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221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六水合氯化镍与九水合硝酸铁混合均匀,加入磺化煤沥青,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得到A溶液;2)将NaOH溶液逐滴入A溶液中,使溶液PH=8~10,得到C溶液,磁力搅拌;3)将C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加热,洗涤多次至滤液的PH呈中性,真空干燥,得前驱体;4)前驱体与尿素研磨后,置于在氮气气氛下700~900℃,得到成品。优点是:使氮元素成功掺杂碳载体且金属阳离子均匀附着在碳载体表面。将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应用于碱性条件下电解水催化析氧反应,展现出了较好的OER催化性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OER催化性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OER催化性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水电催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来自于化石资源的一次能源的消耗量不断扩大,这使得国家的能源环境更加恶化。自主研究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很有必要,寻求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氢能、潮汐能、核能等,其中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较大,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利用。核能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质疑,有核泄漏的风险。与这些能源相比,氢能其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且反应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是未来能源供应的候选者之一。
[0003]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合金等催化剂因为具有较高的OER催化活性,由于其比贵重金属便宜得多,而且资源丰富,所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在电催化反应中,不同的过渡金属能够发挥特殊的功能,通过多个元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来制备含有多个过渡金属的催化剂。金属

载体

电子相互作用是提高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的催化活性和双功能性,进一步实现低成本、易水电解制氢的可行途径。如:Chang J,Wang W,Wang L,et al.Nickel iron alloy embedded,nitrogen doped porous carbon catalyst for efficient water electrolysis[J].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23,650:118984.zhang等人设计金属

载体

电子相互作用是提高析氧反应(OER)进一步实现低成本、易水电解制氢的可行途径。NiFe合金嵌入N掺杂的碳载体杂化物中(NiFe@NC)通过热解浸渍金属离子的前驱体制备。合金的表面(氧)氢氧化物层导致高OER效率(在10mA cm
‑2时的过电势为270mV)。Yue X,Song C,Yan Z,et al.Reduced graphene oxide supported nitrogen

doped porous carbon

coated NiFe alloy 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9,493:963

974.Yue课题组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载的N掺杂多孔碳涂层NiFe合金复合材料(NiFe@NC/RGO)通过简单的热解路线合成。RGO的引入有效地保护了活性NiFe组分免受团聚,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荷转移。同时,优化的NiFe@NC/RGO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10mA cm
‑2的电流密度下提供低至223mV的过电位,在1M KOH溶液中提供48.7mV dec
‑1的小Tafel斜率,这优于商业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0004]传统的双金属合金制备过程中易团聚、分散不均,导致活性位点堆积,不利于析氧过程中的氧气释放,且不利于提高催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0005]而碳材料与过渡金属合金复合是提高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多孔N掺杂碳壳的形成提供了活性物种和电解质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暴露出大量可接近的活性位点。高孔隙率和良好的孔连接性。煤沥青价格低廉,制备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以煤沥青为碳载体,可以改善孔道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增强催化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磺化煤沥青碳负载Fe3Ni2制备电极材料,利用碳层间隙通道的良好传质,改善过渡金属材料的电导率,改善孔道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增强催化活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制备A溶液:0.1~0.2g六水合氯化镍与0.4~0.5g九水合硝酸铁混合均匀,加入0.5~0.8g磺化煤沥青,加入30~50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超声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分散;
[0010]2)制备B溶液:取4~5gNaOH固体颗粒溶于800~100mL去离子水;
[0011]3)将B溶液逐滴入A溶液中,使溶液PH=8~10,命名为C溶液,然后磁力搅拌30~60min;
[0012]4)将C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加热至160~200℃,并保持恒温6~10h,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离心分别洗涤多次至滤液的PH呈中性,60~80℃下真空干燥10~12h,获得前驱体。
[0013]5)前驱体与尿素按照质量比1:2~1:5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700~900℃,保持恒温2~3h,得到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
[0014]所述的六水合氯化镍与九水合硝酸铁按1:1~1∶2的摩尔比混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磺化煤沥青溶液中羧基、羟基、磺酸基等官能团和Ni
2+
、Fe
3+
的结合,实现金属盐的纳米级分散,将氮源尿素与前驱体混合均匀经过高温炭化,使氮元素成功掺杂碳载体且金属阳离子均匀附着在碳载体表面。将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应用于碱性条件下电解水催化析氧反应,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下过电位323mV,展现出了较好的OER催化性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下的过电位下,在持续10h电解水析氧过程,材料的电流密度依然保持在10mA/cm2附近,展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这表明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在电催化方面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0018]图2是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XRD图。
[0019]图3是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及EDS能谱图。
[0020]图3中,(a)~(c)为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1](d)~(f)为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EDS能谱图。
[0022]图4是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极化曲线图。
[0023]图5是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稳定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3Ni2@NC电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溶液:0.1~0.2g六水合氯化镍与0.4~0.5g九水合硝酸铁混合均匀,加入0.5~0.8g磺化煤沥青,加入30~50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超声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分散;2)制备B溶液:取4~5gNaOH固体颗粒溶于800~100mL去离子水;3)将B溶液逐滴入A溶液中,使溶液PH=8~10,命名为C溶液,然后磁力搅拌30~60min;4)将C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曾庆港高宏亮周毅郭晓菲周卫民徐桂英李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