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31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连接器总成和母端连接器总成,以及与公端连接器总成连接的公端导线和与母端连接器总成连接的母端导线,公端连接器总成与母端连接器总成的插接处、靠近公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公端导线和靠近母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母端导线均固定于中部固定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公母端连接器的插接处和位于其左右两侧最近的线束固定点设计在同一固定支架上,由于三个固定点均位于同一固定支架上,因此保证了三个固定点的同步振动,防止了公母接头的松动,减少或避免了线束和连接器受外界的影响程度,保证了连接器插接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商用车底盘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商用车底盘所需传感器及控制器数量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及客户需求的不断演变,控制器技术逐步由中央控制技术向域控制技术发展,随着控制器的增加,驾驶室的空间已无法满足控制器的布置需求,同时在技术降成本的驱动下,底盘域及动力域所用的控制器逐步由布置于驾驶室改由布置于底盘。整车线束作为汽车的神经网络,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随着需求的不断升级,客户对整车电相关功能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底盘环境恶劣程度远超驾驶室,当更多的控制器布置于底盘后,线束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
[0003]申请号为201721181224.2,名称为《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及汽车》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及汽车,涉及汽车配件的
,汽车底盘线束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固定底盘内高压线的第一锁紧件、固定底盘内水管的第二锁紧件和固定底盘内驻车拉索的第三锁紧件;固定架本体连接在汽车底盘内的底板上;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和第三锁紧件依次连接在固定架本体的一侧面;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第三锁紧件将底盘内的高压线、水管、驻车拉索分别连接在固定架本体上。
[0004]申请号为201810031456.2,名称为《一种雷达线束的固定支架及汽车》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雷达线束的固定支架及包括该雷达线束的固定支架的汽车。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达线束的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雷达安装座和线束固定部,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有雷达安装座,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有线束固定部,所述雷达安装座用于安装雷达模块,所述线束固定部用于固定雷达线束,所述雷达线束通过插接头与所述雷达模块连接;所述线束固定部的位置低于所述插接头的位置。
[0005]上述对比文件存在以下问题:
[0006]1、车辆振动情况下,连接器公母端子之间易产生相对运动,造成端子磨损或变形,进而产生接触不良;
[0007]2、连接器末端线束无固定点或者固定点离连接器末端较远时,在车里振动情况下或线束紧绷受外力拉扯时,线束对端子产生拉力,造成端子变形,产生接触不良;
[0008]3、由于线束布置方案不规范、固定点设计不合理、选型不合理等原因,可能造成线束及连接器进水,轻则功能失效,重则烧车,有较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保证连接器公母端子连接稳定性、线束布置规范、固定点设计合理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
[0010]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连接器总成和母端连接器总成,以及与公端连接器总成连接的公端导线和与母端连接器总成连接的母端导线,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的插接处、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和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均固定于中部固定支架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固定支架包括中部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固定板上并向所述公端导线一侧延伸的公端导线固定板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固定板上并向所述母端导线一侧延伸的母端导线固定板;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的插接处固定于所述中部固定板上,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上,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固定于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固定板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的头端穿过所述卡接孔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插接连接,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固定于所述卡接孔内。
[0013]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通过第一固定结构或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上;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或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公端导线和所述母端导线均设置于波纹管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绑扎于所述波纹管上的线束扎带,所述线束扎带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或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含两种结构形式:
[0016]结构形式一:所述公端导线和所述母端导线均包括多根线束;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线束固定组块,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线束固定块和下线束固定块,所述上线束固定块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线束配合的半圆柱型槽,所述下线束固定块的顶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线束配合的半圆柱型槽,所述上线束固定块和所述下线束固定块通过线束扎带绑扎固定,所述线束固定于所述上线束固定块的半圆柱型槽与所述下线束固定块的半圆柱型槽所组成的圆柱形槽内;所述线束扎带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或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组块、与所述线束扎带固定的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的板段部分或与所述线束扎带固定的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的板段部分均设置于防护罩盖内。
[0018]结构形式二:所述公端导线和所述母端导线均包括多根线束;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线束固定组环,其包括内外布置的线束固定杆和具有缺口、同轴套设于所述线束固定杆上的线束固定环,所述线束固定杆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线束配合的半圆柱型槽,所述线束固定环的内侧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线束配合的半圆柱型槽,所述线束固定杆和所述线束固定环通过线束扎带绑扎固定,所述线束固定于所述线束固定杆的半圆柱型槽与所述线束固定环的半圆柱型槽所组成的圆柱形槽内;所述线束扎带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或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组环、与所述线束扎带固定的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的板段部分或与所述线束扎带固定的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的板段部分均设置于防护罩盖内。
[0020]更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的布置高度位于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的下方,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的布置高度位于所
述母端连接器总成的下方。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公母端连接器的插接处和位于其左右两侧最近的线束固定点设计在同一固定支架上,由于三个固定点均位于同一固定支架上,因此保证了三个固定点的同步振动,防止了公母接头的松动,减少或避免了线束和连接器受外界的影响程度,保证了连接器插接的可靠性。距离公母连接器最近的导线段位于公母连接器的下方,保证了水不流入连接器内部且不在连接器尾部聚集,避免连接器尾部的长期积水导致连接器进水。导线可通过线束固定组块或线束固定组环或线束绑带固定,结构多样,可根据不同的导线段选择不同的固定结构,在保证导线最佳固定效果和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成本的最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线180
°
水平布置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连接器总成(1)和母端连接器总成(2),以及与公端连接器总成连接(1)的公端导线(3)和与母端连接器总成(2)连接的母端导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2)的插接处、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3)和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2)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4)均固定于中部固定支架(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支架(5)包括中部固定板(5.1)、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固定板(5.1)上并向所述公端导线(3)一侧延伸的公端导线固定板(5.2)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固定板(5.1)上并向所述母端导线(4)一侧延伸的母端导线固定板(5.3);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2)的插接处固定于所述中部固定板(5.1)上,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3)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5.2)上,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2)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4)固定于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5.3)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板(5.1)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的头端穿过所述卡接孔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2)插接连接,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固定于所述卡接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公端连接器总成(1)一端的所述公端导线(3)通过第一固定结构或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5.2)上;靠近所述母端连接器总成(2)一端的所述母端导线(4)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或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5.3)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导线(3)和所述母端导线(4)均设置于波纹管(6)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绑扎于所述波纹管(6)上的线束扎带(7),所述线束扎带(7)固定于所述公端导线固定板(5.2)或所述母端导线固定板(5.3)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商用车底盘线束信号传输可靠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导线(3)和所述母端导线(4)均包括多根线束(8);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线束固定组块(9),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线束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邓飞袁中富周伟赵武苏毅徐贤朱洋邢举学瞿二龙程学文郭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