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03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涉及变压吸附制氢领域,包括制作氢的两个吸附箱,所述吸附箱的底端连接有逆放气后对杂质进行排出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端部连接有对有害杂质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管,设置在排放管、过滤管连接处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快速对排放管、过滤管连接处进行限位密封;所述导向单元用于在排放管、过滤管对接之后,转动环在导向单元的作用下进行自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快速的完成对排放管与过滤管在对接之后的转动安装密封,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同时可快速的对排放管与过滤管进行分离操作,便于对含有活性炭的过滤管进行快速更换,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吸附制氢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逆放过程是吸附塔在完成顺放过程后,逆着吸附方向将塔内压力降至0.05MPa的过程,此时被吸附的杂质开始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解吸的杂质通过排出口排出。
[0003]现有技术中,解吸的杂质一般通过排出口排出之后,通过活性炭对随着含有杂质的气体进行过滤,活性炭对其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而长时间的吸附过滤过程,活性炭的作用会逐渐降低,需要及时的更换,避免活性炭过滤效果下降,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更换效率,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包括制作氢的两个吸附箱,所述吸附箱的底端连接有逆放气后对杂质进行排出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端部连接有对有害杂质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管,设置在排放管、过滤管连接处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快速对排放管、过滤管连接处进行限位密封;
[0006]所述连接机构由转动环、导向单元、密封单元组成,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在过滤管的底部;
[0007]所述导向单元用于在排放管、过滤管对接之后,转动环在导向单元的作用下进行自转;
[0008]所述密封单元用于在转动环发生自转后,密封单元在转动环的转动力下对过滤管、连接机构的连接处提供密封。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对接块、导向槽,所述对接块固定在排放管的端部;
[0010]所述导向槽成型在转动环的内侧,转动状态的转动环、导向槽用于与固定状态的所述对接块对接时,固定状态的所述对接块为转动环、导向槽的转动提供挤压力。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抵块、密封环、活动块;
[0012]所述密封环、活动块轴向滑动安装在转动环的内部,所述密封环用于为排放管、过滤管之间提供密封,所述活动块用于为密封环的轴向活动传递推力;
[0013]呈斜面的所述抵块固定在过滤管的底部,所述抵块用于为随着转动环转动之后的活动块提供挤压力。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环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环的整体呈半环形结构。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个半环形的所述密封环对称分布在转动环的内部,两个半环形的所述密封环的内侧与排放管的外壁接触面相匹配。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槽斜向上分布在转动环的内部,所述转动环与过滤管通过转动环转动安装,所述转动环与过滤管的转动角度为九十度。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环的内部成型有供抵块移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抵块的移动轨迹重合。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快速的完成对排放管与过滤管在对接之后的转动安装密封,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同时可快速的对排放管与过滤管进行分离操作,便于对含有活性炭的过滤管进行快速更换,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排放管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排放管的安装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3]图中:1、吸附箱;2、排放管;3、过滤管;4、连接机构;401、转动环;402、对接块;403、抵块;404、密封环;405、活动块;406、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包括制作氢的两个吸附箱1,吸附箱1的底端连接有逆放气后对杂质进行排出的排放管2,排放管2的端部连接有对有害杂质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管3,设置在排放管2、过滤管3连接处的连接机构4,连接机构4用于快速对排放管2、过滤管3连接处进行限位密封;
[0026]连接机构4由转动环401、导向单元、密封单元组成,转动环401转动连接在过滤管3的底部;
[0027]导向单元用于在排放管2、过滤管3对接之后,转动环401在导向单元的作用下进行自转;
[0028]密封单元用于在转动环401发生自转后,密封单元在转动环401的转动力下对过滤管3、连接机构4的连接处提供密封;
[0029]导向单元包括对接块402、导向槽406,对接块402固定在排放管2的端部;
[0030]导向槽406成型在转动环401的内侧,转动状态的转动环401、导向槽406用于与固定状态的对接块402对接时,固定状态的对接块402为转动环401、导向槽406的转动提供挤压力;
[0031]密封单元包括抵块403、密封环404、活动块405;
[0032]密封环404、活动块405轴向滑动安装在转动环401的内部,密封环404用于为排放
管2、过滤管3之间提供密封,活动块405用于为密封环404的轴向活动传递推力;
[0033]呈斜面的抵块403固定在过滤管3的底部,抵块403用于为随着转动环401转动之后的活动块405提供挤压力;
[0034]密封环40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密封环404的整体呈半环形结构,两个半环形的密封环404对称分布在转动环401的内部,两个半环形的密封环404的内侧与排放管2的外壁接触面相匹配;
[0035]导向槽406斜向上分布在转动环401的内部,转动环401与过滤管3通过转动环转动安装,转动环401与过滤管3的转动角度为九十度。
[0036]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排放管2、过滤管3进行安装时,将转动环401转动至初始位置,通过将排放管2与过滤管3进行对接,对接过程中过滤管3底部转动安装的转动环401将先一步与排放管2的端部对齐,排放管2的端部将进入转动环401的内侧,对接块402将随着排放管2的进入而进入,此时转动环401处于初始状态,对接块402将与转动环401内侧成型的导向槽406对接,对接块402进入导向槽406的内侧,由于对接块402是固定在转动环401的外壁,那么过滤管3在与排放管2对接的过程中,对接块402将为导向槽406提供挤压力,使转动环401沿着排放管2外壁用的同时发生转动,直到过滤管3、排放管2对接完成,过滤管3也移动至最大移动距离,过滤管3完全套接在排放管2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包括制作氢的两个吸附箱(1),所述吸附箱(1)的底端连接有逆放气后对杂质进行排出的排放管(2),所述排放管(2)的端部连接有对有害杂质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管(3),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排放管(2)、过滤管(3)连接处的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用于快速对排放管(2)、过滤管(3)连接处进行限位密封;所述连接机构(4)由转动环(401)、导向单元、密封单元组成,所述转动环(401)转动连接在过滤管(3)的底部;所述导向单元用于在排放管(2)、过滤管(3)对接之后,转动环(401)在导向单元的作用下进行自转;所述密封单元用于在转动环(401)发生自转后,密封单元在转动环(401)的转动力下对过滤管(3)、连接机构(4)的连接处提供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对接块(402)、导向槽(406),所述对接块(402)固定在排放管(2)的端部;所述导向槽(406)成型在转动环(401)的内侧,转动状态的转动环(401)、导向槽(406)用于与固定状态的所述对接块(402)对接时,固定状态的所述对接块(402)为转动环(401)、导向槽(406)的转动提供挤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吸附制氢的逆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抵块(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强锋聂家波邓建悦张卫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