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03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及其方法,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安装在前叉竖管及车首管之间,其包含一凸轮止转组及一锥形扩张组,凸轮止转组枢装于车首管,锥形扩张组则套设在凸轮止转组及前叉竖管之间。利用凸轮止转组的凸轮机构旋转位移后,能连接限制锥形扩张组而以预设静摩擦力定位前叉竖管,并能随时控制凸轮止转组再次旋转以释放锥形扩张组;另锥形扩张组容许前叉竖管以预设转向应力突破预设静摩擦力,借以达成安全滑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转向装置及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 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自行车已经是现代重要的代步工具,而自行车的行驶控制则完全依靠自行车的前 叉及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故为求改进行驶、转向的功能设计,市场上不断有各种自行车车 首转向机构的更新设计推出。一般自行车的后轮轮线是与自行车车体保持在同一个直线上,也让自行车的前轮 成为唯一可受把手带动而摆动的机构,把手带动前叉竖管后,就能利用安装在前叉竖管的 前轮来改变前轮轮线与车体的角度,达成使自行车转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自行车行进时 要利用摆动把手协助维持骑士身体重心保持车体平衡,确保自行车骑乘的安全。因此,自行 车的把手透过一个向前延伸的转向立管与前叉竖管相联结,前叉竖管以轴承枢套在车体的 车首管内,其可透过向前延伸的转向立管延长把手与前叉竖管之间的距离,使自行车的转 向动作趋于合缓,亦可视需要在换装不同形式的把手,以期符合骑乘者的实际需求。但是,此种惯用自行车转向机构设计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已知车首管与前叉竖管之间的联结构造,除了利用设在转向立管的箍环与前叉竖 管相互束紧之外,另外设有一组迫紧组件用以构成前叉竖管与车体的结合;此组迫紧组件 包括有配设在前叉竖管顶面的盖片、一个配设在前叉竖管当中的花片及一个穿锁在盖片与 花片之间的螺栓,主要由螺栓的锁紧作用,使转向立管及车体上的珠碗迫紧,使前叉竖管与 车体之间能够维持枢转时应有的稳定性。然而,如此的结构设计,在螺栓以及箍环放松之后 虽然可以使转向立管与前叉竖管相互转动,借以微调把手与前轮的角度,但却无法实际的 应用在停放自行车时,因为自行车的把手、前叉竖管都会任意枢转摆动,故经常发生自行车 驻车停放时,因重心不稳而意外转倒的事件,尤其是前轮挂负重物时,不仅自行车本身容易 受到损伤,更容易造成其它人的意外伤害。为求解决前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数种可以导正或死锁自行车前叉竖管的设计; 例如一种以拉力弹簧保持前叉竖管一导正应力的设计,可借以维持一导正自行车前轮的力 量,但上述拉力弹簧提供的力量有限。另一例是运用定柱式止转机构来依控制死锁前叉竖 管,其虽能解决驻车转倒的问题,却又产生使用者经常遗忘解锁,而发生使用者在上车后因 无法控制把手而意外摔倒或撞伤的危险事故。是以,针对上揭自行车驻车定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研发出一种可兼具驻 车定位性及安全解锁效果的实用设计,实有待业界再加以思索及进一步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其能有效地于 驻车时稳定定位,并能在未解锁状态保持安全滑脱的设计。4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将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安装在前叉竖管及车首管之 间,其包含一凸轮止转组及一锥形扩张组,凸轮止转组枢装于车首管,锥形扩张组则套设在 凸轮止转组及前叉竖管之间。以锥形扩张组施与前叉竖管一预设静摩擦力,利用凸轮止转 组的凸轮机构旋转位移后,滑块能与车首碗组相互啮合或相互分离,达到固定或释放前叉 竖管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锥形扩张组容许前叉竖管以预设转向应力突破锥形扩张组 的静摩擦力,并让前叉竖管能在预设摩擦力阻碍下相对车首管转动。前述凸轮止转组配合车首碗运作,其设计可以包含一滑块、一弹性元件、固定套 筒、一旋钮及一上盖。该上盖配合车首碗将滑块、弹性元件、固定套筒及旋钮限位于内,且滑 块受限仅能延轴向位移,而旋钮受限能旋转位移。在旋钮的相对面设有相对的凸轮部,利用 旋钮的旋转配合凸轮部的滑坡能使滑块在弹性元件的复位力下沿轴向位移。前述凸轮止转组的滑块在弹性元件的复位力下沿轴向往复位移,利用该滑块延轴 向往复位移让该滑块下方若干齿部啮合定位或脱离该车首碗组上方若干齿部,借此达成连 接限制锥形扩张组或脱离释放锥形扩张组二种状况。