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09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与若干换热片;换热管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盘管的数量为多个,各盘管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中,上一个的盘管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的输入端连通;各换热片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上,且同一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螺旋绕设为同一平面的盘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延长换热管的长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换热效果更优;通过将多个盘管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多级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单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使得本换热器整体性好。使得本换热器整体性好。使得本换热器整体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系统的能效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需要更高性能的换热器。通常在同等条件下,换热器的性能取决于换热效率,而换热效率与换热面积有直接关系,换热面积越大,通常换热效率也越高。
[0003]通常换热器的结构直接决定着换热面积的大小和换热效率的高低。现有换热器中,换热器的结构包括S型(蛇形)的换热管与设置在换热管上的翅片,其换热管从一端至另一端呈S型排列,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气流与换热器的接触换热并不均匀,从而导致换热效果并不理想,影响换热效率,而且S型的换热管需要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需要占据比较大的空间,而在紧凑空间中,S型的换热管比较难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换热效果好、体积紧凑的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结构紧凑的换热器。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与若干换热片;
[0006]换热管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盘管的数量为多个,各盘管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中,上一个的盘管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的输入端连通;
[0007]各换热片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上,且同一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
[0008]本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螺旋绕设为同一平面的盘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延长换热管的长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而且换热管内的流体沿着螺旋的方向流动,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优,可以解决传统S型换热管换热效果一端好一端差还有空间占据大的缺陷;此外,通过将多个盘管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多级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相邻两层盘管中,上层盘管的末端与下层盘管的首端连通,这样可以使得相邻两个盘管中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实现竖直方向冷热交替,进一步提升换热均匀性和改善换热效果;由于单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使得本换热器整体性好,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同时也能便于换热片与多个盘管装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盘管由同一根换热管螺旋绕设而成。
[0010]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换热器整体性好,减少接头的产生,也就可以降低换热管发生泄漏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同一根换热管可以确保各个盘管之间管壁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换热的均匀性。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盘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盘管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上方盘管的输出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下方盘管的输入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在盘管远离螺旋中心的一端。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盘管的螺旋中心设有中心孔。
[0014]通过在盘管的螺旋中心设置中心孔,一方面可以便于换热器外部的流体流通,使得换热器外部流体可以换热片和换热管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连接在盘管最内圈的换热盘与盘管的其他圈发生干涉。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片的侧面凸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相邻的换热片抵接。
[0016]通过在换热片侧面设置定位部,可以方便安装相邻两个换热片时定位所用,以辅助确定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的间隙。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与盘管表面抵接。
[0018]通过将定位部与盘管表面抵接,可以增大换热片与换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果。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片的侧面边缘设有避空槽。
[0020]当换热片只与盘管的其中一圈直接连接时,为了防止换热片与盘管的相邻的其他圈发生干涉,因此换热片的侧面边缘设置避空槽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横截形状为圆形、腰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片垂直于换热管的中心线。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4所示的换热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换热器;10、换热管;11、盘管;111、中心孔;20、换热片;21、定位部。
[0029]100a、换热器;10a、换热管;11a、盘管;20a、换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0033]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换热器100,包括换热管10与若干换热片20;换热管10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11,盘管11的数量为多个,各盘管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11中,上一个的盘管11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11的输入端连通;各换热片20沿换热管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11上,且同一个换热片20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11。本技术的换热器100,通过将换热管10螺旋绕设为同一平面的盘管11,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延长换热管10的长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而且换热管10内的流体沿着螺旋的方向流动,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优,可以解决传统S型换热管10换热效果一端好一端差还有空间占据大的缺陷;此外,通过将多个盘管11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多级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相邻两层盘管11中,上层盘管11的末端与下层盘管11的首端连通,这样可以使得相邻两个盘管11中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实现竖直方向冷热交替,进一步提升换热均匀性和改善换热效果;由于单个换热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0)与若干换热片(20);所述换热管(10)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11),所述盘管(11)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盘管(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11)中,上一个的盘管(11)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11)的输入端连通;各所述换热片(20)沿换热管(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11)上,且同一个所述换热片(20)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盘管(11)由同一根换热管(10)螺旋绕设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盘管(11)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上方所述盘管(11)的输出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下方所述盘管(11)的输入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