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柳氮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129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巴柳氮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酰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偶氮化反应来制备巴柳氮,所述催化氢化反应是在水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成盐反应由上述巴柳氮制备巴柳氮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合成路线较短,收率高,产品纯度好,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巴柳氮钠的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E)-5-苯偶氮基]水杨酸二钠盐二水合物 (巴柳氮钠),分子式为C17H13N3Na206.2H20,英文名为Disodium Balsalazide,结构式(I )如下巴柳氮钠是一种5-ASA前药,口服到达结肠后,在肠道细菌酶 的作用下,偶氮键断裂释放出5-ASA而产生疗效。本品可作为治疗 轻度至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药物,治疗八周能有效改善活 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相关症状。1982年的英国专利GB 2080796 (参考文献l)公开了一种巴柳 氮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以对-硝基苯甲酰氯为 起始原料,在水中与p-丙氨酸进行酰化反应;将所得产物在乙醇中 进行催化氢化还原;然后在水中与水杨酸进行偶氮化反应得巴柳氮; 最后与氢氧化钠成盐得到巴柳氮纳。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未对巴柳氮 的粗品没有进行纯化,导致最后产品纯度较低,不能满足药用要求。参考文献2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年12月,第17 巻第6期,第465-466页)公开了一种巴柳氮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使用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与p-丙氨酸在水溶液中 反应,从而得到对-硝基苯甲酰-p-丙氨酸的黄色固体;将活化钯(PdCl2通氢活化)和对-硝基苯甲酰-|3-丙氨酸加入乙醇中,通入氢气进行催 化氢化,从而得到对-氨基苯甲酰-(3-丙氨酸的黄色固体;然后与亚硝 酸钠和水杨酸反应,从而得到巴柳氮的红棕色固体;最后用乙醇重结 晶,得到桔黄色固体。参考文献3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4月,第11巻第2 期,第110-111页)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巴柳氮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与P-丙氨酸在水溶液 中反应,从而得到对-硝基苯甲酰-(3-丙氨酸的淡黄色固体;将钯炭和 对-硝基苯甲酰-P-丙氨酸加入无水乙醇中,通入氢气氢化,制得对-氨基苯甲酰-p-丙氨酸;使对-氨基苯甲酰-(3-丙氨酸和亚硝酸钠水溶液 反应,从而得到重氮盐溶液;然后与水杨酸反应生成巴柳氮酸;在室 温下使巴柳氮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以制得巴柳氮钠。参考文献4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 34 (11),第537-538 页)公开了一种巴柳氮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对-硝基苯甲酸来制备对-硝基苯甲酰氯;通过对-硝基苯甲酰氯和P-丙氨 酸在水溶液中反应来制备N-对-硝基苯甲酰-P-丙氨酸;在无水乙醇中 进行催化氢化反应,从而得到N-对-氨基苯甲酰-l3-丙氨酸;使N-对-氨基苯甲酰-卩-丙氨酸和亚硝酸钠水溶液反应,从而得到重氮化反应液;然后与水杨酸反应生成巴柳氮,并用无水乙醇重结晶,从而得到 橙黄色固体;使巴柳氮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以制得巴柳氮钠。参考文献5 (《华西药学杂志》2004, 19 (6) : 431-433)公开 了一种巴柳氮二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对-硝基苯 甲酰氯为原料,与P-氨基丙酸在水溶液中反应,从而得到N-对-硝基 苯甲酰-(3-丙氨酸的浅黄色固体;在乙醇中进行催化氢化反应,从而 得到N-对-氨基苯甲酰-P-丙氨酸;使N-对-氨基苯甲酰-p-丙氨酸和亚 硝酸钠水溶液反应,从而得到重氮盐溶液;然后与水杨酸反应生成巴 柳氮,并用无水乙醇重结晶,从而得到橙黄色固体;使巴柳氮酸与氢 氧化钠反应以制得巴柳氮钠。参考文献6(《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7月,第22巻第4期, 第313-315页)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巴柳氮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经与(3-丙氨酸縮合、氢气还原、重氮化 后与水杨酸偶合四步反应制得。其中,氢气还原是在无水乙醇中进行 的,并且成盐反应也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要求在化工工 艺过程中尽可能少地使用有机溶剂。目前,在巴柳氮钠的合成方法中, 催化氢化步骤均是在乙醇中进行的,该过程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乙 醇,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且成本偏高。另外研究发现,由于氢氧 化钠碱性较强,所以在成盐过程中经常导致巴柳氮的结构中的酚羟基 也成盐,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巴柳氮钠的制备方 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依次进行酰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偶氮化反应来制备巴柳 氮,所述催化氢化反应是在水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的;2) 通过成盐反应由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巴柳氮制备巴柳氮钠。 目前,巴柳氮通常是依次通过酰化反应(有时也称为縮合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偶氮化反应(有时也称为重氮化和偶合反应)来制备 的。其中酰化反应和偶氮化反应均可以在水溶剂中进行,而催化氢化 反应则是在乙醇溶剂中进行的。本专利技术人惊奇地发现,在巴柳氮的制 备过程中,催化氢化反应在水为溶剂的条件下即可顺利完成。这样, 在催化氢化过程中就可以用水来代替乙醇作为溶剂,从而减少了制备 过程中的溶剂使用量,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并且降低了成本。由于催化氢化反应可在水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所以优选地, 所述酰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偶氮化反应可以在无需分离中间产物的情况下通过一锅法来进行的。在本领域中,术语"一锅法"(one-pot process,俗称"一勺烩法")是指将多步反应简化到一起依次进行, 中间无需分离中间产物。具体到本专利技术是指在水为溶剂的条件下,酰 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偶氮化反应依次进行,而无需分离中间产物。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操作条件和过程,提高了产品收率和质量,降低成 本并减少了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产生。在常规的巴柳氮钠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成盐反应均是通过使巴 柳氮和氢氧化钠反应来进行的。由于氢氧化钠碱性较强,在成盐过程 中经常导致巴柳氮的结构中的酚羟基也成盐,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对 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研究,虽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但是也 都存在各种问题,并未真正完全解决该问题。例如,参考文献4公开 了巴柳氮对于pH较为敏感,若碱性过强,则产品颜色变红,若碱性 太弱,则成盐不完全。氢氧化钠的用量较难掌握,不易得到质量稳定 的产品。该文献提供的解决办法为采用pH计监测。但是该方法需要连续观察监测结果,因此较为麻烦。本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惊奇地发现, 在成盐反应中采用碱性较弱的碳酸氢钠来代替氢氧化钠即可避免了 酚羟基成盐问题(这点可通过产物是否带有红色来定性判断),该方 法操作简便,同时又能保证成盐完全。碳酸氢钠的用量可以根据巴柳氮的量来选择。因此,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成盐反应是通过使由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巴柳氮和碳酸氢钠反应来进行的。 巴柳氮在一般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重结晶困难。在现有技术中,重结晶常用的溶剂为乙醇、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等。本 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惊奇地发现,采用乙酸和水的混合溶液可以对其进行 有效地重结晶纯化,从而解决了其纯化问题。因此,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使用50 90重量%的乙酸水溶液将巴柳氮重结晶以进行纯化。所述酰化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来进行。其中,优选地,所述酰化反应是以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与(3-丙氨酸 进行反应。优选地,所述酰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巴柳氮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依次进行酰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偶氮化反应来制备巴柳氮; 2)通过成盐反应由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巴柳氮制备巴柳氮钠,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催化氢化反应是在水为溶剂的条件 下进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杰姚娟娟杨福安吴月侠穆清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