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23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模组,属于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软包电芯、若干个极耳组、汇流排及定位件,各个软包电芯依次并排布置于绝缘板并均设置有极耳组;各个极耳组均包括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一端经折弯后相互对应、两者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汇流排置于安装腔,且汇流排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同性电连接;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抵紧组件,抵紧组件与汇流排相连且其一端延伸至抵于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电流传输稳定,降低不良率,还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错位或分离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一般是指电芯经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组合,再加以固定装置后能够提供电能的组合件,是组成动力电池包的次级结构之一。按照电芯的结构形状来分,主要分为圆柱电芯,方壳电芯和软包电芯三种。软包电芯具有如下的优点,例如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久、内阻较低、充放电特性优异、封装采用材质较轻等等。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软包电池模组逐步变的越来越流行。
[0003]公开号为CN207320245U提供了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包括水平放置并上下堆叠的多个电芯单元,电芯单元包括框体、位于框体内的导热铝板以及位于框体至少一端的汇流金属片,框体与导热铝板围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安装有软包电芯,软包电芯的正、负极极耳弯折后分别焊接在正、负极汇流金属片上,各个电芯单元的正、负极汇流金属片通过汇流排实现串并联,并通过正、负极引出件实现对软包锂电池模组的正、负极的引出;但是在电芯的正、负极极耳弯折后进行焊接时,不能够对正、负极极耳进行定位固定,导致在焊接过程中易出现正、负极极耳错位或脱离的情况,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软包模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软包模组,包括:
[0006]若干个软包电芯,各个软包电芯依次并排布置于绝缘板并均设置有极耳组;
[0007]若干个极耳组,各个极耳组均包括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一端经折弯后相互对应、两者之间形成有安装腔;
[0008]汇流排,汇流排置于安装腔,且汇流排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同性电连接;
[0009]定位件,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抵紧组件,抵紧组件与汇流排相连且其一端延伸至抵于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的外侧,供以驱动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的连接位置抵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各组定位件分别布置于极耳组的两端。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呈对称拼接布置、两者之间相互对应的一端面形成焊接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组定位件分别设于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相背离一侧并分别抵于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侧壁上、以供将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的焊接面抵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极耳向正极极耳的外侧延伸并搭接于正极极耳的外侧、两者之间相互对应的一侧面形成焊接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组定位件均设于负极极耳的上方并抵接于负极极耳、以供将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的焊接面抵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抵紧组件包括撑杆及弹性件,撑杆设于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的端部,弹性件设于撑杆靠近极耳组的一侧、供以产生弹性形变以挤压极耳组。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与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撑杆滑动相连,弹性片的侧面抵于极耳组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与汇流排相连,固定座靠近极耳组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撑杆的一端与限位槽卡接固定。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极耳组呈双排依次交错布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使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同性电连接,以保证电流传输稳定,降低不良率,利用设置的定位件,使汇流排安装后,定位件布置在极耳组的端部,能够将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的连接位置抵紧,以便于对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进行焊接;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错位或分离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软包模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的软包模组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的软包模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软包模组一实施例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拼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中的软包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软包模组一实施例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搭接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中的软包模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1中的软包模组的定位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软包电芯;11、绝缘板;2、极耳组;21、正极极耳;22、负极极耳;3、汇流排;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4、定位件;41、抵紧组件;411、撑杆;412、弹性件;42、固定座;42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如图1至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模组,包括:若干个软包电芯1、若干个极耳组2、汇流排3及定位件4。
[0031]各个软包电芯1依次并排布置于绝缘板11并均设置有极耳组2。
[0032]各个极耳组2均包括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的一端经折弯后相互对应、两者之间形成有安装腔。
[0033]汇流排3置于安装腔,且汇流排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同性电连接。
[0034]定位件4包括至少一个抵紧组件41,抵紧组件41与汇流排3相连且其一端延伸至抵于正极极耳21或负极极耳22的外侧,供以驱动正极极耳21与负极极耳22的连接位置抵紧。
[0035]本装置中,若干个软包电芯1上均设置有正极极耳21和负极极耳22,并直接将正极极耳21和负极极耳22与汇流排3连接,汇流排3中,通过使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同性材料电连接,以保证电流传输稳定,降低不良率,当汇流排3安置于安装腔后,与其相连的定位件4对应布置在极耳组2的外侧,并能够将正极极耳21与负极极耳22的连接位置抵紧,同时也将正极极耳21和负极极耳22夹紧在汇流排3两侧,以便于对正极极耳21和负极极耳22等进行后续的焊接工作。
[0036]进一步的,正极极耳21为铝极耳,负极极耳22为铜镀镍,汇流排3的第一连接部31为铝板未覆铜部分,第二连接部32为铝板覆铜部分,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正极极耳21及负极极耳22同性电连接,省去了铝极耳转铜镀镍的工序,还能够避免异性材料焊接而产生不良,以降低不良率。
[0037]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极耳组2呈双排依次交错布置。
[0038]如图4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软包电芯,各个所述软包电芯依次并排布置于绝缘板并均设置有极耳组;若干个极耳组,各个所述极耳组均包括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的一端经折弯后相互对应、两者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置于所述安装腔,且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同性电连接;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与所述汇流排相连且其一端延伸至抵于所述正极极耳或所述负极极耳的外侧,供以驱动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的连接位置抵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各组所述定位件分别布置于所述极耳组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呈对称拼接布置、两者之间相互对应的一端面形成焊接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模组,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定位件分别设于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相背离一侧并分别抵于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的侧壁上、以供将所述正极极耳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光谢江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美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