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84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被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板、和被配置在液晶板的第一基板一侧的背光源,背光源具有框状的模制框,液晶显示板由双面胶带粘贴在模制框上,背光源具有配置在模制框内的光学片,液晶显示板在第一基板的模制框一侧的面上具有下偏振板,双面胶带在其一个面上与液晶显示板的第一基板的周边部粘接在一起,在其另一个面上与模制框和光学片的周边部粘接在一起,设双面胶带的厚度为A、下偏振板的厚度为B时,满足A>B。双面胶带的厚度A和下偏振板的厚度B之差(A-B)满足0<(A-B)<50μm。由此,在采用下偏振板固定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比以往更能实现薄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有效适用于小型液晶显示 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具有在彩色显示时子像素数为240 x 320 x 3左右的小型液晶显 示板的TFT (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方式的液晶显示装 置,作为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的显示部而被广泛使用。一般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板和向液晶显示板照 射光的背光源,但是在作为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的显示部而被使用 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源由树脂模制框(以下称为模制件)、配 置在模制件内部的光学片组和导光板、以及配置在导光板下侧的反 射片构成。近年来,移动电话用液晶显示装置由于要求厚度薄型化,因此 除去了模制件底面的结构成为主流(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 (Japanese Patent Laid画Open No.2007-25484 ))。图8A和图8B、图9A和图9B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现有结构的 主要部分剖视图,图8B、图9B表示长边侧的截面结构,图8A、图 9A表示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短边一侧的截面结构的图。在这些附图中,l是树脂模制框,2是光学片组(下漫射片、两 片透镜片、上漫射片),3是导光板,4是反射片,5、 6是玻璃基板, 7是上偏振板,8是下偏振板,9、 IO是双面胶带,ll是半导体芯片 (驱动器),12是挠性布线基板,13是间隔物,16是安装有白色发 光二极管15的挠性布线基板。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现有结构例中,液晶显示装置中质量最 大的液晶显示板由双面胶带10固定在树脂模制框1上。另外,反射片4由双面胶带9固定在树脂模制框1上。该图8A和图8B所示的现有结构例是如下结构构成液晶显示 板的一对玻璃基板(5、 6)中下侧的玻璃基板6的周边部由双面胶 带10固定在树脂模制框1上,使下侧的偏振板8落入树脂模制框1 的内侧(以下称为下偏振板落入结构)。该下偏振板落入结构适合 于薄型化。图9A和图9B所示的现有结构例是由双面胶带IO将液晶显示板 的下侧偏振板8的周围固定在树脂模制框1上的结构(以下称为下 偏振板固定结构),该结构中,双面胶带10兼用于保持内部的光学 片组2等。该下偏振板固定结构中,从上面保持光学片组2的周围 的同时与液晶显示板粘接在 一 起,因而能抑制异物进入光学片内部、 光学片偏移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虽然上述图8A和图8B所示的下偏振板落入结构适于薄型化, 但另一方面,如图8A的A所中那样,光学片组2未被固定,因此 有可能异物进入光学片之间、或者光学片在双面胶带IO与液晶显示 板之间发生偏移而阻碍液晶显示板与双面胶带10的粘接。另外,上述图9A和图9B所示的下偏振板固定结构中,从上面 支持光学片的周围的同时与液晶显示板粘接在一起,因此能抑制异 物进入光学片、光学片偏移等与片密切相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 双面胶带10的厚度包含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总厚度中,因此不适于薄 型化。另外,在着眼于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短边一侧的截面结构时, 下偏振板固定结构需要厚度与下偏振板8的厚度相当的间隔物13, 而且为了使间隔物13不先于下偏振板8接触到双面胶带IO,需要在 间隔物13和双面胶带IO之间准备间隙(如9A的A所示的部分), 因此在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短边一侧,成为液晶显示板的粘接性非 常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技术,能够在采用下偏振板固定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 比以往更能实现薄型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描述和 附图来得以明确。简单说明本申请中公开的专利技术之中的代表性技术方案的概要如下。(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被夹持在上述第 一 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板;和配置在上述液晶板的上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背光源,上述背光 源具有框状的模制框,上述液晶显示板由双面胶带粘贴在上述模制框上,上述背光源具有配置在上述模制框内的光学片,上述液晶显 示板,在上述第一基板的上述模制框一侧的面上具有下偏振板,上 述双面胶带其一个面与上述液晶显示板的上述第一基板的周边部粘 接在一起,其另一个面与上述模制框和上述光学片的周边部粘接在 一起,设上述双面胶带的厚度为A、下偏振板的厚度为B时,满足 A〉B。(2) 在(1)中,上述双面胶带的厚度A和上述下偏振板的厚 度B之差(A-B )满足0< ( A-B ) <50 |a m。(3) 在(2)中,上述双面胶带的厚度A和上述下偏振板的厚 度B之差(A-B )满足10 M m《(A-B ) <50 ju m。(4) 在(1)至(3)的任意一项中,上述模制框具有用于支持上 述液晶显示板的上述第一基板的台阶部,上述双面胶带的上述另一个面 与上述模制框的上述台阶部和上述光学片的周边部粘接在 一起。(5) 在(1 )至(4)的任意一项中,上述液晶显示板,在上述 第二基板的某一边侧安装有半导体芯片,安装有上述半导体芯片的 一边侧的上述双面胶带的宽度比其他边侧的上述双面胶带的宽度 宽。(6) 在(1)至(5)的任意一项中,上述背光源包括发光二极 管,上述发光二极管被配置在上述模制框内的由上述双面胶带所覆盖的区域内。(7)在(6)中,在上述发光二极管和上述双面胶带之间具有 安装有上述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基板。(8 )在(1 )至(7 )的任意一项中,上述双面胶带是在基材(基 体材料)的两面形成有粘接层的单一基材结构的双面胶带。(9 )在(1 )至(8 )的任意一项中,上述下偏振板是带反射偏 振板的偏振板。简单说明由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之中代表性的方案所得到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采用下偏振板固定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比 以往更能实现薄型化。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在图1B中展开FPC后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沿图1A的A-A,切断线的截面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沿图1A的B-B,切断线的截面结构的剖视图。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树脂模制框的形状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面胶带的形状的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 剖视图。图8A和图8B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现有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A和图9B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现有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i兌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相同符 号,并省略其反复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在彩色显示时子像素数为240 x 320 x 3左右的小型液晶显示板的TFT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作为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的显示部而被广泛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由背光源和配置在背光源之上的液晶 显示板构成。图1A和图I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图1A是 从上侧(液晶显示板一侧、前面一侧、观察者一侧)观察到的图, 图1B是从下侧(导光板一侧、背面一侧、内侧)观察到的图。图2 是表示在图1B中展开FPC12后的状态的图。在这些附图中,l是模制件(树脂模制框),4是反射片,5、 6 是玻璃基板,7是上侧偏振板,11是构成驱动电路的半导体芯片, 12是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被夹持在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板;和 配置在上述液晶板的上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背光源, 上述背光源具有框状的模制框, 上述液晶显示 板由双面胶带粘贴在上述模制框上, 上述背光源具有配置在上述模制框内的光学片, 上述液晶显示板在上述第一基板的上述模制框一侧的面上具有下偏振板, 上述双面胶带的一个面与上述液晶显示板的上述第一基板的周边部粘接在一起,上述双面 胶带的另一个面与上述模制框和上述光学片的周边部粘接在一起, 当设上述双面胶带的厚度为A、下偏振板的厚度为B时,满足A>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平荣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