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用刀片及可转位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60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头用刀片,是使分别形成在正方形平板状的刀片主体的前刀面的4个边棱部上的切削刃的1个向可转位钻头的钻头主体前端侧突出而可拆装地安装的钻头用刀片,上述切削刃由位于上述前刀面的角部的角刃、从上述角刃朝向上述前刀面的一个圆周方向依次延伸的主切削刃和修光刃构成;在对置于上述前刀面的俯视图中,上述主切削刃还由呈凸曲线状而从上述角刃延伸的第1主切削刃部、和平滑地连接在该第1主切削刃部上而以直线状延伸的第2主切削刃部构成;上述修光刃形成为沿以钝角与上述第2主切削刃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刀片拆装式的钻头上的钻头用刀片、以及安装 有该钻头用刀片的可转位钻头。本申请对2008年3月3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089679号 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这样的钻头用刀片及可转位钻头,例如在专利文献l、 2中, 公开了在钻头主体的前端上、在夹着其轴线相互相反侧的径向内周侧 和外周侧可拆装地安装大致正方形平板状的钻头用刀片的结构。在这 样的可转位钻头中,使形成钻头用刀片的呈正方形的前刀面的各边上 的切削刃中的1个在钻头主体前端上突出,并且将内外周的钻头用刀 片的这些1个切削刃配设为,使其在绕上述轴线的旋转轨迹中相互交 叉,分别通过径向内周侧的钻头用刀片将加工孔的内周侧、通过径向 外周側的钻头用刀片将加工孔的外周侧穿孔,形成规定直径的加工孔。专利文献1:特公昭53-1523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表2005-527390号公报但是,在其中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可转位钻头中,内外周的钻头向最前端突-最多而安装,各钻头用刀^的上述;个:削刃从该;刃接触在工件上,所以有可能容易发生切削刃的破损。此外,在其中的 径向外周侧的钻头用刀片中,由于与相邻于该1个切削刃的外周侧的 另一个切削刃的角刃位于钻头主体的最外周,所以在使进给量变大的 情况下加工孔的内壁面的表面品质也有可能恶化。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钻头用刀片中,在上述1个切削 刃上设置过渡刃缘部分而做成阶差状,但在这样的切削刃在径向外周 侧的钻头用刀片中朝向钻头主体的外周侧时,该阶差有可能与加工孔 的内壁面干涉而还是导致表面品质的恶化。此外,在该专利文献2所 述的可转位钻头中,在上述1个切削刃中最位于轴线方向最前端的切削刃部分做成了沿大致垂直于该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所以向工 件的接触成为同时,所以容易发生较大的沖击而损害平衡,进而,由 于在内周侧和外周侧钻头用刀片不同,所以其管理变得复杂,并且还 有可能在内外周发生刀片的安装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向工件的接 触时不会发生切削刃的破损及振摆、并且能够带来加工孔内壁面的较 高的表面品质、能够实现刀片寿命的延长和加工精度的提高的钻头用 刀片、并且提供一种在内外周侧使用相同的该钻头用刀片而能够进行 这样的孔加工的可转位钻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aspect)的钻头用刀片,具有正方形平板状的刀片主体,上述刀片 主体的一个正方形面为前刀面,在该前刀面的4个边棱部上分别形成 有切削刃,使这些切削刃中的1个向可转位钻头的钻头主体前端侧突 出而可拆装地安装,上述切削刃由位于上述前刀面的角部的角刃、从上述角刃朝向上 述前刀面的一个圆周方向依次延伸的主切削刃和修光刃构成;在对置于上述前刀面的俯^ 见图中,上述主切削刃还由呈凸曲线状 而从上述角刃延伸的第1主切削刃部、和平滑地连接在该笫1主切削 刃部上而以直线状延伸的第2主切削刃部构成;并且,上述修光刃形成为沿以钝角与该第2主切削刃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的直线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的可转位钻头,具备绕轴线旋转的 钻头主体、和至少两个上述第1技术方案那样的钻头用刀片,各刀片 主体具有相同形状相同大小,这些钻头用刀片分别使1个上述切削刃 向上迷钻头主体的前端侧突出,在相对于上述轴线的径向内周侧和外 