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99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该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步骤四、生长指标的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干旱复水模拟田间干旱技术对不同的芦竹种质进行筛选,通过不同时间长度的干旱处理,来观察芦竹的生长状况并统计相关生长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模拟田间干旱环境,并控制其他无关变量,避免其他生长相关因素对植物的影响;而且可以省时、省力、低成本、高效地大量筛选种质。筛选种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质抗逆筛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寻求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刻不容缓。能源植物是一类可吸碳、可供能的植物,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能的路径。芦竹(Arundodonax)是一种能够在边际土地上种植的多年生、高生物量、生长迅速的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是一种优秀的能源植物。芦竹生长过程中可以修复土壤,收割后可通过热转化技术获得热解气与生物炭,热解气可进一步转化生产氢气、天然气以及其他化工产品,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
[0003]植物生长过程中面临复杂多变的逆境考验。其中,干旱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筛选评价以及培育能够在边际土地上种植的耐旱品种十分重要。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一为了评价干旱胁迫对花叶芦竹的生理影响,许令明等设置了9个水分梯度,并测定了相关的生理指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0)。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花叶芦竹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受到抑制,但能通过协调抗氧化酶清除自由基,及积累可溶性蛋白应对氧化伤害。该技术设置了多个水分梯度,且仅从生理特性上评价了一种芦竹种质的耐旱性,难以推广到对大量种质进行筛选评价。
[0006]现有技术二为耐旱竹种的筛选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14514848 A),其通过控制并调整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测定竹种的多个生长指标来精确的鉴定竹种的耐旱性。该方法虽然能够精确评价竹种的耐旱性,但却不够快速。且该方法为竹种的评价方法,由于竹与芦竹为不同的物种,因此难以在芦竹上直接复刻此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将普通基质土于灭菌锅中高温高压灭菌后,用水拌湿基质土,使基质土含水量达到的最大持水量,将拌好的基质土装填至穴盘中待用;
[0010]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选取生长状态一致、高度10cm的芦竹生根组培苗,将其移栽到备好的基质中,浇撒定根水,盖上保湿盖,放在植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2℃,光周期为12h/12h的光暗条件,湿度保持在60%~80%;第一周不浇水,培养一周后,揭去盖子,同一条件下继续培养,定时定量浇水,保证芦竹种质正常生长;选择三份种质进
行种植,分别为A1、A2、A3,其中A1收集于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干旱地区,A2、A3均来自沿海湿润地区;
[0011]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经上述培养4周后,芦竹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此时可进行干旱处理,即停止浇水,干旱处理8~16天后,分别进行复水,即再次开始浇水;
[0012]步骤四、生长指标的测定:复水一周后,统计三种种质的存活率,并用水将植物根部的基质土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附着的水分,使用分析天平及直尺测定相关生长指标,包括鲜重、株高以及根长,将植株置于8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称取干重。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将普通基质土于灭菌锅中高温高压灭菌后,用水拌湿基质土,使基质土含水量达到的最大持水量,将拌好的基质土装填至穴盘中待用;
[0015]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选取生长状态一致、高度10cm的芦竹生根组培苗,将其移栽到备好的基质中,浇撒定根水,盖上保湿盖,放在植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2℃,光周期为12h/12h的光暗条件,湿度保持在60%~80%;第一周不浇水,培养一周后,揭去盖子,同一条件下继续培养,定时定量浇水,保证芦竹种质正常生长;选择三份种质进行种植,分别为A1、A2、A3,其中A1收集于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干旱地区,A2、A3均来自沿海湿润地区;
[0016]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经上述培养4周后,芦竹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此时可进行干旱处理,即停止浇水,干旱处理8天后,分别进行复水,即再次开始浇水;
