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71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包括烘干筒,所述烘干筒为横置的圆筒体,烘干筒的两端设有用于裸铜扁线贯穿的料口,所述烘干筒内部设有气流驱动内芯,所述烘干筒的内部且位于气流驱动内芯的一侧设有电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气流驱动内芯对烘干筒内腔气体的导流下,使得气流进行流动,气流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对裸铜扁线表面进行烘干,接着气流沿冷凝进气槽口进入冷凝气道内部,再由导气通道进入回流气道,最后通过回流排气槽口回流至烘干筒的内腔,形成气流回路,有效保持烘干筒的内腔温度,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裸铜扁线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裸铜扁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裸铜扁线在涂敷绝缘漆后,需要对裸铜扁线进行烘干处理。申请号为CN201821194873.0公开了一种裸铜扁线热风吹干装置,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加热箱、风管、弯曲铜管、散热翅片和风机。该装置将裸铜扁线穿过端盖上的穿接孔并伸于内筒体内,向弯曲铜管通入加热水,打开风机,通过风机将加热箱内的热气吹入内筒体内,内筒体内的热气对裸铜扁线的四周进入烘干。但是该装置中内筒体对经过的裸铜扁线进行加热烘干时,产生的水汽容易在内筒体内腔聚积,进而影响加热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包括烘干筒,所述烘干筒为横置的圆筒体,烘干筒的两端设有用于裸铜扁线贯穿的料口,所述烘干筒内部设有气流驱动内芯,所述烘干筒的内部且位于气流驱动内芯的一侧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中部连接有电加热丝,所述烘干筒的一侧设有呈环形通道状的冷凝气道,且冷凝气道与烘干筒的内腔通过开设冷凝进气槽口连通,所述烘干筒的另一侧设有呈环形通道状的回流气道,且回流气道与烘干筒的内腔通过开设回流排气槽口连通,冷凝气道与回流气道之间通过导气通道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流驱动内芯包括固定于烘干筒内部的外环座,外环座的内圈转接有内环座,内环座的内圈设有涡轮扇叶,所述外环座的内圈中设有环形阵列的电磁圈,内环座的外圈固定有环形阵列排的磁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丝呈丝网状,电加热丝的中部设有裸铜扁线通过的穿线开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进气槽口设置有18

20个,且多个冷凝进气槽口沿烘干筒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回流排气槽口设置有18

20个,且多个回流排气槽口沿烘干筒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导气通道设置有16

18道,且多道导气通道沿烘干筒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气道的内壁一体成型有若干片等间距排列的冷凝环片,烘干筒的底部设有与冷凝气道相连通的排液接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环片为圆锥环状的金属环片,烘干筒内部且位于冷凝气道的外圈嵌设有多个制冷片。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在气流驱动内芯对烘干筒内腔气体的导流下,使得气流进行流动,
气流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对裸铜扁线表面进行烘干,接着气流沿冷凝进气槽口进入冷凝气道内部,再由导气通道进入回流气道,最后通过回流排气槽口回流至烘干筒的内腔,形成气流回路,有效保持烘干筒的内腔温度,节能环保。
[0013]2、本技术将携带有水汽的气流通过冷凝进气槽口导入进入冷凝气道中,制冷片调控冷凝气道内部气温降低,暖湿气流与温度较低的冷凝环片接触,从而在冷凝环片表面凝聚水珠,有效去除循环气流中携带的水汽,保持干燥效果,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冷凝气道底部,最后由排液接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第一半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第二半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8]图中:1、烘干筒;101、料口;102、冷凝气道;1021、冷凝进气槽口;1022、冷凝环片;1023、制冷片;103、回流气道;1031、回流排气槽口;104、导气通道;105、排液接口;2、气流驱动内芯;201、外环座;202、内环座;2021、涡轮扇叶;203、电磁圈;204、磁片;3、电加热器;301、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参考图1

