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0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和供电主体,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设在所述适配腔内与所述供电主体可拆卸电连接,所述适配腔对应的腔底壁设有油气隔离结构,所述油气隔离结构具有相互隔离的通气通道和集液部,所述通气通道一端封堵,所述通气通道的通道壁上设有用于把雾化气流导入所述雾化主体内的导气部,且所述导气部的位置高于所述集液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正常工作时雾化气流可从通气通道进入,然后通过导气部导入雾化主体内提供雾化气流,雾化主体产生的冷凝液会避开通气通道流到集液部储存,集液部集满冷凝液后不会没过导气部从通气通道进入供电主体内造成短路。供电主体内造成短路。供电主体内造成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供电主体内用于通气流的通气通道,其通道口是正对雾化主体的进气通道,而且通道口与用于收集冷凝液的凹槽的槽口在同一水平面,当雾化主体的雾气通道内形成的冷凝液后,会从进气通道流出然后从通道口进入通气通道,而且当冷凝液在凹槽内集满后也会没过通道口进入通气通道,不仅会造成通气通道堵塞不能通气流,而且还会顺着通气通道进入供电主体内造成咪头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收集的冷凝液会没过通气通道进入供电主体内,造成咪头短路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和供电主体,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设在所述适配腔内与所述供电主体可拆卸电连接,所述适配腔对应的腔底壁设有油气隔离结构,所述油气隔离结构具有相互隔离的通气通道和集液部,所述通气通道一端封堵,所述通气通道的通道壁上设有用于把雾化气流导入所述雾化主体内的导气部,且所述导气部的位置高于所述集液部的位置。
[000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部包括至少一个导气通孔,每一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每一所述导气通孔还与所述适配腔相对应且相通。
[000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液部是由凹槽和/或间隙空间形成。
[000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气隔离结构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形成所述通气通道,所述通气管一端封堵,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作为所述通道壁,每一所述导气通孔开设有在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上。
[000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包括连接管和固定主体,所述连接管内形成所述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设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固定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连接管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主体外壁,所述第一主体作为所述适配腔的腔底壁,所述第一主体顶端开设有贯穿通道,所述通气管下端插入所述贯穿通道,且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贯穿通道相对应且相通。
[000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套设在所述第二主体外壁,且所述主体壳顶端与所述连接管底端相抵接,所述连接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适配腔相对应且相通。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电芯和控制板,所述电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咪头,所述咪头与所述贯穿通道相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顶端还设
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雾化主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所述雾化主体在所述适配腔内,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雾化芯相抵接构成与所述供电主体电连接。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体顶端与所述贯穿通道相邻的位置还开设有作为所述集液部的凹槽,所述雾化芯内形成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雾化主体顶端开设有吸烟口,所述吸烟口与所述雾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所述雾化主体底端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与所述雾气通道相通,所述进气通道另一端与所述适配腔和所述凹槽相对应。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体顶端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对应,所述雾化主体在所述适配腔内,通过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磁性相吸构成与所述供电主体可拆卸链接。
[001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 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0014]实施本技术的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将通气通道一端封堵,导气部的位置高于集液部,正常工作时雾化气流可从通气通道进入,然后通过导气通孔导入雾化主体内提供雾化气流,雾化主体产生的冷凝液会避开通气通道流到集液部储存,集液部集满冷凝液后不会没过导气部从通气通道进入供电主体内造成短路。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雾化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1和供电主体100,供电主体100上设有适配腔201,雾化主体1设在适配腔201内与供电主体100可拆卸电连接,适配腔201对应的腔底壁设有油气隔离结构,油气隔离结构具有相互隔离的通气通道301和集液部,通气通道301一端封堵,通气通道301的通道壁上设有用于把雾化气流导入雾化主体1内的导气部,且导气部的位置高于集液部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通气通道301一端封堵,导气部的位置高于集液部,正常工作时雾化气流可从通气通道301进入,然后通过导气通孔302导入雾化主体1内提供雾化气流,雾化主体1产生的冷凝液会避开通气通道301流到集液部储存,集液部集满冷凝液后不会没过导气部从通气通道301进入供电主体100内造成短路。
[002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气部包括至少一个导气通孔302,每一导气通孔302与通气通道301相对应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隔离油气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和供电主体,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设在所述适配腔内与所述供电主体可拆卸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腔对应的腔底壁设有油气隔离结构,所述油气隔离结构具有相互隔离的通气通道和集液部,所述通气通道一端封堵,所述通气通道的通道壁上设有用于把雾化气流导入所述雾化主体内的导气部,且所述导气部的位置高于所述集液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部包括至少一个导气通孔,每一所述导气通孔与所述通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每一所述导气通孔还与所述适配腔相对应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部是由凹槽和/或间隙空间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隔离结构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形成所述通气通道,所述通气管一端封堵,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作为所述通道壁,每一所述导气通孔开设有在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包括连接管和固定主体,所述连接管内形成所述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设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固定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连接管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主体外壁,所述第一主体作为所述适配腔的腔底壁,所述第一主体顶端开设有贯穿通道,所述通气管下端插入所述贯穿通道,且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贯穿通道相对应且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彧李恭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劳斯韦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