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04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该车身地板结构包括:车身地板本体和电池包箱体,所述电池包箱体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且具有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腔;其中,所述车身地板本体和所述电池包箱体被配置为一体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车身地板结构不仅可以使车身结构更加紧凑,车身重量更加轻便,进而提升整车的续航能力;而且还能提升车身地板本体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使整车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具体该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步增加,已成为大众购车的重要选择,然而里程焦虑还依然是制约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重要因素。整车轻量化是降低电动车能耗、增加续航的重要手段。当前,市场上电动车的电池包和车身地板分属两个独立系统,结构上存在较多冗余设计,增加了车身的整体质量,因此限制了电动车续航能力的提高。申请号为CN202310078494.4、公开号为CN115871434A、名称为“一种汽车电池包安装总成及汽车”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电池包、电池包上盖、箱体下盖、车身地板和门槛梁,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包上盖与箱体下盖形成的电池包安装腔内,箱体下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门槛梁上”。该专利中,电池包上盖与车身地板之间存在重复结构设计,不利于电动车续航能力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以改善现有电池包上盖与车身地板之间结构重复,导致电动车续航能力受限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该车身地板结构,包括:车身地板本体和电池包箱体,所述电池包箱体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且具有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腔;其中,所述车身地板本体和所述电池包箱体被配置为一体成型。
[0005]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门槛内板和第二门槛内板,且所述电池包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槛内板和所述第二门槛内板之间。
[0006]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门槛内板通过第一网格筋与所述电池包箱体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门槛内板通过第二网格筋与所述电池包箱体另一侧壁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有座椅前梁和座椅后梁,所述座椅前梁和所述座椅后梁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槛内板和所述第二门槛内板之间。
[0008]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座椅前梁和所述座椅后梁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梁。
[0009]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座椅前梁和所述座椅后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连接筋。
[0010]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座椅前梁远离所述座椅后梁的一侧。
[0011]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电池包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线束
插接件的安装孔。
[0012]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电池包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内凹部,所述车身地板与所述内凹部相对位置设置有穿线孔。
[0013]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在所述电池包箱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电池包托盘的定位面相匹配。
[0014]在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中,所述电池包箱体的侧壁厚度大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厚度。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将电池包箱体与车身地板本体一体成型,并形成电池模组容纳腔,该结构既能利用车身地板作为电池包上盖,减少电池包上盖与车身地板本体之间的重复冗余设计,使得车身结构更加紧凑,车身重量更加轻便,进而增加整车的续航能力;又能使电池包箱体连接强度和刚度提高,更好地保护电池模组;同时相比独立的电池包安装结构空间更大,进而能装配更多的电池,进一步提升整车的续航能力;除此之外,该结构还能提升车身地板本体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从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身地板结构一示例的俯视方向的三维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车身地板结构仰视方向的三维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区域Ⅱ中局部结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2中区域Ⅲ中局部结构俯视图。
[0022]元件标号说明
[0023]100、车身地板结构;110、车身地板本体;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3、容纳腔;114、地板通道;1141、口型区域;115、踩踏区;116、承压体;120、电池包箱体;121、安装孔;122、内凹部;123、凸台;130、第一门槛内板;131、第一网格筋;1311、第一纵向筋;1312、第一横向筋;140、第二门槛内板;141、第二网格筋;1411、第二纵向筋;1412、第二横向筋;150、座椅前梁;160、座椅后梁;170、连接梁;180、连接筋;190、加强筋;200、线束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5]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
[0026]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7]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100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该车身地板结构100中将车身地板本体110与电池包箱体120一体成型设置,不仅可以使车身结构更加紧凑,车身重量更加轻便,进而提高整车的续航能力;而且还能提升车身地板结构100的抗弯刚度和扭转刚度,从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该车身地板结构100,包括:车身地板本体110和电池包箱体120,车身地板本体110可以是冲压件焊接而成,也可以是一体化压铸成型等任意可以满足车身地板的使用强度和刚度要求的成型方法。车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地板本体;电池包箱体,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且具有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腔;其中,所述车身地板本体和所述电池包箱体被配置为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门槛内板和第二门槛内板,且所述电池包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槛内板和所述第二门槛内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内板通过第一网格筋与所述电池包箱体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门槛内板通过第二网格筋与所述电池包箱体另一侧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有座椅前梁和座椅后梁,所述座椅前梁和所述座椅后梁贯通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槛内板和所述第二门槛内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前梁和所述座椅后梁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梁。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鹏龙贵冯立
申请(专利权)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