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90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包括夹爪本体、浮动模块、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安装杆,所述夹爪本体通过所述浮动模块连接所述安装杆,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固定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浮动模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对位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感应片的对位时间与所述第二感应片、第二传感器的对位时间交错且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两个传感器的信号排列组合,实现了抓取物料数量的自感知,尤其适合在需要单包抓取物料的场景下使用,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夹爪,尤其是一种可对夹取的物料数量实现自感知的机械夹爪,属于机械臂的


技术介绍

[0002]在很多工况场景下,机械夹爪需要逐个夹取物料,才能满足使用需求,以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对于钢包覆盖剂袋包的夹取为例。钢包覆盖剂可以隔绝钢水与周围空气的接触,达到绝热保温的作用,是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钢厂现场为方便运输,通常将多个覆盖剂料袋放置于大吨袋中,位置摆放通常较为随意,再将大吨袋运输到生产现场。
[0003]目前,根据覆盖剂均匀添加的工艺要求,在从大吨袋中抓取覆盖剂料袋时需要保证单袋抓取,即每次执行抓取动作时只能抓取一袋覆盖剂料袋,才能满足现场工艺要求。而由于覆盖剂料袋在大吨袋中位置摆放不受控,传统机械臂无法精确的单袋抓取,时常出现多抓、漏抓的情况,导致生产现场无法实现自动化、无人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实现物料的单袋抓取,以满足钢厂覆盖剂袋包抓取的使用需求。
[0005]技术方案: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包括夹爪本体、浮动模块、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安装杆,所述夹爪本体通过所述浮动模块连接所述安装杆,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固定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浮动模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对位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感应片的对位时间与所述第二感应片、第二传感器的对位时间交错且重叠。
[0006]本技术的原理是:原始位置时,第一传感器、第一感应片对位,第二传感器、第二感应片不对位,第一传感器显示为有信号,第二传感器显示为无信号,此状态即表征夹爪本体夹取的物料为0袋。
[0007]开始使用后,夹爪本体夹取物料,受重力作用,浮动模块带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下移,夹取的物料越多,重力越大,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下移的距离越长。当夹取单袋物料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下移,且第一传感器仍未离开与第一感应片的对位位置,同时第二传感器下移到了与第二感应片的对位位置。此时,第一传感器、第一感应片之间,第二传感器、第二感应片之间同时形成对位,即两者的对位时间重叠,同时显示为有信号,即表征夹爪本体夹取了单袋物料。
[0008]当夹取物料后,第一传感器的下移位置离开了与第一感应片的对位位置,且第二传感器的下移位置与第一感应片对应时,第一传感器显示无信号,第二传感器显示有信号,即表征夹爪本体夹取了多袋物料。从而通过两个传感器的信号重叠与交错,准确感知夹取的物料数量,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浮动模块包括弹簧、直线轴承、导向杆、固定板,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其外壁固连所述安装板,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设限位螺帽,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连接所述限位螺帽与直线轴承,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夹爪本体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本结构中,夹爪本体夹取物料后,导向杆沿直线轴承下移,弹簧压缩;夹爪本体松开物料后,弹簧复位,带动导向杆沿直线轴承上移复位,从而形成浮动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浮动模块还包括连接块,所述弹簧、直线轴承、导向杆分别设置有四组,一组相对侧的所述导向杆之间分别架设一个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连接块上,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浮动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等高设置,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交错设置。本结构中,夹爪使用前,需要根据料包的重量、弹簧的强度得到浮动模块的下移距离,从而预设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的安装位置,等高设置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可以方便调试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的安装位置。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采用U型传感器,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的感应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U型口内,以使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更加稳定。
[0013]进一步,所述夹爪本体包括气缸、连杆机构、左爪头、右爪头,所述左爪头、右爪头的具有下齿部,且所述左爪头、右爪头的下齿部相互咬合,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左爪头、右爪头咬合以抓取物料。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两个传感器的信号排列组合,实现了抓取物料数量的自感知,尤其适合在需要单包抓取物料的场景下使用,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用于覆盖剂袋包抓取场景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中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如附图1所示,适用于钢厂覆盖剂袋包的单包抓取场景,覆盖剂袋包100不规则的放置于料仓101内,工业机器人102驱动机械夹爪对覆盖剂袋包进行抓取作业。如附图2、3所示,机械夹爪具体包括夹爪本体1、浮动模块2、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安装杆7、安装板8。
[0021]如附图2所示,夹爪本体1通过浮动模块2连接安装板8,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安装板8固定在安装杆7上。
[0022]如附图2所示,夹爪本体1具体包括气缸11、连杆机构12、左爪头13、右爪头14,左爪头13、右爪头14的具有下齿部a,且左爪头13、右爪头14的下齿部a相互咬合,气缸11驱动连杆机构12带动左爪头13、右爪头14咬合以抓取物料。连杆机构12的具体结构如附图4所示,采用多根转轴和连接臂的组合方式。
[0023]如附图3所示,浮动模块2具体包括弹簧21、直线轴承22、导向杆23、固定板24、限位螺帽25、连接块26。导向杆23穿过安装板8与固定板24连接,直线轴承22套设在导向杆23上,且其外壁固连安装板8,导向杆23的顶部固设限位螺帽25,弹簧21套设在导向杆23上,且连接限位螺帽25与直线轴承22,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安装在导向杆23上,且分别与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对位设置,夹爪本体1安装在固定板24上。本实施例中,为获得更加稳定的浮动结构,弹簧21、直线轴承22、导向杆23分别设置有四组,一组相对侧的导向杆23之间分别架设一个连接块26,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分别固定在一个连接块26上。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等高设置,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交错设置。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采用U型传感器,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的感应端分别伸入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的U型口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爪本体(1)、浮动模块(2)、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安装杆(7),所述夹爪本体(1)通过所述浮动模块(2)连接所述安装杆(7),所述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固定在所述安装杆(7)上,所述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固定在所述浮动模块(2)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片(3)、第二感应片(4)对位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5)、第一感应片(3)的对位时间与所述第二感应片(4)、第二传感器(6)的对位时间交错且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数量自感知机械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7)上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浮动模块(2)包括弹簧(21)、直线轴承(22)、导向杆(23)、固定板(24),所述导向杆(23)穿过所述安装板(8)与所述固定板(24)连接,所述直线轴承(22)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3)上,且其外壁固连所述安装板(8),所述导向杆(23)的顶部固设限位螺帽(25),所述弹簧(21)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3)上,且连接所述限位螺帽(25)与直线轴承(22),所述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安装在所述导向杆(23)上,所述夹爪本体(1)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余成李建金王宇轩魏敬忠刘明灯唐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