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40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运输装置包括平板运输车、拱肋安置平台、两排第一套箍、第二套箍、两排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及缆风绳,拱肋安置平台装设于平板运输车上;两排第一套箍分别可拆卸地套设于拱肋节段的上弦管和下弦管上;第二套箍可拆卸地套设于拱肋节段一端的腹管上;两排第一阻尼器与两排第一套箍对应设置,第一阻尼器连接拱肋安置平台与相应的第一套箍;第二阻尼器设于拱肋节段一端并对应第二套箍设置,第二阻尼器连接拱肋安置平台与相应的第二套箍;缆风绳连接于拱肋安置平台和拱肋节段上。其能够降低对运输通道平整度、纵坡、弯道半径的要求,总体可适用于中远途运输。总体可适用于中远途运输。总体可适用于中远途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肋节段由于构造形状奇异,因此在吊装、运输工序重都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一般而言,项目施工采用平车或者自行式液压模块车运输拱肋吊装节段,运输途中拱肋节段保持卧式形态,降低整体重心,保证结构稳定。但在实际施工中,上述两种运输方式均适用于短途运输,且对运输通道的要求较高,必须满足平整度高、纵坡小、弯道半径大等要求,适用范围较小。另外,采用平车运输时,需安装钢轨道作为平车运输路线,因此运输前需要较大的施工及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对运输通道要求较低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包括:
[0006]平板运输车;
[0007]拱肋安置平台,拱肋安置平台装设于平板运输车上,用于支撑拱肋节段;
[0008]两排第一套箍,两排第一套箍分别设于拱肋节段的相对两侧,两排第一套箍分别可拆卸地套设于拱肋节段的上弦管和下弦管上;
[0009]至少一第二套箍,第二套箍可拆卸地套设于拱肋节段一端的腹管上;
[0010]两排第一阻尼器,两排第一阻尼器分别设于拱肋节段的相对两侧并与两排第一套箍对应设置,第一阻尼器连接拱肋安置平台与相应的第一套箍;
[0011]至少一第二阻尼器,第二阻尼器设于拱肋节段一端并对应第二套箍设置,第二阻尼器连接拱肋安置平台与相应的第二套箍;以及
[0012]缆风绳,缆风绳将拱肋节段绑设于拱肋安置平台。
[0013]进一步地,拱肋安置平台包括若干横梁、若干纵梁及若干锚固座,横梁固定连接平板运输车,纵梁与横梁相互垂直连接,若干锚固座对应第一套箍和第二套箍的位置设置,锚固座与横梁连接;第一阻尼器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套箍铰接,第一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锚固座铰接;第二阻尼器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套箍铰接,第二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锚固座铰接;缆风绳连接于对应位置的锚固座。
[0014]进一步地,缆风绳包括前缆风绳组及后缆风绳组,前缆风绳组及后缆风绳组分别设于拱肋节段的相对两端,其中,
[0015]前缆风绳组包括两横向前缆风绳及至少一纵向前缆风绳,其中一横向前缆风绳绕设于上部上弦管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下弦管的锚固座,另一横向前缆风绳绕设于
上部下弦管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上弦管的锚固座;纵向前缆风绳朝向后缆风绳组延伸并绕设于其中一上部上腹管上,纵向前缆风绳的两端连接于靠近平板运输车的车头的锚固座上;
[0016]后缆风绳组包括两横向后缆风绳及至少一纵向后缆风绳,其中一横向后缆风绳绕设于上部上弦管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下弦管的锚固座,另一横向后缆风绳绕设于上部下弦管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上弦管的锚固座;纵向后缆风绳朝向前缆风绳组延伸并绕设于其中一上部上腹管上,纵向前缆风绳的两端连接于远离平板运输车的车头的锚固座上。
[0017]进一步地,缆风绳内串入一用于收紧或释放缆风绳的手拉葫芦。
[0018]进一步地,锚固座包括底板及两个固定耳,底板固定于对应的横梁上,两个固定耳相对地固定于底板上,固定耳上设有插孔,第一阻尼器的一端和第二阻尼器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地连接于锚固座上,销轴可拆卸地插接于两固定耳的插孔中。
[0019]进一步地,第一套箍及第二套箍均包括两箍板及一插销,两箍板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箍板共同围成用于夹持弦管或腹管的夹持空间;插销可拆卸地装设于其中一箍板的外壁上,第一阻尼器的一端和第二阻尼器的一端均转动地套接于相应的插销上。
[0020]进一步地,其中一箍板上间隔地固定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插口,插销可拆卸地插接于两连接板的插口。
[0021]进一步地,第一套箍和拱肋安置平台之间垫设有枕木。
[0022]进一步地,两排第一阻尼器均设于拱肋节段的外侧,且第一阻尼器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阻尼器设于拱肋节段一端的外侧,第二阻尼器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
[0025]S2,将平板运输车停放在指定位置;
[0026]S3,在拱肋安置平台的合适位置铺设枕木;
[0027]S4,在拱肋节段的对应位置安装第一套箍和第二套箍;
[0028]S5,利用龙门吊起吊拱肋节段,将拱肋节段以卧式姿态平缓放置于拱肋安置平台上,使得枕木与拱肋节段上的第一套箍或第二套箍充分接触;