滑块与车首碗组呈啮合状态时,前叉 竖管旋转时无法带动凸轮止转组旋转,因此必须施以大于锥形扩张组预设的静磨擦力的后 才能旋转,反之滑块与车首碗呈分离状态时,前叉竖管旋转时凸轮止转组随之旋转,透过车 首碗组里的滚珠而克服锥形扩张组预设的摩擦力。而前述锥形扩张组的设计至少包含一束环,该束环也在径向开设有一变形断口, 且束环以锥面抵顶凸轮止转组的上盖之内锥面,以自行车车手抵顶束环产生下压力,此下 压力配合束环摩擦力产生锥面斜楔运动;使束环朝径向收束,而变形断口也变窄,而利用束 环紧迫自行车的前叉竖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方法,其方法实施例可 应用于前述装置,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骤1.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安装在前叉竖管及车首管之间,且以预设静摩擦力 紧迫定位前叉竖管。2.使用者强迫在前叉竖管施转向应力。3.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容许前叉竖管以预设转向应力突破最大静摩擦力, 令前叉竖管在预设摩擦力阻碍下相对车首管转动。前述步骤中,本专利技术利用锥面斜楔原理产生紧迫力,并以凸轮止转组与车首碗的 啮合与分离,有效达成限位及释放操作;前述凸轮止转组、车首碗与锥形扩张组还可以容许 安全强迫转向,达成维持安全性的设计目的。由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知,应用本专利技术装置或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能有效地于驻车时稳定定位,避免意外 转倒。2.,能有在未解锁状态保持安全滑脱的设 计,防止发生意外转倒的事故。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5明如下图1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释放时组合剖视放大图;图4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连接时组合剖视放大图;图5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释放时操作立体图;图6是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连接时操作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前叉竖管110:车首管120:迫紧组件121 盖片122 花片123 螺栓130:车首竖管200:凸轮止转组210:车首碗211 齿部220 滚珠230 珠轨231 锥面232 垫环240 滑块241 平面242:凸轮面243 齿部244 滑坡250 弹性元件260:固定套筒270:旋钮271:凸轮部272 滑坡273 标记280 上盖281 锥面282 定位平面283 标记300 锥形扩张组310:第一束环311:变形断口312 锥面320 车首套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2、3及4,其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1是绘示立体分解图。图2是绘 示组合剖视图。图3是绘示释放时组合剖视放大图。图4是绘示连接时组合剖视放大图。本专利技术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包含有一凸轮止转组200及一锥形扩张组 300,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竖管100及车首管110之间,自行车具有一组迫紧组件120,此组迫 紧组件120包括有配设在前叉竖管100顶面的盖片121、一个配设在前叉竖管100当中的花 片122及一个穿锁在盖片121与花片122之间的螺栓123,以螺栓123的锁紧作用,使前叉 竖管100与车体及车首竖管130之间能够维持枢转时应有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结构的详细说明于下一凸轮止转组200,含有若干供前叉竖管100通过的环形构件,并且另配合一车首碗210进行运作,凸轮止转组200包含一滑块240、一由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转向安全滑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一前叉竖管及一车首管之间,至少包含有:一锥形扩张组,位于前叉竖管与凸轮止转组之间,施与前叉竖管一预设静摩擦力;一车首碗,位于车首管上方,在上缘具有至少一齿部;一凸轮止转组,位于锥形扩张组与车首碗组之间,并具有一相对于车首碗组齿部相对设置的另一齿部,利用该凸轮止转组旋转而与车首碗组相互啮合或相互分离,以施与静摩擦力于该前叉竖管或释放该前叉竖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玮
申请(专利权)人: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