[0017]步骤四、生长指标的测定:复水一周后,统计三种种质的存活率,并用水将植物根部的基质土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附着的水分,使用分析天平及直尺测定相关生长指标,包括鲜重、株高以及根长,将植株置于8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称取干重。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将普通基质土于灭菌锅中高温高压灭菌后,用水拌湿基质土,使基质土含水量达到的最大持水量,将拌好的基质土装填至穴盘中待用;
[0020]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选取生长状态一致、高度10cm的芦竹生根组培苗,将其移栽到备好的基质中,浇撒定根水,盖上保湿盖,放在植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2℃,光周期为12h/12h的光暗条件,湿度保持在60%~80%;第一周不浇水,培养一周后,揭去盖子,同一条件下继续培养,定时定量浇水,保证芦竹种质正常生长;选择三份种质进行种植,分别为A1、A2、A3,其中A1收集于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干旱地区,A2、A3均来自沿海湿润地区;
[0021]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经上述培养4周后,芦竹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此时可进行干旱处理,即停止浇水,干旱处理12天后,分别进行复水,即再次开始浇水;
[0022]步骤四、生长指标的测定:复水一周后,统计三种种质的存活率,并用水将植物根部的基质土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附着的水分,使用分析天平及直尺测定相关生长指标,包括鲜重、株高以及根长,将植株置于8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称取干重。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将普通基质土于灭菌锅中高温高压灭菌后,用水拌湿基质土,使基质土含水量达到的最大持水量,将拌好的基质土装填至穴盘中待用;
[0025]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选取生长状态一致、高度10cm的芦竹生根组培苗,将
其移栽到备好的基质中,浇撒定根水,盖上保湿盖,放在植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2℃,光周期为12h/12h的光暗条件,湿度保持在60%~80%;第一周不浇水,培养一周后,揭去盖子,同一条件下继续培养,定时定量浇水,保证芦竹种质正常生长;选择三份种质进行种植,分别为A1、A2、A3,其中A1收集于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干旱地区,A2、A3均来自沿海湿润地区;
[0026]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经上述培养4周后,芦竹达到最佳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将普通基质土于灭菌锅中高温高压灭菌后,用水拌湿基质土,使基质土含水量达到的最大持水量,将拌好的基质土装填至穴盘中待用;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选取生长状态一致、高度10cm的芦竹生根组培苗,将其移栽到备好的基质中,浇撒定根水,盖上保湿盖,放在植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2℃,光周期为12h/12h的光暗条件,湿度保持在60%~80%;第一周不浇水,培养一周后,揭去盖子,同一条件下继续培养,定时定量浇水,保证芦竹种质正常生长;选择三份种质进行种植,分别为A1、A2、A3,其中A1收集于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干旱地区,A2、A3均来自沿海湿润地区;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经上述培养4周后,芦竹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此时可进行干旱处理,即停止浇水,干旱处理8~16天后,分别进行复水,即再次开始浇水;步骤四、生长指标的测定:复水一周后,统计三种种质的存活率,并用水将植物根部的基质土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附着的水分,使用分析天平及直尺测定相关生长指标,包括鲜重、株高以及根长,将植株置于8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称取干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干旱复水技术进行耐旱芦竹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基质的准备:将普通基质土于灭菌锅中高温高压灭菌后,用水拌湿基质土,使基质土含水量达到的最大持水量,将拌好的基质土装填至穴盘中待用;步骤二、种质的移栽与培养:选取生长状态一致、高度10cm的芦竹生根组培苗,将其移栽到备好的基质中,浇撒定根水,盖上保湿盖,放在植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
±
2℃,光周期为12h/12h的光暗条件,湿度保持在60%~80%;第一周不浇水,培养一周后,揭去盖子,同一条件下继续培养,定时定量浇水,保证芦竹种质正常生长;选择三份种质进行种植,分别为A1、A2、A3,其中A1收集于年降水量小于300mm的干旱地区,A2、A3均来自沿海湿润地区;步骤三、干旱复水处理:经上述培养4周后,芦竹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此时可进行干旱处理,即停止浇水,干旱处理8天后,分别进行复水,即再次开始浇水;步骤四、生长指标的测定:复水一周后,统计三种种质的存活率,并用水将植物根部的基质土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附着的水分,使用分析天平及直尺测定相关生长指标,包括鲜重、株高以及根长,将植株置于8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称取干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强王路为尹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