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21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结构包括后侧围内板总成,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一体成型,且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中成型有上下相连的后侧窗内板上段和后侧窗内板下段,以及连接在后侧窗内板上段和后侧窗内板下段靠近车尾一侧的CD柱加强板。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上设有后侧窗窗口,所述CD柱加强板由后侧窗内板上段的顶部延伸至后侧窗内板下段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结构,使得通过后侧围内板总成一体,可将后侧窗内板上段、后侧窗内板下段和CD柱加强板合并成一个零件,实现零件的少件化、集成化和轻量化,有利于降低模具开发及工装夹具开发成本,有利于简化车身装配工艺及车身减重。有利于简化车身装配工艺及车身减重。有利于简化车身装配工艺及车身减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设有上述车身侧部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车型中,后侧围内板一般由多个钣金结构焊合而成,零部件数量较多,结构复杂,模具开发及工装夹具开发成本较高,并且需要较多的焊点连接。这造成车身车间生产时需要花费较多的生产工时,同时也需要配套较多的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而且,车身装配工艺复杂,不利于减重以及整车制造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侧部结构,以利于简化车身装配工艺及车身减重。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包括后侧围内板总成;
[0006]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一体成型,且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中成型有上下相连的后侧窗内板上段和后侧窗内板下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和所述后侧窗内板下段靠近车尾一侧的CD柱加强板;
[0007]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上设有后侧窗窗口,所述CD柱加强板由所述后侧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围内板总成(1);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1)一体成型,且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1)中成型有上下相连的后侧窗内板上段(101)和后侧窗内板下段(102),以及连接在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和所述后侧窗内板下段(102)靠近车尾一侧的CD柱加强板(103);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上设有后侧窗窗口(1011),所述CD柱加强板(103)由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后侧窗内板下段(102)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的顶部具有用于形成顶盖上边梁的边梁部(M);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和所述后侧窗内板下段(102)背对所述CD柱加强板(103)的一侧具有用于形成C柱的C柱部(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上设有向车外一侧鼓出的鼓出部(1012),所述后侧窗窗口(1011)位于所述鼓出部(1012)中;和/或,所述CD柱加强板(103)向车内一侧鼓出,且所述CD柱加强板(103)的横截面呈“U”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与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的顶部连接的D柱内板(3),且所述后侧窗内板上段(101)的顶部设有缺口(104),所述D柱内板(3)顶部中的部分位于所述缺口(104)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后侧围内板总成(1)下方的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林贺志杰侯继壮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