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GD靶向多肽、RGD靶向多肽-核酸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0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领域,提供了一种RGD靶向多肽,其结构式如下所示:且具有RGD靶向选择性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RGD靶向多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GD靶向多肽、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GD靶向多肽、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RNA干扰(RNAi)是一种基因沉默技术,这项技术利用小RNA分子(siRNA或miRNA)介导并靶向性剪切mRNA转录本,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与传统的基因敲除技术相比,RNAi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和特异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临床治疗等领域。然而,RNAi技术依赖于小RNA分子的稳定性,由于其易于被核酸酶降解,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影响了其效果。因此,RNAi技术离不开siRNA运载体的帮助。
[0003]目前,常用的siRNA运载体主要有脂质体、病毒载体、聚合物、多肽生物载体等。其中,脂质体是常用的siRNA运载体,但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过程相对复杂,限制其在siRNA递送中的应用发展。病毒载体的制备成本高,生产和纯化过程需要复杂的技术设备,同时病毒载体存在基因递送异质性反应和特异性较差等安全问题。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类使用最广泛的siRNA递送聚合物,但PEI容易与血液或细胞蛋白结合而失去活性,同时其制备过程和表征方法较为复杂。
[0004]多肽作为生物体内的内源性分子,具有易于被生物降解的特性,可用作生物兼容性的siRNA递送材料。同时,多肽可通过修饰成荧光染料,用于医学成像,例如检测肿瘤和血管炎症等。多肽还可作为免疫疗法的一种手段,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的免疫反应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多肽在基因治疗和癌症治疗等领域作为siRNA的运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然而,现有的多肽运载体本身并没有做靶向修饰,对递送的siRNA不具备靶向特异性递送。
[0005]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低毒、靶向的新型siRNA运载体,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低毒、靶向的RGD靶向多肽、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GD靶向多肽,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9][0010]其中,R为精氨酸、M为甲硫氨酸、E为谷氨酸、H为组氨酸、W为色氨酸。
[0011]本专利技术RGD靶向多肽,其关环策略是位于两个M甲硫氨酸之间。
[0012]多肽定量是利用多肽序列中的W色氨酸的吸光值为依据。
[0013]多肽整体电性为正电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多肽进行了RGD靶向修饰,具有RGD靶向选择性功能,可以与肿瘤细胞过表达的整合受体(αvβ3)特异性结合。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GD靶向多肽的制备方法,
[0016](1)使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含有两个M甲硫氨酸的多肽,所含氨基酸序列为AC

RGD

RRMEHRMEW;
[0017](2)在酸性条件下,多肽的两个甲硫氨酸与双卤代试剂反应,形成关环;所得的关环多肽带有两个带正电荷的锍盐中心,且稳定性增强。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由上述RGD靶向多肽和核酸分子组成。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RGD靶向多肽带正电荷,核酸分子带负电荷,二者通过正负电荷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复合物。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核酸分子选择带负电荷的单链RNA、双链RNA、单链DNA、双链DNA、质粒、单核苷酸分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核酸分子具体选择带负电荷的单链/双链的siRNA。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先将核酸分子分散于组装介质中,室温静置2min;随后取RGD靶向多肽加入所述核酸分子中,并吹打均匀;室温静置10min,即可完成组装,形成稳定的多肽核酸纳米复合物。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核酸分子与RGD靶向多肽的摩尔比为1:300。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组装介质为DEPC水、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opti

MEM培养基,或者其他细胞培养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液体。其中,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opti

MEM培养基均为本领域常规培养基。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多
[0027](1)本专利技术RGD靶向多肽可以与包括siRNA分子在内的核酸分子发生共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并实现对核酸分子的细胞内高效运载;同时,本专利技术RGD靶向多肽进行了RGD靶向修饰,可以与肿瘤细胞过表达的整合受体特异性结合,将多肽核酸纳米复合物靶向地送到RGD配体过表达的细胞系;此外,该多肽分子合成简便,细胞毒性作用低,适合大量制备,有益于解决现有多肽运载体制备和纯化繁琐、毒性高的问题,为开发简单、高效、低毒、靶向的多肽siRNA运载体提供新的方向;
[0028](2)本专利技术多肽的关环方法,既增加了多肽的正电性,又增加了多肽的稳定性;其中,增加的正电荷可以与带负电荷的核酸分子通过正负电荷静电吸附作用形成纳米复合物,避免核酸被核酸酶降解;
[0029](3)结合实验可知,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带有RGD靶向的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对宫颈癌细胞(整合素受体表达阳性)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显著强于“没有RGD修饰
的多肽核酸纳米复合物”,证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靶向、低毒、高效的多肽核酸运载体;
[0030](4)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更改不同核酸序列信息递送不同的核酸,还可以通过更改不同的靶向基团去修饰多肽,选择性靶向递送到不同细胞系;通过细胞凋亡实验,细胞毒性实验证实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可拓展到不同种类靶标疾病模型中,未来有望为由靶向性多肽核酸纳米药物在相关疾病治疗中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治疗方案。
[0031]简单、高效、低毒、靶向、低免疫反应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实施例1中RGD靶向多肽的制备路线图;
[0033]图2是实施例1中RGD靶向多肽的分离纯化结果(图中,a图为RGD靶向肽的结构信息图;b图为RGD靶向肽的HPLC谱图;c图为RGD靶向肽的LC

MS谱图);
[0034]图3是实验例1中核酸与不同配比多肽制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GD靶向多肽,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D靶向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具有RGD靶向选择性功能。3.一种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RGD靶向多肽和核酸分子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GD靶向多肽带正电荷,核酸分子带负电荷,二者通过正负电荷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复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选择带负电荷的单链RNA、双链RNA、单链DNA、双链DNA、质粒、单核苷酸分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GD靶向多肽

核酸纳米复合物,所述核酸分子具体选择siRNA。7.一种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丰李子刚宋春丽张亚萍姜乐盈沙鑫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