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159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传动轴通过第四齿轮组件与输出轴连接;第一同步机构与第一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一同步机构设置于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第一同步机构在第一齿轮组件的一端和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第二同步机构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二同步机构设置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第二同步机构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三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可避免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冗杂,减少混合动力系统的占用空间。合动力系统的占用空间。合动力系统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汽车的经济性及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各大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家对于混合动力变速器架构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
[0003]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混合动力架构为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对于单挡DHT,在纯电动高速行驶的工况下,由于只有1套速比,为了维持高车速,电机转速必须提高,导致耗电量增大,系统效率降低,经济性较低。对于多挡DHT,在实现N挡驱动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匹配N组齿轮组件,导致多挡DHT的设计冗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第一同步机构、第二同步机构以及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传动轴通过第四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其中,
[0006]所述第一同步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
[0007]所述第二同步机构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
[0008]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
[0010]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机构的一侧;
[0011]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远离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一侧。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包括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
[0013]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另一侧;
[0014]所述第三主动齿轮远离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机构的另一侧。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并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机构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或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同步运动;
[0016]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并与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第二同步机构带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或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同步运动。
[0017]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离合器,所述发动机包括第二输入轴;
[0018]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之间,用于连接或断开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
[0019]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系统,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三输入轴,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五齿轮组件和第三同步机构;
[0020]所述第三同步机构与所述第三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同步机构与所述第五齿轮组件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同步机构固定或分离所述第三输入轴和所述第五齿轮组件;
[0021]所述第五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第六主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组;
[0023]所述第六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同步机构远离所述第五齿轮组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同步机构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同步机构固定和分离所述第三输入轴和所述第六主动齿轮;
[0024]所述第六从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传动连接,且与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第五齿轮组件包括第五主动齿轮和第五从动齿轮;
[0026]所述第五从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0027]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同步机构的相对两侧,均套设于所述第三输入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轴。
[0028]可选地,所述第六从动齿轮组包括第六从动齿轮和第七从动齿轮;
[0029]所述第六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六从动齿轮为惰轮;
[0030]所述第七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连接。
[003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以及前轮和后轮;
[0032]所述电驱动系统包括第二电机和传动组件;
[0033]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连接,以使所述混合动力系统驱动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运动;
[0034]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运动。
[003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连接,且可以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同步机构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且可以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所述传动轴可以通过所述第四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以与第二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这样,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和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切换下,经由所述第一输入轴输入的扭矩可以通过四条路径传输至所述输出轴,进而实现四挡控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三个组件的传动作用下,可以实现四挡控制,避免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冗杂,减少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挡位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1

第一输入轴,12

第二输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轴、传动轴、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第一同步机构、第二同步机构以及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传动轴通过第四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同步机构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一端之间切换;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包括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另一侧;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机构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并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机构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或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并与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同步机构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第二同步机构带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或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同步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吴茂柱唐广清郭明亮杨冬冬高金龙梁雷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科技邳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