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5999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包括:A、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启动一定时间后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B、判断调整后的能效比是否比调整前的高,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D;C、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一定时间后返回步骤B;D、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一定时间后返回步骤B。还相应提供了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系统,包括:预设调整模块、能效比判断模块、正向调整模块和反向调整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好的避免因预设的过热度定值和最佳过热度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能效比损失,同时还能更好的避免实际的过热度和检测的过热度之间存在的误差所带来的能效比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
,特别是指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 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循环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机构四大部件。其中节流机 构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如图1所示的,在蒸发器出口设置压力传感 器P和温度传感器T,利用与压力传感器P测得压力值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关系得出饱和温度 值,饱和温度值与温度传感器T测得的温度值之差即为过热度值。或者如图2所示,在蒸发 器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1和T2,利用Tl、T2测得的温度值的差近似的作为过热 度值。在工况一定、负荷一定的情况下,过热度值越接近某一特定值即,最佳过热度,制 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越好,系统的能效比越高。但是随着工况和负荷的变化,这 一特定值也会变化。目前大多对固定工况下不同负荷设定不同过热度定值,以适应负荷变 化。但是此种控制方式必须预设过热度定值作为最佳过热度,因此如果设定的有误差就会 造成能效比较低。另外热工测试元件本身也会产生测量误差(如图1所示)或设计计算误 差(如图2所示)导致实际的过热度和所测得的过热度之间存在误差,即实际的过热度并 不是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启动一定时间后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B、判断调整后的能效比是否比调整前的高,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D;C、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一定时间后返回步骤B;D、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一定时间后返回步骤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生相金波王东参赵慧敏刘俊明秦鸿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