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Mn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17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及其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氧化镓晶体
,涉及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0002]波长可调谐激光具有波段调谐范围宽、线宽窄、波长稳定、光学效率高等特性,为众多领域提供了极端、先进的实验条件和手段,极大促进了生物、材料、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在单芯片实验室、医学诊断、皮肤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3]人类首次实现激光输出正是在蓝宝石(Al2O3)中掺杂铬离子(Cr
3+
),此后过渡金属离子在固体激光器领域的研究一直被人们关注。在弱晶体场耦合下,具有3d3电子构型的Cr
3+
离子中2E
→4A2的跃迁具有吸收发射截面大、光谱可调谐范围大、Huang

Rhys因子大、量子效率高等性能优点。然而Cr
3+
离子进入晶格后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CN=6),使得其与基质晶格严重失配,降低晶体质量。在传统氧化物基质中Cr
3+
离子掺杂量仅为万分之一的量级,难以进入晶格成为有效激活中心。然而与Cr
3+
离子具有相同3d3电子构型的锰离子(Mn
4+
)其离子半径较小(CN=6),且能够在基质中稳定形成[MnO6]八面体,在不同的晶体场中具有丰富的发光特性。
[0004]热效应在固体激光器中是不可避免的,选择高热导率的增益介质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超快及可调谐激光器主要有Cr:BeAl2O4、Cr:Mg2SiO4、Cr:LiCaAlF6、Cr:LiSrAlF6等。相较于这些基质,β型氧化镓(β

Ga2O3)热导率可达27.9W/mK,远高于这些基质,与蓝宝石相当。β

Ga2O3晶体结构中,Ga
3+
离子处于GaⅠ和GaⅡ两种配位环境,分别为四配位的[GaⅠO4]四面体和六配位的[GaⅡO6]八面体,多元配位环境使得β

Ga2O3作为光学基质能够产生优异的光学性能。此外β

Ga2O3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CN=4;CN=6),更适合半径较大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目前β

Ga2O3被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晶体为人们所熟知,但在固体激光器领域的研究却鲜有开展。Mn
4+
在β

Ga2O3中由于是异价离子取代Ga
3+
离子,导致晶格氧化收缩,Mn
4+
离子存在较强的激发态吸收问题,严重影响Mn
4+
离子的发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及其制备,用于解决β

Ga2O3中因Mn
4+
离子存在较强的激发态吸收问题而严重影响Mn
4+
离子发光性能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其化学式为β

(Ga1‑
x

y
Mn
x
Ge
y
)2O3,0.0001<x<0.1,0.0001<y<0.1。
[0008]进一步的,x=0.0005,0.0005≤y≤0.0015。
[0009]进一步的,掺锰

锗氧化镓晶体的发射光谱在600~850nm波段,吸收光谱在425~750nm波段,共掺杂锗离子作为晶格调控离子后,Mn
4+
离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0010]掺锰

锗氧化镓晶体的发射光谱在600~850nm波段,吸收光谱在425~750nm波段,共掺杂锗离子作为晶格调控离子后,Mn
4+
离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了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光学浮区法或导模法生长得到共掺杂氧化镓晶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浮区法的过程具体为:
[0013](1)原料的选取和处理:
[0014]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高纯度的氧化镓、锰氧化物和氧化锗原料,混合均匀并进行预烧结,研磨,得到预烧结原料放入圆柱模具中等静压处理形成圆柱形料棒,脱模后继续进行二次烧结,得到掺锰

锗氧化镓多晶料陶瓷棒;
[0015](2)晶体生长与退火:
[0016]将所得掺锰

锗氧化镓多晶陶瓷料棒装至光学浮区法单晶炉中,进行晶体生长,高温退火,得到掺锰

锗氧化镓晶体。
[0017]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镓为Ga2O3,锰氧化物为MnO或MnO2,氧化锗为GeO2。进一步优选的,氧化镓、锰氧化物和氧化锗原料的纯度≥99.999%。
[0018]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预烧结的温度为1000~1300℃,时间为10~20h。
[0019]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二次烧结的温度为1500~1700℃,时间为20~30h。
[0020]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等静压的压强为100~150MPa,保压时间为10~40分钟。
[0021]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晶体生长在流动氧气或二氧化碳气氛下进行,气体流速可选为0.5~1L/min,晶体生长的速度为5~10mm/h,料棒旋转的速度为10~20r/min。
[0022]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高温退火过程为:在氧气与氩气的混合气氛下,将生长得到的晶体升温到1100~1500℃并恒温20~150小时,然后降到室温。
[0023]进一步的,所述导模法的过程具体为:
[0024](A)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高纯度的氧化镓、锰氧化物和氧化锗原料,干燥,等静压处理形成料饼,脱模后固相烧结,得到掺锰

锗氧化镓多晶料;
[0025](B)将掺锰

锗氧化镓多晶料置入坩埚中,充入保护气氛后升温化料,待完全融化后继续升温10~50℃,恒温2~3个小时;
[0026](C)在高于化料温度10~20℃时下降氧化镓籽晶与步骤(B)中坩埚内模具顶端熔体充分接触,待籽晶微熔时进行提拉缩颈操作,当籽晶收细至1mm以下时开始平稳放肩生长,待晶体放肩宽度至模具边缘后进入等径生长阶段,最后晶体提拉生长至所需长度时,将晶体拉脱,降至室温,得到掺锰

锗氧化镓晶体粗品;
[0027](D)继续对所得掺锰

锗氧化镓晶体粗品进行高温退火,即得到目标产物。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β

(Ga1‑
x

y
Mn
x
Ge
y
)2O3,0.0001<x<0.1,0.0001<y<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其特征在于,x=0.0005,0.0005≤y≤0.001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学浮区法或导模法生长得到共掺杂氧化镓晶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浮区法的过程具体为:(1)原料的选取和处理: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高纯度的氧化镓、锰氧化物和氧化锗原料,混合均匀并进行预烧结,研磨,得到预烧结原料放入圆柱模具中等静压处理形成圆柱形料棒,脱模后继续进行二次烧结,得到掺锰

锗氧化镓多晶料陶瓷棒;(2)晶体生长与退火:将所得掺锰

锗氧化镓多晶陶瓷料棒装至光学浮区法单晶炉中,进行晶体生长,高温退火,得到掺锰

锗氧化镓晶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烧结的温度为1000~1300℃,时间为10~20h;二次烧结的温度为1500~1700℃,时间为20~30h。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等静压的压强为100~150MPa,保压时间为10~40分钟。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Mn
4+
离子发光性能的共掺杂氧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晶体生长在流动氧气或二氧化碳气氛下进行,晶体生长的速度为5~10mm/h,料棒旋转的速度为10~20r/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逸唐慧丽徐军刘波罗平王庆国张晨波房前成吴锋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