; 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电子输运层;以及 在所述电子输运层上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主体材料是具有空穴输运性的有机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尾哲史,安部宽子,大泽信晴,池田寿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