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184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0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调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上的橡胶滑轮会顶着转接板上移,转接板上移会带动升降杆和挡板上移,挡板上移时,储液罐内的抛光液便可以经过滴液管滴落,凸轮不与转接板接触时,转接板会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下移,升降杆会带动挡板下移,使挡板将储液罐的下端堵死,抛光液无法滴出,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使挡板的升降速度可以控制,达到控制滴液量的目的,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更加安全实用,抛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会通过进气孔进入夹持板再通过伸缩波纹管和三通管道进入吸尘器内进行收集,保证工人身体健康的同时防止金属碎屑对抛光造成影响。健康的同时防止金属碎屑对抛光造成影响。健康的同时防止金属碎屑对抛光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铝合金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型材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及航空工业等方面,飞机的机身、蒙皮、压气机等常以铝合金制造,以减轻自重;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的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一半以上,铝合金型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87763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型材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夹持装置、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和打磨抛光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焊接有支架,工作台的底部连接有夹持装置,支架的中部连接有左右移动装置,左右移动装置的中部连接有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的中部连接有打磨抛光装置。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对铝合金进行打磨时,会产生金属碎屑,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影响身体健康,金属碎屑还会影响抛光效果,而且抛光时需要添加抛光液,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人工进行添加抛光液,具有一定危险性,而且滴液量无法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工作箱的上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容纳槽,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另一个固定块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辅助滑块,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辅助滑块和移动块均与容纳槽滑动连接,所述龙门架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穿过龙门架和其中一个固定块的一侧壁并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滑块和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上侧壁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穿过移动台并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抛光电机。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轴端穿过电机箱的下侧壁并安装有抛光头,所述移动台上设有滴液组件,所述龙门架的上侧外壁上设有收集组件,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有夹持组件。
[0007]作为改进:所述滴液组件包括第二滑槽、滑动板、连接杆、调速电机、锁止螺栓、第三滑槽、储液罐、滴液管、凸轮、升降杆、转接板、复位弹簧和挡板,所述移动台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安装有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滑动板上设有锁止螺栓,所述第三滑
槽内滑动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下端连通有滴液管,所述储液罐的上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凸轮相配合的转接板且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储液罐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与储液罐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08]作为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螺纹杆、升降块、滑块、铰接杆、L形连杆和夹持板,所述工作箱的下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螺纹穿过有升降块并与工作箱的上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升降块的两侧壁上分别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底壁铰接,所述滑块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连杆,所述L形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0009]作为改进: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吸尘器、三通管道和伸缩波纹管,所述龙门架的上侧外壁上安装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进风端连通有三通管道,所述龙门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伸缩波纹管,所述三通管道的另外两端分别穿过龙门架的两侧壁并与伸缩波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伸缩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夹持板相连通。
[0010]作为改进:所述凸轮上安装有橡胶滑轮。
[0011]作为改进: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调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上的橡胶滑轮会顶着转接板上移,转接板上移会带动升降杆和挡板上移,挡板上移时,储液罐内的抛光液便可以经过滴液管滴落,凸轮不与转接板接触时,转接板会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下移,升降杆会带动挡板下移,使挡板将储液罐的下端堵死,抛光液无法滴出,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使挡板的升降速度可以控制,达到控制滴液量的目的,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更加安全实用,抛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会通过进气孔进入夹持板再通过伸缩波纹管和三通管道进入吸尘器内进行收集,保证工人身体健康的同时防止金属碎屑对抛光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的移动台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的滴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储液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所示:
[0021]1、工作箱;1.1、第一滑槽;1.2、龙门架;1.3、固定块;1.4、容纳槽;1.6、导向杆;1.7、第一螺纹杆;1.61、辅助滑块;1.71、移动块;1.5、第一伺服电机;1.8、移动台;1.9、气缸;1.10、电机箱;1.11、抛光头;2、滴液组件;3、收集组件;4、夹持组件;2.1、第二滑槽;2.2、滑动板;2.21、连接杆;2.3、调速电机;2.4、锁止螺栓;2.5、第三滑槽;2.6、储液罐;2.61、滴液管;2.7、凸轮;2.8、升降杆;2.81、转接板;2.82、复位弹簧;2.83、挡板;4.1、第二伺服电机;4.2、第二螺纹杆;4.3、升降块;4.4、滑块;4.5、铰接杆;4.6、L形连杆;4.7、夹持板;3.1、
吸尘器;3.2、三通管道;3.3、伸缩波纹管;2.71、橡胶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侧”、“后侧”、“两侧”、“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1.1),所述工作箱(1)的上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龙门架(1.2),所述龙门架(1.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开设有容纳槽(1.4),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1.3)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6)且另一个固定块(1.3)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所述导向杆(1.6)上滑动连接有辅助滑块(1.61),所述第一螺纹杆(1.7)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71),所述辅助滑块(1.61)和移动块(1.71)均与容纳槽(1.4)滑动连接,所述龙门架(1.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端穿过龙门架(1.2)和其中一个固定块(1.3)的一侧壁并与第一螺纹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滑块(1.61)和移动块(1.71)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台(1.8),所述移动台(1.8)的上侧壁上安装有气缸(1.9),所述气缸(1.9)的伸缩端穿过移动台(1.8)并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0),所述电机箱(1.10)内安装有抛光电机,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轴端穿过电机箱(1.10)的下侧壁并安装有抛光头(1.11),所述移动台(1.8)上设有滴液组件(2),所述龙门架(1.2)的上侧外壁上设有收集组件(3),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设有夹持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组件(2)包括第二滑槽(2.1)、滑动板(2.2)、连接杆(2.21)、调速电机(2.3)、锁止螺栓(2.4)、第三滑槽(2.5)、储液罐(2.6)、滴液管(2.61)、凸轮(2.7)、升降杆(2.8)、转接板(2.81)、复位弹簧(2.82)和挡板(2.83),所述移动台(1.8)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1)和第三滑槽(2.5),所述第二滑槽(2.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上安装有调速电机(2.3),所述调速电机(2.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7),所述滑动板(2.2)上设有锁止螺栓(2.4),所述第三滑槽(2.5)内滑动连接有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毅刘晨光李辉周影刘晓滕翟乃良石宪柱
申请(专利权)人:拉维增材徐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