[0029]S6,使得第一阻尼器的相对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套箍与拱肋安置平台上,第二阻尼器的相对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套箍与拱肋安置平台上;
[0030]S7,利用缆风绳将拱肋节段捆绑于拱肋安置平台上;
[0031]S8,驱动平板运输车运输。
[003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上述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通过平板运输车、拱肋安置平台、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及缆风绳的配合,提出一种新的拱肋固定方式,有效防止运输过程重量大的拱肋节段与平板运输车发生相对滑移,且有效降低大重量的拱肋节段在运输过程中对缆风绳造成的冲击,降低对运输通道平整度、纵坡、弯道半径的要求,总体可适用于中远途运输。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0035]图2为图1去掉平板运输车和缆风绳后的结构图;
[0036]图3为图2在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7]图4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拱肋安置平台的结构图;
[0038]图5图1去掉平板运输车、锚固座、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后的结构图;
[0039]图6为图5去掉拱肋节段后在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4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1]1、平板运输车;11、车架;12、车轮;13、货台;2、拱肋安置平台;21、横梁;211、第一连接孔;22、纵梁;23、锚固座;231、底板;232、固定耳;233、插孔;234、第二连接孔;31、第一套箍;32、第二套箍;33、箍板;34、插销;35、连接螺栓;36、连接板;37、插口;38、销轴;5、第一阻尼器;6、第二阻尼器;7、缆风绳;71、前缆风绳组;711、横向前缆风绳;712、纵向前缆风绳;72、后缆风绳组;721、横向后缆风绳;723、纵向后缆风绳;8、枕木;9、拱肋节段;91、上弦管;911、下部上弦管;912、上部上弦管;92、下弦管;921、下部下弦管;922、上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运输车(1);拱肋安置平台(2),拱肋安置平台(2)装设于平板运输车(1)上,用于支撑拱肋节段(9);两排第一套箍(31),两排第一套箍(31)分别设于拱肋节段(9)的相对两侧,两排第一套箍(31)分别可拆卸地套设于拱肋节段(9)的上弦管(91)和下弦管(92)上;至少一第二套箍(32),第二套箍(32)可拆卸地套设于拱肋节段(9)一端的腹管(93)上;两排第一阻尼器(5),两排第一阻尼器(5)分别设于拱肋节段(9)的相对两侧并与两排第一套箍(31)对应设置,第一阻尼器(5)连接拱肋安置平台(2)与相应的第一套箍(31);至少一第二阻尼器(6),第二阻尼器(6)设于拱肋节段(9)一端并对应第二套箍(32)设置,第二阻尼器(6)连接拱肋安置平台(2)与相应的第二套箍(32);以及缆风绳(7),缆风绳(7)将拱肋节段(9)绑设于拱肋安置平台(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拱肋安置平台(2)包括若干横梁(21)、若干纵梁(22)及若干锚固座(23),横梁(21)固定连接平板运输车(1),纵梁(22)与横梁(21)相互垂直连接,若干锚固座(23)对应第一套箍(31)和第二套箍(32)的位置设置,锚固座(23)与横梁(21)连接;第一阻尼器(5)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套箍(31)铰接,第一阻尼器(5)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锚固座(23)铰接;第二阻尼器(6)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套箍(32)铰接,第二阻尼器(6)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锚固座(23)铰接;缆风绳(7)连接于对应位置的锚固座(2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节段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缆风绳(7)包括前缆风绳组(71)及后缆风绳组(72),前缆风绳组(71)及后缆风绳组(72)分别设于拱肋节段(9)的相对两端,其中,前缆风绳组(71)包括两横向前缆风绳(711)及至少一纵向前缆风绳(712),其中一横向前缆风绳(711)绕设于上部上弦管(912)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下弦管(921)的锚固座(23),另一横向前缆风绳(711)绕设于上部下弦管(922)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上弦管(911)的锚固座(23);纵向前缆风绳(712)朝向后缆风绳组(72)延伸并绕设于其中一上部上腹管(93)上,纵向前缆风绳(712)的两端连接于靠近平板运输车(1)的车头的锚固座(23)上;后缆风绳组(72)包括两横向后缆风绳(721)及至少一纵向后缆风绳(723),其中一横向后缆风绳(721)绕设于上部上弦管(912)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下弦管(921)的锚固座(23),另一横向后缆风绳(721)绕设于上部下弦管(922)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靠近下部上弦管(911)的锚固座(23);纵向后缆风绳(723)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辉付柳源吴春海张庆谱周弟松叶冠雄王涛苏颖操罗琨腾黄健峻王彬向锋易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