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19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属于市政道路工程铺设技术领域。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包括车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上的动力轮;滑动连接在车架内的夯实柱;固定连接在车架内的两个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头;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水箱和洒水盒,活塞筒通过吸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活塞筒通过排水管与洒水盒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动力轮转动以达到驱动本设备在人行道上移动的目的,减小了工人使用本设备过程中的劳动负担,通过电机驱动橡皮垫对铺设的透水砖进行夯实,避免了工人施工过程中通过橡皮锤对透水砖一一夯实,减小了工人铺设透水砖过程中的劳动负担。过程中的劳动负担。过程中的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工程铺设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乡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
[0003]在市政工程道路的铺设过程中,对于人行道道路的铺设多使用透水砖进行铺设,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防滑效果,便于行人行走,但是现有的透水砖在铺设过程中多人工将透水砖放置在水泥沙石垫层上,然后使用橡皮锤将透水砖夯实,此种铺设方式给工人带来了较大的劳动负担,但是直接铺设透水砖,不用橡皮锤夯实的话,透水砖又容易翘起不平,行人行走过程中容易被绊倒摔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市政工程道路中铺设人行道使用透水砖铺设过程中,需要人工使用橡皮锤对每块透水砖进行夯实给工人带来较大劳动负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包括车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的动力轮;滑动连接在所述车架内的夯实柱;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内的两个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头;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的水箱和洒水盒,所述活塞筒通过吸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活塞筒通过排水管与洒水盒相连通,所述洒水盒底部连通有开口朝下的洒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内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动力轮、夯实柱和活塞头运动。
[0007]为了便于驱动夯实柱和活塞筒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和转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和转轴均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连动组件与动力轮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偏心轮和曲轴,所述偏心轮与夯实柱相配合,所述曲轴上转动连接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曲轴一端与活塞头转动连接。
[0008]为了便于对驱动夯实柱在车架内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夯实柱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环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所述夯实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橡皮垫。
[0009]为了便于驱动动力轮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连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在车架内,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轮,所述动力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二导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一导
轮转动连接。
[0010]为了便于活塞头活塞运动过程中将水箱内水输送至洒水箱内,优选地,所述吸水管和排水管内均设有单向阀。
[0011]为了便于控制车架移动方向,优选地,所述车架底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扶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通过电机驱动动力轮转动,并与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导向轮相互配合,从而可驱动本设备在人行道上移动,工人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扶手进行掌控变换本设备移动方向即可。
[0014]2、该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通过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从而可驱动夯实柱在车架内做往复运动,如此即可驱动固定连接在夯实柱底部的橡皮垫对铺设在人行道上的透水砖进行夯实,使透水砖使用过程中不易翘起。
[0015]3、该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曲轴转动,从而驱动活塞头在活塞筒内活塞运动,将水箱内的清水输送至洒水盒内,通过洒水管将清水撒落至透水砖上,从而便于透水砖底部铺垫的水泥沙石可充分将透水砖固定粘合在水泥沙石垫层上,进一步地使透水砖使用过程中不易翘起,提高了行人行走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动力轮转动以达到驱动本设备在人行道上移动的目的,减小了工人使用本设备过程中的劳动负担,通过电机驱动橡皮垫对铺设的透水砖进行夯实,避免了工人施工过程中通过橡皮锤对透水砖一一夯实,减小了工人铺设透水砖过程中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图1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车架;11、扶手;12、导向轮;2、水箱;3、电机;31、第一锥齿轮;32、转轴;33、偏心轮;34、限位环;35、曲轴;4、动力轮;41、第一导轮;5、夯实柱;51、橡皮垫;6、活塞筒;61、活塞头;62、吸水管;63、排水管;64、连杆;7、洒水盒;71、洒水管;8、第二锥齿轮;81、第二导轮;82、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包括车架1,还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1上的动力轮4;滑动连接在车架1内的夯实柱5;固定连接在车架1内的两个活塞筒6,活塞筒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头61;固定连接在车架1上的水箱2和洒水盒7,活塞筒6通过吸水管62与水箱2相连通,活塞筒6通过排水管63与洒水盒7相连通,洒水盒7底部连通有开口朝下的洒水管71;固定连接在车架1内的电机3,电机3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动力轮4、夯实柱5和活塞头61运动。
[0026]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31和转轴32,第一锥齿轮31和转轴32均固定连接在电机3输出端上,第一锥齿轮31通过连动组件与动力轮4转动连接,转轴32上固定连接有偏心轮33和曲轴35,偏心轮33与夯实柱5相配合,曲轴35上转动连接有两根连杆64,连杆64远离曲轴35一端与活塞头61转动连接,偏心轮3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4,夯实柱5上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环34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夯实柱5底部固定连接有橡皮垫51,连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8转动连接在车架1内,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第二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1)上的动力轮(4);滑动连接在所述车架(1)内的夯实柱(5);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1)内的两个活塞筒(6),所述活塞筒(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头(61);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1)上的水箱(2)和洒水盒(7),所述活塞筒(6)通过吸水管(62)与水箱(2)相连通,所述活塞筒(6)通过排水管(63)与洒水盒(7)相连通,所述洒水盒(7)底部连通有开口朝下的洒水管(71);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1)内的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动力轮(4)、夯实柱(5)和活塞头(61)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31)和转轴(32),所述第一锥齿轮(31)和转轴(32)均固定连接在电机(3)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1)通过连动组件与动力轮(4)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2)上固定连接有偏心轮(33)和曲轴(35),所述偏心轮(33)与夯实柱(5)相配合,所述曲轴(35)上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文李伟宋亮彭永进董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