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16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轧线技术领域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测张辊包括测张辊辊轴(1),测张辊辊轴(1)和测张辊辊体(2)固定连接,测张辊辊轴(1)一端插装在第一轴承座(3)内的第一轴承(4)内圈,测张辊辊轴(1)另一端插装在第二轴承座(5)内的第二轴承(6)内圈,第一轴承座(3)上设置第一L型润滑油孔(7),第一L型润滑油孔(7)延伸到第一轴承(4)位置,第二轴承座(5)上设置第二L型润滑油孔(8),第二L型润滑油孔(8)延伸到第二轴承(6)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测张辊在工作过程中性能可靠稳定,提高换辊作业效率,提高测张辊使用寿命,避免批量划伤带钢表面,保护带钢产品质量。保护带钢产品质量。保护带钢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冷轧线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轧线测张辊是被动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出现轴承损坏故障时,现有结构中必须更换新辊,耗时长,影响产线作业率;二是测张辊油气润滑不畅,缺油不能及时发现,容易导致测张辊变成死辊,导致与测张辊接触的带钢表面易产生批量划伤的质量问题,导致产品降级率大增,订单无法交付。三是两端法兰面螺栓容易切断,增加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四是测张辊的辊轴和辊体是分离结构,辊体相对辊轴转动,油气进入辊子内部,影响辊体动平衡,导致轧制过程中测张辊产生抖动,使得张力计测的张力波动,影响轧机内张力控制,增加轧制断带,带钢表面振动纹等风险。
[0003]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一种防止乳化液进入测张辊轴承座的密封装置”、公开号为“218325833U”的技术,该技术包括骨架油封、甩油环、密封罩、乳化液收集槽,甩油环固定连接在测张辊辊轴上,密封罩与轴承座固定连接,并且覆盖在甩油环外部,密封罩与甩油环之间连接有骨架油封,所述的密封罩与乳化液收集槽连接。
[0004]然而,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连接结构的改变和润滑供油方式的改变,使得测张辊在工作过程中性能可靠稳定,提高换辊作业效率,提高测张辊使用寿命,避免批量划伤带钢表面,保护产品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
[0006]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为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测张辊包括测张辊辊轴,测张辊辊轴外圈设置测张辊辊体,测张辊辊轴和测张辊辊体固定连接,测张辊辊轴一端插装在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的内圈,测张辊辊轴另一端插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二轴承的内圈,第一轴承座上设置第一L型润滑油孔,第一L型润滑油孔延伸到第一轴承位置,第二轴承座上设置第二L型润滑油孔,第二L型润滑油孔延伸到第二轴承位置。
[0008]第一轴承座靠近测张辊辊体一端设置第一骨架油封。
[0009]第二轴承座靠近测张辊辊体一端设置第二骨架油封。
[0010]测张辊辊轴一端安装第一密封端盖,第一密封端盖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测张辊辊轴一端端部。
[0011]测张辊辊轴另一端安装第二密封端盖,第二密封端盖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测张辊辊轴另一端端部。
[0012]所述的第一轴承外侧和第一密封端盖之间存在空腔,第一轴承内侧和第一轴承座
内壁之间存在空腔。
[0013]第二轴承外侧和第二密封端盖之间存在空腔,第二轴承内侧和第二轴承座内壁之间存在空腔。
[0014]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的第一轴承安装腔内,第一轴承安装腔内设置凹进的第一环形凹台,第一L型润滑油孔连通第一环形凹台,第一环形凹台连通第一轴承外侧和第一密封端盖之间的空腔。
[0015]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的第二轴承安装腔内,第二轴承安装腔内设置凹进的第二环形凹台,第二L型润滑油孔连通第二环形凹台,第二环形凹台连通第二轴承外侧和第二密封端盖之间的空腔。
[0016]测张辊辊轴靠近一端套装第一辊端法兰,第一辊端法兰贴合测张辊辊体一端;测张辊辊轴靠近另一端套装第二辊端法兰,第二辊端法兰贴合测张辊辊体另一端。
