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8326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21:55
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涉及制冷循环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包括可闭合的内腔和多个设于所述内腔内部的支撑部,所述可闭合的内腔内装有相变材料,通过在所述板状本体设置承重部和用于使另一个板状本体堆叠时不移动的固定部,承重部和固定部分开设置,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能力;固定部可提高堆叠时的稳固性;相邻的两个承重部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板状本体的长和宽的比例为2∶1,使得板状本体可以同向堆叠,也可以垂直堆叠,不管使用哪种堆叠方式,都能确保叠堆的整齐性;垂直堆叠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叠堆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循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
技术介绍
制冷循环系统是通过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一般使用蓄能板来储存相变材料,蓄能板设置于制冷循环系统中,为了达到显著的制冷效果,蓄能板往往需要堆叠很多层,现有技术的蓄能板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多层蓄能板一般都只能按照相同的方向进行堆叠,并且同一个部位既起到承重的作用又起到固定的作用,压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散,底下的蓄能板因此会承受巨大压力的问题,存在着蓄能板外壳变形破裂、相变材料泄露,以及可能造成制冷循环系统故障等隐串■/Q1、O另外,现有技术的蓄能板,为了加大热交换的效果,通常会在蓄能板的侧边设置缺口,但是设置的缺口将带来串流的问题。还有,现有技术的蓄能板,其热交换效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制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该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提高堆叠时的稳固性和受力能力,同时可提高热交换能力。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包括可闭合的内腔和多个设于所述内腔内部的支撑部,所述可闭合的内腔内装有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本体还包括承重部和用于使另一个板状本体堆叠时不移动的固定部,所述承重部为设于板状本体表面的凸起部,相邻的两个承重部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板状本体的长和宽的比例为L:W=2:1。其中,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梯形。其中,所述承重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凹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凹腔和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凹腔设于所述板状本体的表面,所述固定凸起设于所述板状本体的底面,所述固定凸起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固定凹腔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其中,所述固定凸起的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梯形。其中,所述固定凸起的表面设有第二凹部。其中,所述固定凹腔包括外腔和内腔。其中,所述承重部和所述固定部的位置均与所述支撑部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内腔有一个侧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封装口。其中,所述支撑部设为纵截面为两个V型且两个V型的底部相贴的支撑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包含可闭合的内腔和多个设于所述内腔内部的支撑部,所述可闭合的内腔内装有相变材料,通过在所述板状本体设置承重部和用于使另一个板状本体堆叠时不移动的固定部,承重部和固定部分开设置,可增大换热面积,提尚热交换能力。(2)本技术的固定部可提高堆叠时的稳固性。(3)本技术的所述承重部为设于板状本体表面的凸起部,凸起部只负责承受压力,而不需要起到对相邻的蓄能板的固定作用,因此,其受力面可做得较大,可提高受力能力;凸起部还可使得相邻的两个蓄能板之间能形成换热通道,提高热交换能力。(4)本技术的相邻的两个承重部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板状本体的长和宽的比例为2:1,使得板状本体可以同向堆叠,也可以垂直堆叠,不管使用哪种堆叠方式,都能确保叠堆的整齐性;垂直堆叠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叠堆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Y-Y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X-X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两个蓄能板堆叠后在承重部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两个蓄能板堆叠后在固定部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包括有:1--板状本体、11--支撑部、12--承重部、121--第一凹部、13--固定部、131——固定凹腔、1311——外腔、1312——内腔、132——固定凸起、14——凹陷部、15——封装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如图1所示,包括板状本体1,所述板状本体I包含可闭合的内腔1312和多个设于所述内腔内部的支撑部11,所述可闭合的内腔1312内装有相变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板状本体I还包括承重部12和用于使另一个板状本体I堆叠时不移动的固定部13,所述承重部12为设于板状本体I表面的凸起部,相邻的两个承重部12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板状本体I的长和宽的比例为L:W=2:1。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术包括板状本体1,所述板状本体I包含可闭合的内腔1312和多个设于所述内腔内部的支撑部11,所述可闭合的内腔1312内装有相变材料,通过在所述板状本体I设置承重部12和用于使另一个板状本体I堆叠时不移动的固定部13,承重部12和固定部13分开设置,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能力;凸起部还可使得相邻的两个蓄能板之间能形成换热通道,提高热交换能力。(2)本技术的固定部13可提尚堆置时的稳固性。(3)本技术的所述承重部12为设于板状本体I表面的凸起部,凸起只负责承受压力,而不需要起到对相邻的蓄能板的固定作用,因此,其受力面可做得较大,可提高受力能力。(4)本技术的相邻的两个承重部12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板状本体I的长和宽的比例为L:W=2:1,使得板状本体I可以同向堆叠,也可以垂直堆叠,不管使用哪种堆叠方式,都能确保叠堆的整齐性;垂直堆叠(类似砌砖)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叠堆的稳固性。具体的,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梯形,梯形结构更加稳定。具体的,所述承重部12的表面设有第一凹部121,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具体的,所述固定部13包括固定凹腔131和固定凸起132,所述固定凹腔131设于所述板状本体I的表面,所述固定凸起132设于所述板状本体I的底面,所述固定凸起132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固定凹腔131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上层的蓄能板的固定凸起132与下层的蓄能板的固定凹腔131配合,由于固定凸起132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固定凹腔131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可使得蓄能板相互之间不产生移动。具体的,所述固定凸起132的横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梯形,纵截面为梯形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果。具体的,所述固定凸起132的表面设有第二凹部,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果O具体的,所述固定凹腔131包括外腔1311和内腔1312,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果。具体的,所述承重部12和所述固定部13的位置均与所述支撑部11——对应,支撑部11在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可提高承重能力。具体的,所述内腔1312有一个侧壁设置有凹陷部14,所述凹陷部14设置有封装口15,封装口 15设置在凹陷部14,不管蓄能板朝那个方向堆叠,封装口 15都不会因为占用空间而影响叠堆的整齐性。所述支撑部11设为纵截面为两个V型且两个V型的底部相贴的支撑部11,可增大换热面积,提尚换热效率,同时,底部相贴的两个V型,其开口向上,可提尚蓄能板的受力能力和稳固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蓄能板,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包括可闭合的内腔和多个设于所述内腔内部的支撑部,所述可闭合的内腔内装有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本体还包括承重部和用于使另一个板状本体堆叠时不移动的固定部,所述承重部为设于板状本体表面的凸起部,相邻的两个承重部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板状本体的长和宽的比例为L:W=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荣许加潭陈春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兆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