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彦麟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21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至少包括破膜刃、胎膜捕组件、气泵、轴承、外筒、导管和内筒,其中,所述内筒通过至少一个设在所述外筒内部的所述轴承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内筒的第一端面设置有述胎膜捕获组件;在所述气泵工作的情况下,所述外筒内部产生负压,胎基于所述外筒内部产生的负压与所述胎膜捕获组件接触,转动所述胎膜捕组件捕获胎膜,在转动过程中胎膜与所述破膜刃接触破裂。动过程中胎膜与所述破膜刃接触破裂。动过程中胎膜与所述破膜刃接触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人工破膜是妇产科用于促进产程的常用医疗干预手段之一,妇产科临床在进行人工破膜时需要用到破膜器。
[0003]在妇产科临床破膜手术中,产科医生通常采用破膜器械,目前破膜工具是以穿刺针为主,大多是通过针头直接把囊括胎儿的羊膜刺破,使得羊水流出,这种器械在破膜时完全是依靠医务人员的经验来操作,破膜的准确性较低,对医生的技术熟练要求比较高,且穿刺胎膜时深度不易掌握,刺入深度过深可能会损伤胎儿,而且穿刺针通过阴道时容易对阴道造成损伤,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无法控制破口的口径大小,往往会导致破口过大,羊水快速大量流出,导致羊水无法被收集,无法及时对流出的羊水进行收集,往往会导致子宫感染,从而给胎儿和产妇带来生命危险,且对羊水的清理也较麻烦。
[0004]公开号为CN21309822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临床产科用的破膜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管体右端镶嵌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左端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左端固定连接有针头,且螺纹筒表面与凹槽内壁搭接,所述管体内部开设有腔室;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囊在橡胶球囊和排气阀的配合下能对气囊进行充放气,避免管体对患者阴道内壁造成伤害,设置针头和转盘在螺纹筒和螺纹柱的配合下通过转动转盘经滑杆带动针头向左进行运动并对患者阴道内的胎膜进行破碎。
[0005]公开号为CN21275584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破膜夹,它包含破膜本体、支杆、穿刺针、固定块、固定筒、推把、导向杆和支轴,固定筒的右侧底部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块,固定筒内开设有开槽,位于开槽下侧的固定筒内开设有导槽,前后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设固定有推把,推把的上端穿过导槽后,设置于开槽内,推把的上端开设有滑动槽,推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块,前后两个导向杆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轴,支轴穿设在滑动槽内,固定筒的左端固定有破膜本体,通过带动支杆进行移动,使穿刺针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穿刺针的伸入长度,使穿刺针对胎膜进行穿刺的过程中,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
[0006]公开号为CN21218665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人工破膜针,解决了现在注射针头握持不方便,针尖易划伤胎儿或者刺伤医护人员的问题。其包括中空的存储桶,存储桶内可滑动的设有破膜针,破膜针下端位于存储桶内且可以滑出存储桶下方;所述破膜针下端包覆有橡胶层;所述存储桶下端设有控制部,控制部为控制破膜针运动的结构。
[0007]为防止羊水等物质直接流入气泵,可通过在气管与气泵之间设置额外容纳空间的方式来避免。例如,公开号为CN2128795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羊水破膜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容纳箱,引流管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引流头的底部,引流头的顶部固定连接
有橡胶保护圈,引流头的中部内腔螺接有破膜刀,引流管的中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固定绳,引流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上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容纳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容纳箱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气泵。该技术方案的破膜刀触及羊水膜时,通过控制面板设定容纳箱的压强,此时气泵开始工作,将容纳箱内空气通过双向气阀排出,直至压力检测器检测达到引流压强,再通过控制面板调节限制出气量,此时破膜刀受压强影响破膜,羊水经过引流头、引流管、水管源源不断输入到容纳箱中直至羊水排尽,再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泵向容纳箱中注入少量空气,将装置取出即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会对气泵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0008]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穿刺的方式进行破膜,穿刺胎膜时深度不易掌握,刺入深度过深可能会损伤胎儿,而且穿刺针通过阴道时容易对阴道造成损伤,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无法控制破口的口径大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置解决上述问题。
[0009]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至少包括破膜刃、胎膜捕获组件、气泵、轴承、外筒、导管和内筒,其中,所述内筒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外筒内部的所述轴承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内筒的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胎膜捕获组件,在所述气泵工作的情况下,所述外筒内部产生负压,胎膜基于所述外筒内部产生的负压与所述胎膜捕获组件接触,转动所述胎膜捕获组件捕获胎膜,在转动过程中胎膜与所述破膜刃接触破裂。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胎膜捕获组件包括凸起、气道和底座,其中,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内筒的第一端面,所述底座不与所述内筒的第一端面接触的部分以圆滑曲面的方式设置;所述凸起以存在间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的曲面上;所述气道以导通所述外筒内腔和所述内筒内腔的方式设置。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破膜刃为多个,多个所述破膜刃按照存在间隔的方式周向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且靠近所述胎膜捕获组件。
[00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筒外壁设置有吸膜口,其中,所述吸膜口侧壁具有弧度,所述吸膜口靠近所述外筒的上端并且将所述外筒的端口包裹在内。
[00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起配置有弧形刃口,所述凸起在所述底座的曲面上周向设置,所述气道按照与所述凸起配置的弧形刃口相连接的方式配置。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筒基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外筒实现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轴承按照所述轴承外壁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轴承内壁与所述内筒连接的方式设置,在胎膜与所述胎膜捕获组件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内筒按照基于所述轴承能够转动使得更多的胎膜进入装置的方式设置。
[00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筒按照部分包裹与所述外筒内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外的表面设置有能够在转动所述内筒的情况下增加摩擦力用的刻痕。
[00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筒按照在内壁靠近所述破膜刃的一端设置台阶的方式形成容纳胎膜的空间。
[001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筒以设置气室的方式导通所述导管与所述气道,其中,所述导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气室,所述导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气泵,所述导管以被包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内筒内。
[001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泵与所述内筒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气泵按照在转动所述内筒的情况下能够跟随所述内筒转动并且保持正常工作的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助产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破膜刃(110)、胎膜捕获组件(120)、气泵(140)、轴承(150)、外筒(160)、导管(170)和内筒(180),其中,所述内筒(180)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外筒(160)内部的所述轴承(150)与所述外筒(160)连接,所述内筒(180)的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胎膜捕获组件(120),所述胎膜捕获组件(120)包括凸起(121)、气道(122)和底座(123),其中,所述底座(123)设置在所述内筒(180)的第一端面,所述底座(123)不与所述内筒(180)的第一端面接触的部分以圆滑曲面的方式设置;所述凸起(121)以存在间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123)的曲面上;所述气道(122)以导通所述外筒(160)内腔和所述内筒(180)内腔的方式设置;所述凸起(121)配置有弧形刃口,所述凸起(121)在所述底座(123)的曲面上周向设置,所述气道(122)按照与所述凸起(121)配置的弧形刃口相连接的方式配置;所述内筒(180)以设置气室的方式导通所述导管(170)与所述气道(122),其中,所述导管(170)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气室,所述导管(170)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气泵(140),所述导管(170)以被包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内筒(180)内;所述气泵(140)按照通过气流通道抽走所述外筒(160)内腔中气体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气流通道由所述气道(122)、所述气室和所述导管(170)构成;所述内筒(180)基于所述轴承(150)与所述外筒实现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轴承(150)按照所述轴承(150)外壁与所述外筒(160)连接,所述轴承(150)内壁与所述内筒(180)连接的方式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麟杨兰王厚梅
申请(专利权)人:刘彦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