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74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采用一体式移栽机,所述一体式移栽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该机架上的自动成穴装置和投苗装置,其中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通过所述自动成穴装置独立形成竖向窝穴,再通过投苗装置将幼苗投入竖向窝穴中,并对幼苗根部进行覆土。采用以上方案,通过独立成穴装置,有效提高成穴可靠性和窝穴结构的标准性,且窝穴保持竖向状态,幼苗可以更好的落至窝穴底部,覆土良好,且四周得到防护,有利于提高幼苗移栽质量和效率,特别适合山地黏土区域的使用。的使用。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栽是农林作物培育生产的常见技术手段之一,传统的移栽方式是依靠人工借助铁铲等工具挖坑后,再进行放苗、覆土操作,相对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用于幼苗移栽的机械,如专利号为“JP特願2001

61911(P2001

61911)”,名称为“苗移植机”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持续行走的移栽机器,其中主要采用了鸭嘴式的打窝机构,然而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打窝头在入土时具有一定的弧线运动,会导致坑窝形态不规则,这样幼苗入坑时很容易倾斜,进而导致覆土状态不佳。
[0003]此外,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打窝结构仅仅适用于沙土地带,主要利用张合动作实现打窝,而对于云贵川高山区域而言,大部分耕地土壤以黏土为主,黏土极易粘黏在张合板上,导致不易打开或者难以闭合等,即对于黏土而言,该机械的结构可靠性相对较低,而目前针对黏土地带而言,仍以单人手持式移栽器为主,其效率极低,严重制约该区域的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以解决针对黏土耕地而言,目前幼苗移栽机机器对应的移栽方法可靠性相对较低,移栽质量较差的问题。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关键在于,采用一体式移栽机,所述一体式移栽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该机架上的自动成穴装置和投苗装置,其中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通过所述自动成穴装置独立形成竖向窝穴,再通过投苗装置将幼苗投入竖向窝穴中,并对幼苗根部进行覆土。
[0007]采用以上方案,主要利用一体式的移栽机进行操作,在移栽过程中,移栽机行走到位之后,利用自动成穴装置独立成穴,并且保证窝穴结构保持竖向,相对传统弧形运动挖穴而言,竖向窝穴更有利于幼苗落到最低位置,四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根部覆土效果也更好,相对提高了移栽质量。
[0008]作为优选:幼苗落入竖向窝穴前,所述投苗装置将竖向窝穴底部的泥土向四周推移。采用以上方案,进一步保证幼苗落入竖向窝穴的最低部位,确保具有足够的窝穴高度对幼苗四周进行保护,且利用推开的泥土回落可以快速实现幼苗根部的覆土操作。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移栽机行走过程中检测土垅高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行走机构的控制模块,以调整机架中线与土垅的相对位置。采用以上方案,及时调整机架姿态,确保成窝和投苗位置处于土垅标准高度区域的中部,具有足够的高度进行打窝和栽苗,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移栽质量。
[0010]作为优选:所述自动成穴装置包括钻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钻头转动的发动机和
用于驱动所述钻头升降和平移的钻头调整机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投苗装置包括投放筒和用于驱动所述投放筒升降的投放升降机构;
[0012]所述投放筒下端具有至少两个沿投放筒轴向均匀分布的爪板,初始状态下,所有爪板合围成锥形,所述投放筒和/或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爪板向外撑开的爪板联动机构。采用以上方案,通过爪板可以在投苗时将窝穴内的泥土向四周分开,确保幼苗根部处于最低处,投放筒升起后,这部分泥土又回填,完成幼苗根部的覆土操作。
[0013]作为优选:所述钻头调整机构包括电机A、钻头调整模座和钻头安装箱,其中所述钻头调整模座包括水平滑移座和升降滑移座,其中水平滑移座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机架上,水平滑移座上具有安装座,所述升降滑移座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电机A用于驱动水平滑移座沿机架的前后方向水平滑移,以及升降滑移座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升降;
[0014]所述升降滑移座上具有延伸至机架下方的连接座,所述钻头安装箱与该连接座相连,所述机架具有供连接座前后滑移和升降的避让窗口。
[0015]采用以上方案,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成穴装置的模块化组装和装配,同时通过一个电机A满足钻头的升降和平移需求,合理分配动力,有利于降低整体成本。
[0016]作为优选:所述电机A的输出轴上套设有超越离合器A,当超越离合器A未超越时,电机A输出轴通过连杆传动结构B带动升降滑移座的升降运动;超越离合器A超越后,电机A输出轴通过连杆传动结构A带动水平滑移座前后滑移。采用以上方案,利用连杆传动结构和超越离合器A配合,实现一个电机对两个方向的传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传动结构紧凑性。