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包括烘干筒1,烘干筒1为横置的圆筒体,烘干筒1的两端设有用于裸铜扁线贯穿的料口101,烘干筒1内部设有气流驱动内芯2,气流驱动内芯2包括固定于烘干筒1内部的外环座201,外环座201的内圈转接有内环座202,内环座202的内圈设有涡轮扇叶2021,外环座201的内圈中设有环形阵列的电磁圈203,内环座202的外圈固定有环形阵列排的磁片204,在电磁圈203通电产生磁场后,与内环座202外圈所设的磁片204作用,从而驱使内环座202进行旋转,内环座202内圈壁所设的涡轮扇叶2021在旋转状态下,使得烘干筒1内腔气体呈单方向流通,进而对穿过烘干筒1的裸铜扁线表面进行吹风,烘干筒1的内部且位于气流驱动内芯2的一侧设有电加热器3,电加热器3的中部连接有电加热丝301,电加热丝301对烘干筒1内腔中流动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烘干效果,电加热丝301呈丝网状,电加热丝301的中部设有裸铜扁线通过的穿线开口,提高对流动气体的加热均匀性。
[0021]烘干筒1的一侧设有呈环形通道状的冷凝气道102,且冷凝气道102与烘干筒1的内腔通过开设冷凝进气槽口1021连通,烘干筒1的另一侧设有呈环形通道状的回流气道103,且回流气道103与烘干筒1的内腔通过开设回流排气槽口1031连通,冷凝气道102与回流气道103之间通过导气通道104连通,冷凝进气槽口1021设置有18

20个,且多个冷凝进气槽口1021沿烘干筒1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回流排气槽口1031设置有18

20个,且多个回流排气槽口1031沿烘干筒1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导气通道104设置有16

18道,且多道导气通道104沿烘干筒1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在气流驱动内芯2对烘干筒1内
腔气体的导流下,以图3为例,使得气流从右至左进行流动,气流经过电加热丝301加热后,对裸铜扁线表面进行烘干,接着气流沿冷凝进气槽口1021进入冷凝气道102内部,再由导气通道104进入回流气道103,最后通过回流排气槽口1031回流至烘干筒1的内腔,形成气流回路,有效保持烘干筒1的内腔温度,节能环保。
[0022]冷凝气道102的内壁一体成型有若干片等间距排列的冷凝环片1022,烘干筒1的底部设有与冷凝气道102相连通的排液接口105,冷凝环片1022为圆锥环状的金属环片,烘干筒1内部且位于冷凝气道102的外圈嵌设有多个制冷片1023,在携带有水汽的气流进入冷凝气道102中时,制冷片1023调控冷凝气道102内部气温降低,暖湿气流与温度较低的冷凝环片1022接触,从而在冷凝环片1022表面凝聚水珠,有效去除循环气流中携带的水汽,保持干燥效果,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冷凝气道102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包括烘干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1)为横置的圆筒体,烘干筒(1)的两端设有用于裸铜扁线贯穿的料口(101),所述烘干筒(1)内部设有气流驱动内芯(2),所述烘干筒(1)的内部且位于气流驱动内芯(2)的一侧设有电加热器(3),电加热器(3)的中部连接有电加热丝(301),所述烘干筒(1)的一侧设有呈环形通道状的冷凝气道(102),且冷凝气道(102)与烘干筒(1)的内腔通过开设冷凝进气槽口(1021)连通,所述烘干筒(1)的另一侧设有呈环形通道状的回流气道(103),且回流气道(103)与烘干筒(1)的内腔通过开设回流排气槽口(1031)连通,冷凝气道(102)与回流气道(103)之间通过导气通道(10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铜扁线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内芯(2)包括固定于烘干筒(1)内部的外环座(201),外环座(201)的内圈转接有内环座(202),内环座(202)的内圈设有涡轮扇叶(2021),所述外环座(201)的内圈中设有环形阵列的电磁圈(203),内环座(202)的外圈固定有环形阵列排的磁片(204)。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浩倪袁张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杨铜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