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52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脱毒装置包括气液混合装置、臭氧发生器、微纳气泡释放器以及反应池;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与反应池连通,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口通过臭氧管路与反应池连通;反应池内设置的臭氧曝气头和微纳气泡释放器分别与臭氧管路和出水管路连接;反应池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路流经气液混合装置与预设气体混合后通过出水管路流至微纳气泡释放器,并通过微纳气泡释放器释放出微纳气泡,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臭氧管路经臭氧曝气头释放到反应池中,臭氧与微纳气泡在水中混合后可对颗粒状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脱除。毒素进行脱除。毒素进行脱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副产品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其安全性直接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在种、收、储、运以及加工过程中均容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种由霉菌或寄生性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目前发现的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目前,已分离出20多种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其中的两种为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黄曲霉毒素B2(Aflatoxin B2,AFB2),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分别是氰化钾、砒霜的10倍、68倍。
[0003]目前用于农副产品脱毒的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这三种脱毒技术均对黄曲霉毒素具有一定的脱毒效果,相比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规模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广泛。由于固体颗粒状的农副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法使用物理吸附法进行脱毒。因此,在不改变固体颗粒状农副产品的原有性质的基础上,脱除固体颗粒状农副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是整个农业以及食品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快速、低能耗、可工业化使用的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包括气液混合装置、臭氧发生器、微纳气泡释放器以及反应池;
[0007]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口通过臭氧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
[0008]所述反应池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臭氧曝气头和微纳气泡释放器,所述臭氧管路位于所述反应池内的一端与所述臭氧曝气头连接,所述出水管路位于所述反应池内的一端与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连接;
[0009]其中,所述反应池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路流经所述气液混合装置与预设气体混合后通过所述出水管路流至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并通过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释放出微纳气泡,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所述臭氧管路经所述臭氧曝气头释放到含有所述微纳气泡的反应池中。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和水箱,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
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口与气源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以及所述臭氧曝气头均浸入所述反应池内的水中。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口通入空气或者臭氧,且通入的空气或者臭氧的流速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5L/min。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口调节阀和真空表,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出水口调节阀和压力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还设有空气进气口、空气出气口和臭氧进气口,所述空气出气口和所述臭氧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空气流量计,空气通过所述空气进气口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内压缩后经所述空气出气口流向所述空气流量计,并经所述空气流量计调节流速后通过所述臭氧进气口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所述臭氧曝气头的粒径为1μm

10μm。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脱毒装置,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向所述反应池中注入预设体积的水;
[0018]步骤二,开启所述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反应池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路流入所述气液混合装置中,并与预设气体混合后经所述出水管路流向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并通过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向水中释放出微纳气泡;
[0019]步骤三,开启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所述臭氧管路流向所述臭氧曝气头,通过所述臭氧曝气头释放至所述反应池的水中并与所述微纳气泡进行混合,得到臭氧微纳气泡混合液;
[0020]步骤四,向所述臭氧微纳气泡混合液中放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颗粒状农产品,所述颗粒状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通过所述臭氧微纳气泡混合液进行脱除。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其中,向所述臭氧微纳气泡混合液中放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颗粒状农产品的步骤包括:
[0022]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颗粒状农产品装入100目

300目的纱布或者编织袋中,然后将所述纱布或者所述编织袋包装的所述颗粒状农产品放入所述臭氧微纳气泡混合液中。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在所述步骤一中,向所述反应池中注入的水的体积大于4L。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将气液混合装置、臭氧发生器、微纳气泡释放器以及反应池组合后,采用臭氧与微纳米气泡水混合的方式进行固体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脱毒处理,以将固体颗粒状农产品表面的毒素被移除或降解,而固体颗粒状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并不会受到影响。由于微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易生成自由基等特点,将微纳气泡水与臭氧混合后可以提高臭氧传质系数和溶解率,促进微纳气泡产生羟基自由基,可显著提高臭氧氧化的效果,从而增强脱毒效
果。并且,整个脱毒装置的处理体系属于循环式臭氧微纳气泡水处理,即固体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被降解后,反应池中使用过的液体通过气液混合装置循环吸入并放出,再通过微纳气泡释放器循环释放出微纳气泡,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使臭氧和微纳气泡的作用时间长,进一步提高脱毒效率,达到理想的脱毒效果,保证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及脱毒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脱毒速度快、能耗低、可工业化使用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装置、臭氧发生器、微纳气泡释放器以及反应池;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口通过臭氧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反应池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臭氧曝气头和微纳气泡释放器,所述臭氧管路位于所述反应池内的一端与所述臭氧曝气头连接,所述出水管路位于所述反应池内的一端与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连接;其中,所述反应池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路流经所述气液混合装置与预设气体混合后通过所述出水管路流至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并通过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释放出微纳气泡,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所述臭氧管路经所述臭氧曝气头释放到含有所述微纳气泡的反应池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和水箱,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口与气源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所述微纳气泡释放器以及所述臭氧曝气头均浸入所述反应池内的水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口通入空气或者臭氧,且通入的空气或者臭氧的流速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5L/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口调节阀和真空表,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出水口调节阀和压力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理李培武马飞张良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