[001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具有敞口朝下的安装孔,钻头安装箱具有伸入该安装孔内的插柱,所述插柱与连接座滑动配合,能够沿安装孔的轴向滑移,所述插柱顶部与安装孔顶部之间具有压簧,初始状态下,所述插柱在压簧作用下处于最低位置。采用以上方案,可以使钻头保持相对恒定的压力。
[0018]作为优选:所述钻头安装箱内具有水平设置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通过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钻头安装箱内,所述发动机通过软轴与主动齿轮轴相连,所述从动齿轮轴向下贯穿钻头安装箱,所述钻头固设于从动齿轮轴的下端。采用以上方案,钻头安装箱有利于实现模块化组装,发动机通过软轴传动有利于更好的布局。
[0019]作为优选:所述爪板通过铰接轴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投放筒的下端,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作用于对应的爪板和投放筒上,以使爪板下端保持向内转动的趋势;
[0020]所述爪板联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投放筒上端的定滑轮,以及竖向套设于定滑轮和铰接轴上的联动同步带,所述联动同步带靠近机架的一侧具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与机架在水平投影上具有重合部分,当所述投放筒下降至凸出块与机架相抵后,所述联动同步带带动铰接轴转动以使爪板下端向外转动打开。采用以上方案,通过联动结构实现爪板的打开与闭合,简化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通过独立成穴装置,有效提高
成穴可靠性和窝穴结构的标准性,且窝穴保持竖向状态,幼苗可以更好的落至窝穴底部,覆土良好,且四周得到防护,有利于提高幼苗移栽质量和效率,特别适合山地黏土区域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
[0024]图2为一体式移栽机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钻头调整机构示意图;
[0026]图4为钻头安装箱结构及其安装示意图;
[0027]图5为投放筒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爪板打开示意图;
[0029]图7为土垅示意图,其中图(a)为标准土垅结构,图(b)为右侧坍陷土垅结构,图(c)为左侧坍陷土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参考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主要基于一体式移栽机,该一体式移栽机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体式移栽机,所述一体式移栽机包括机架(100),以及安装于该机架(100)上的自动成穴装置(300)和投苗装置(500),其中所述机架(100)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200),通过所述自动成穴装置(300)独立形成竖向窝穴,再通过投苗装置(500)将幼苗投入竖向窝穴中,并对幼苗根部进行覆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幼苗落入竖向窝穴前,所述投苗装置(500)将竖向窝穴底部的泥土向四周推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移栽机行走过程中检测土垅高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行走机构(200)的控制模块,以调整机架(100)中线与土垅的相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成穴装置(300)包括钻头(3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钻头(310)转动的发动机(320)和用于驱动所述钻头(310)升降和平移的钻头调整机构(40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苗装置(500)包括投放筒(510)和用于驱动所述投放筒(510)升降的投放升降机构(600);所述投放筒(510)下端具有至少两个沿投放筒(510)轴向均匀分布的爪板(520),初始状态下,所有爪板(520)合围成锥形,所述投放筒(510)和/或机架(100)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爪板(520)向外撑开的爪板联动机构(53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地的幼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调整机构(400)包括电机A(410)、钻头调整模座(420)和钻头安装箱(430),其中所述钻头调整模座(420)包括水平滑移座(421)和升降滑移座(422),其中水平滑移座(421)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机架(100)上,水平滑移座(421)上具有安装座(423),所述升降滑移座(422)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安装座(423)上,所述电机A(410)用于驱动水平滑移座(421)沿机架(100)的前后方向水平滑移,以及升降滑移座(422)沿机架(100)的高度方向升降;所述升降滑移座(422)上具有延伸至机架(100)下方的连接座(424),所述钻头安装箱(430)与该连接座(424)相连,所述机架(100)具有供连接座(424)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危林毓培李鑫徐杨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