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68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山梨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研究植物根系向水性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适用于培养和观察植物根系向水性。

技术介绍

[0002]植物根系向水性是指当土壤干燥而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于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特性,而如何设计更加接近自然界中植物根系生长条件(地上部分在光下,而根在黑暗环境中)来研究向水性的实验装置尚缺乏报道。
[0003]目前已报道的植物根系向水性研究方法较少,并且大部分植物向水性实验主要采用全封闭式方形培养皿(其横截面的长
×
宽为12cm
×
12cm),虽然其本身可以模拟植物根系的向水性,但与自然界中植物根系生长条件(地上部分在光下,而根在黑暗环境中)不符。
[0004]因此,需要建立在近自然条件下(地上部分在光下,而根在黑暗环境中)研究植物根系向水性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及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使植物地上部分在光照下,而地下部分在黑暗中,使得向水性研究过程中的植物根系生长条件更贴合自然界根系生长环境。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不透光的培养皿底和培养皿盖组成的培养皿;其中,所述培养皿底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设置的第一侧板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上侧板、第一右上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下侧板和第一左侧板,所述第一上侧板与第一下侧板相平行,所述第一右侧板与第一左侧板相平行,所述第一右上侧板与第一上侧板、第一右侧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一右上侧板远离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培养皿盖包括盖板,以及围绕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二侧板组件;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二上侧板、第二右上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二下侧板和第二左侧板,所述第二上侧板与第二下侧板相平行,所述第二右侧板与第二左侧板相平行,所述第二右上侧板与第二上侧板、第二右侧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培养皿盖盖设在所述培养皿底上,且使所述第一右上侧板露出部分所述锯齿以形成小孔,所述小孔用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后自所述培养皿穿出。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沿围绕方向,所述第一上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下侧板和第一左侧板之间的长度尺寸比为2:5.7:11.5:11.5;在所述第二侧板中沿围绕方向,所述第二上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二下侧板和第二左侧板之间的长度尺寸比为2.6:6.3:12:12。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锯齿呈方形,所述小孔为方形孔,所述小孔的数量为11个。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所述第一上侧板的长为2cm、宽为1.6cm,所述小孔的长为0.5cm、宽为0.65cm,第一右侧板的长为5.7cm、宽为1.6cm,第一下侧板的长为11.5cm、宽为1.6cm,以及第一左侧板的长为11.5cm、宽为1.6cm;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所述第二上侧板的长为2.6cm、宽为1cm,第二右侧板的长为6.3cm、宽为1cm,第二下侧板的长为12cm、宽为1cm,以及第二左侧板的长为12cm、宽为1cm。
[0011]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培养基,所述培养基设置在所述培养皿底内。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中;在植物种子为水稻的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培养皿底中倒入1/4MS培养基,待1/4MS培养基凝固后,切去所述1/4MS培养基上远离于第一右上侧板的下半部分而保留上半部分,形成了仅含有1/4MS培养基的区域以及下半部分空缺的区域,在所述下半部分空缺的区域倒入1/4MS+1500mM山梨醇培养基;将根长2.5cm

3cm的水稻幼苗移至所述仅含有1/4MS培养基的区域(使其根尖位于1/4MS培养基与1/4MS+1500mM山梨醇培养基的交界线上方3mm处),使水稻幼苗的茎通过小孔自所述培养皿底中露出;在所述所述培养皿底上盖上所述培养皿盖,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以进行根系向水性实验;其中,400mL体系的1/4MS培养基的配方为2g蔗糖、0.433g Murashige&Skoog、4g琼脂;400mL体系的1/4MS+1500mM山梨醇培养基的配方为2g蔗糖、0.433g Murashige&Skoog、109.302g山梨醇、4g琼脂;培养基的pH均调至6.0