[0017]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8]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改进方案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辊体端部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设置为测张辊辊轴一端插装在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的内圈,测张辊辊轴另一端插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二轴承的内圈,这样,轴承和辊轴的连接为外置式连接,轴承出现损坏时,可以更换轴承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测张辊,更换时间短,不会长时间影响产线作业;其次是对轴承的油气润滑改为直接轴承供油,即每个L型润滑油孔7直接延伸到对应轴承的位置,进行供油,有效保障润滑效果,保护轴承和辊轴及轴承座的润滑,提高使用寿命,最重要的一点是轴承可靠连接,测张辊不会变成死辊,有效杜绝了板带表面批量划伤,确保高表面要求板的生产;其三将辊体和辊轴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结构,辊轴和辊体同步旋转辊,改变辊体和辊轴的相对运动,消除辊体各部位剪切力,提高测张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的第一轴承座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的第二轴承座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测张辊辊轴;2、测张辊辊体;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座;6、第二轴承;7、第一L型润滑油孔;8、第二L型润滑油孔;9、第一骨架油封;10、第二骨架油封;11、第一密封端盖;12、第一螺栓;13、第二密封端盖;14、第二螺栓;15、空腔;16、第一轴承安装腔;17、第一环形凹台;18、第二轴承安装腔;19、第二环形凹台;20、第一辊端法兰;21、第二辊端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
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如附图1

附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测张辊包括测张辊辊轴1,测张辊辊轴1外圈设置测张辊辊体2,测张辊辊轴1和测张辊辊体2固定连接,测张辊辊轴1一端插装在第一轴承座3内的第一轴承4的内圈,测张辊辊轴1另一端插装在第二轴承座5内的第二轴承6的内圈,第一轴承座3上设置第一L型润滑油孔7,第一L型润滑油孔7延伸到第一轴承4位置,第二轴承座5上设置第二L型润滑油孔8,第二L型润滑油孔8延伸到第二轴承6位置。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改进方案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辊体端部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设置为测张辊辊轴1一端插装在第一轴承座3内的第一轴承4的内圈,测张辊辊轴1另一端插装在第二轴承座5内的第二轴承6的内圈,这样,轴承和辊轴的连接为外置式连接,轴承出现损坏时,可以更换轴承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测张辊,更换时间短,不会长时间影响产线作业;其次是对轴承的油气润滑改为直接轴承供油,即每个L型润滑油孔7直接延伸到对应轴承的位置,进行供油,有效保障润滑效果,保护轴承和辊轴及轴承座的润滑,提高使用寿命,最重要的一点是轴承可靠连接,测张辊不会变成死辊,有效杜绝了板带表面批量划伤,确保高表面要求板的生产;其三将辊体和辊轴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结构,辊轴和辊体同步旋转辊,这样就改变了辊体和辊轴的相对运动,消除辊体各部位的剪切力,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测张辊包括测张辊辊轴(1),测张辊辊轴(1)外圈设置测张辊辊体(2),测张辊辊轴(1)和测张辊辊体(2)固定连接,测张辊辊轴(1)一端插装在第一轴承座(3)内的第一轴承(4)的内圈,测张辊辊轴(1)另一端插装在第二轴承座(5)内的第二轴承(6)的内圈,第一轴承座(3)上设置第一L型润滑油孔(7),第一L型润滑油孔(7)延伸到第一轴承(4)位置,第二轴承座(5)上设置第二L型润滑油孔(8),第二L型润滑油孔(8)延伸到第二轴承(6)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座(3)靠近测张辊辊体(2)一端设置第一骨架油封(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座(5)靠近测张辊辊体(2)一端设置第二骨架油封(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测张辊辊轴(1)一端安装第一密封端盖(11),第一密封端盖(11)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在测张辊辊轴(1)一端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测张辊辊轴(1)另一端安装第二密封端盖(13),第二密封端盖(13)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在测张辊辊轴(1)另一端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承(4)外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亮钟海清陈涛王小云赵峻周涛叶宏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