周侧可拆装地安装在上述钻头主体的前端上;这些安装在径向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上述钻头用刀片的上述1个切 削刃的第1主切削刃部都位于径向外周侧,使这些1个切削刃的绕上 述轴线的旋转轨迹彼此相互交叉;其中径向外周侧的钻头用刀片(以下称作外周侧刀片)配设为,使得在其上述1个切削刃的径向外周側相邻的另1个切削刃的上述修光刃在上述旋转轨迹中沿上述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径向内周侧的 钻头用刀片(以下称作内周侧刀片)中,使通过与外周侧刀片的上述l 个切削刃的旋转轨迹彼此的交点且正交于上述轴线的虚拟平面交叉于 其上述1个切削刃的第2主切削刃部,使内周侧刀片的上述1个切削 刃的第1主切削刃部突出到上述轴线方向的最前端。因而,首先,在上述结构的可转位钻头中,由于在钻头主体的径 向内外周上安装有具有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刀片主体的相同的钻头用 刀片,所以在这些内外周侧的钻头用刀片中不会发生安装错误,此外, 由于只要准备1种钻头用刀片就可以,所以使刀片管理简单化。并且,在其中的内周侧刀片中,由于突出到其钻头主体前端侧的1 个切削刃中的、主切削刃的第2主切削刃部与通过内外周侧刀片的1 个切削刃彼此的交点的上述虚拟平面交叉,由此主切削刃的形成为凸 曲线状的第1主切削刃部位于最前端而接触在工件上,所以不会如角 刃接触的情况那样发生破损,并且也不会如直线状的切削刃部接触的 情况那样发生振摆。另一方面,在外周侧刀片中,由于在朝向前端侧的1个切削刃的 径向外周侧上相邻的另一个切削刃的修光刃呈直线状,配设为,使其 在钻头主体的绕轴线的旋转轨迹中沿该轴线方向延伸,所以能够通过 该修光刃将加工孔的内壁面进一步精加工,由此能够确保该内壁面较 高的表面品质。并且,由于该修光刃与主切削刃的第2主切削刃部沿 以钝角交叉的方向配置,所以其交叉部也不会与加工孔的内壁面干涉。这里,在上述钻头用刀片中,优选的是,使上述第1主切削刃部 在上述俯视图中所成的凸曲线的曲率半径相对于可转位钻头的钻头直 径D为0. 6 x D ~ 1. 0 x D的范围,如果曲率半径比其小则有可能在接触时发生破损,另一方面,如果曲率半径比其大则有可能在接触时发生 较大的振摆。此外,优选的是,使该第1主切削刃部所成的凸曲线的弦长在上 述俯视图中相对于内切于上述前刀面的圓的直径IC为0.3xlC~0.7 xIC的范围,如果弦长比其短,则在主切削刃中圆弧状的第1切削刃 部变小,所以有可能发生与工件接触时的破损,另一方面,如果弦长 比其长,则在内周侧刀片中第1主切削刃部的从上述虚拟平面向前端侧的突出量变得过大,在接触时仅该内周侧刀片将工件穿孔的距离变 长,缺乏平衡,也容易发生振摆。进而,优选的是,上述修光刃的长度在上述俯视图中设为0. lmm~ 0.5mm,如果比其短,则当进给量变大时有可能难以将加工孔的内壁面 平滑地精加工,另一方面,如果比其长,则与内壁面的接触变得过大 而有可能导致切削力的增大。此外,优选的是,上述修光刃在上述俯视图中沿相对于上述第2 主切削刃部成1° ~3°的角度交叉的方向延伸,如果该角度过小,则 从第2主切削刃部到修光刃接近于直线状,有可能第2主切削刃部接 触在加工孔的内壁面上而切削力增大,另一方面,如果该角度过大, 则在这些修光刃与第2主切削刃部的交叉部干涉到加工孔内壁面时有可能带来损伤而损害表面品质。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的可转位钻头中,优选的是, 使内周侧刀片的上述1个切削刃的第1主切削刃部的上述轴线方向突 端与外周侧刀片的上述1个切削刃的修光刃的上述轴线方向最前端在 该轴线方向上的间隔为0. 05mm~0. 3mm,如果上述间隔比其小,则在钻 头主体的进给量较大的情况下,会因为外周侧刀片的朝向前端侧的1 个切削刃的修光刃较大地参与加工孔底面的切削而发生磨损等,有可 能不再能够将该修光刃用于加工孔内壁面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用刀片,具有正方形平板状的刀片主体,上述刀片主体的一个正方形面为前刀面,在该前刀面的4个边棱部上分别形成有切削刃,使这些切削刃中的1个向可转位钻头的钻头主体前端侧突出而可拆装地安装,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削刃具有位于上述前刀面的 角部的角刃、从上述角刃朝向上述前刀面的一个圆周方向依次延伸的主切削刃和修光刃; 在对置于上述前刀面的俯视图中,上述主切削刃还具有呈凸曲线状而从上述角刃延伸的第1主切削刃部、和平滑地连接在该第1主切削刃部上而以直线状延伸的第2主切削刃部 ;并且, 上述修光刃形成为沿以钝角与该第2主切削刃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秀史成田彻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