6.2。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进行根系向水性实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选取籽粒饱满且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剥去外壳后置于50mL的离心管中,用30%次氯酸(HClO)和蒸馏水以3:7的体积比消毒15min,然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5次,每次1min,消毒和洗涤过程均需不断震荡离心管,以对种子表面进行消毒。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进行根系向水性实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圆形培养皿中放置两层滤纸,用镊子将表面消毒并洗涤后的水稻种子均匀置于滤纸上,并加入适量无菌蒸馏水,无菌蒸馏水的水面高度约为2mm,将装有种子的圆形培养皿置于37℃恒温箱避光催芽1.5

2天,让水稻种子充分吸水萌发;其中,所述圆形培养皿的直径为14cm。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进行根系向水性实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发芽一致的水稻种子,此时水稻根长约0.5cm,移入96孔黑色水培盒中,并在所述96孔黑色水培盒中加入无菌蒸馏水,然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生长2天,待根长至2.5

3cm用于根系向水性实验;其中,96孔黑色水培盒的尺寸是长
×

×
高为12cm
×
8cm
×
11c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光照培养箱的培养条件为:24
±
2℃,光周期为14h/10h,相对湿度为70%RH,光照50μmol m
‑2s
‑1。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基于“山梨醇

琼脂法”提供一种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装置相比于已报道的方形培养皿(其横截面的长
×
宽为12cm
×
12cm)装置节省约20%的MS培养基。利用本实验装置,能够更加接近自然界中植物根系生长条件(地上部分在光下,而根在黑暗环境中),且能够更好的培养和观察植物尤其是作物根系的向水性,操作灵活方便、方法有效稳定。
附图说明
[0019]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不透光的培养皿底和培养皿盖组成的培养皿;其中,所述培养皿底包括底板(4),以及围绕所述底板(4)设置的第一侧板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上侧板(1)、第一右上侧板(2)、第一右侧板(5)、第一下侧板(6)和第一左侧板(3),所述第一上侧板(1)与第一下侧板(6)相平行,所述第一右侧板(5)与第一左侧板(3)相平行,所述第一右上侧板(2)与第一上侧板(1)、第一右侧板(5)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一右上侧板(2)远离于所述底板(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培养皿盖包括盖板(10),以及围绕所述盖板(10)设置的第二侧板组件;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二上侧板(7)、第二右上侧板(8)、第二右侧板(11)、第二下侧板(12)和第二左侧板(9),所述第二上侧板(7)与第二下侧板(12)相平行,所述第二右侧板(11)与第二左侧板(9)相平行,所述第二右上侧板(8)与第二上侧板(7)、第二右侧板(11)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培养皿盖盖设在所述培养皿底上,且使所述第一右上侧板(2)露出部分所述锯齿以形成小孔(13),所述小孔(13)用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后自所述培养皿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沿围绕方向,所述第一上侧板(1)、第一右侧板(5)、第一下侧板(6)和第一左侧板(3)之间的长度尺寸比为2:5.7:11.5:11.5;在所述第二侧板中沿围绕方向,所述第二上侧板(7)、第二右侧板(11)、第二下侧板(12)和第二左侧板(9)之间的长度尺寸比为2.6:6.3:1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呈方形,所述小孔(13)为方形孔,所述小孔(13)的数量为11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中,所述第一上侧板(1)的长为2cm、宽为1.6cm,所述小孔(13)的长为0.5cm、宽为0.65cm,第一右侧板(5)的长为5.7cm、宽为1.6cm,第一下侧板(6)的长为11.5cm、宽为1.6cm,以及第一左侧板(3)的长为11.5cm、宽为1.6cm;在所述第二侧板组件中,所述第二上侧板(7)的长为2.6cm、宽为1cm,第二右侧板(11)的长为6.3cm、宽为1cm,第二下侧板(12)的长为12cm、宽为1cm,以及第二左侧板(9)的长为12cm、宽为1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培养基,所述培养基设置在所述培养皿底内。6.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近自然状态下检测植物根向水性的装置中;在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瑛姜淑秋陈亚迪王璐露郭文善朱新开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