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91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包括前轮,前轮穿设有能够滑动并且转动的连接杆,连接杆两端设有踏板,前轮具有通孔,前轮设有驱动控制机构,驱动控制机构具有空转模块及传动模块,空转模块具有第一卡盘及能够配合于第一卡盘的第二卡盘,第一卡盘及第二卡盘间隙配合于前轮,连接杆固接有能够将连接杆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上的第一卡止件,传动模块具有第三卡盘及能够配合于第三卡盘的第四卡盘,第三卡盘连接在前轮上,连接杆固接有在滑动连接杆时能够带动第四卡盘使第四卡盘靠近和远离第三卡盘的第二卡止件。通过滑动连接杆使第三卡盘与第四卡盘配合或者脱离配合实现儿童在踩踏踏板时前轮转动或者不转动。不转动。不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童车
,具体涉及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童车种类繁多、功能多种多样,在育儿生活中受到广泛使用。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儿童的年龄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对童车的使用需求也不同,尤其是当儿童年纪较小时,从意识认知和力气上不具备自主骑行童车的能力,因此如何让儿童学会骑行童车成为了一个困扰家长的难题。传统童车为前轮驱动,这种驱动方式是踏板与前轮固接,踏板转动带动前轮转动,前轮转动带动后轮转动,由于儿童从意识认知和力气上不具备骑行童车的能力,这种方式即使在家长的辅助下儿童也不便于学习骑行童车。如果能让儿童坐在童车上自主地模拟骑行,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儿童学习骑行童车的兴趣,也能缩短学习童车的时间,还降低了家长花费的时间。现急需一种既能实现踩踏踏板使前轮不动又能实现踩踏踏板使前轮转动的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踩踏踏板使前轮不动又能实现踩踏踏板使前轮转动的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技术包括前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前轮穿设有能够滑动并且转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设有踏板,所述前轮具有用于避让连接杆的通孔,所述前轮设有能够控制在连接杆转动时前轮行进状态的驱动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控制机构具有空转模块及传动模块,所述空转模块具有第一卡盘及能够配合于第一卡盘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及第二卡盘间隙配合于前轮,所述连接杆固接有能够将连接杆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上的第一卡止件,所述传动模块具有第三卡盘及能够配合于第三卡盘的第四卡盘,所述第三卡盘连接在前轮上,所述连接杆固接有在滑动连接杆时能够带动第四卡盘使第四卡盘靠近和远离第三卡盘的第二卡止件。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向第四卡盘远离第三卡盘的方向滑动连接杆,第一卡止件与第二卡止件伴随连接杆滑动,当第二卡止件带动第四卡盘使第四卡盘远离第三卡盘至第四卡盘脱离与第三卡盘的配合时,第一卡止件将旋转力传递到第二卡盘,第二卡盘与其配合着的第一卡盘也都会转动,由于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都是间隙配合于前轮并且第三卡盘与第四卡盘脱离配合,在连接杆旋转也就是踩踏踏板时,前轮不会发生转动;向第四卡盘靠近第三卡盘的方向滑动连接杆,第一卡止件与第二卡止件伴随连接杆滑动,当第二卡止件带动第四卡盘使第四卡盘靠近第三卡盘至第四卡盘与第三卡盘配合时,第一卡止件将旋转力传递到第一卡盘,第一卡盘与其配合着的第二卡盘也都会转动,虽然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都是间隙配合于前轮,但是连接杆的旋转力通过第二卡止件、第四卡盘及连接在前轮上的第三卡盘传递到前轮,此时,在连接杆旋转也就是踩踏踏板时,前轮会发生转动。因此,通过滑动连接杆,提供了踩踏踏板使前轮不动及踩踏踏板使前轮转动两种模式,结构合理并且适
应了儿童的需求。同时通过设置四个卡盘,保持了前轮的整体平衡性,保障了儿童的骑行舒适度和人身安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盘的端面环设有若干第一齿牙,所述第二卡盘朝向第一卡盘的端面环设有若干能够配合于第一齿牙的第二齿牙。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盘的端面环设有若干第三齿牙,所述第四卡盘朝向第三卡盘的端面环设有若干能够配合于第三齿牙的第四齿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盘具有贯穿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卡盘具有贯穿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卡止件间隙配合于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盘具有贯穿的第三通槽,所述第四卡盘具有贯穿的第四通槽,所述第二卡止件位于第四通槽内并且固接于第四卡盘。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两端分设有两件穿过连接杆的密封片。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套装有前叉。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卡盘可滑动地插接在前轮上,所述连接杆穿设有能够抵在前叉和第一卡止件上的第一弹簧及能够抵在前叉和第二卡止件上的第二弹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盘外侧面过盈配合于前轮。
[0014]通过设置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使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能够通过齿啮合的方式配合。通过设置第三齿牙和第四齿牙,使第三卡盘和第四卡盘能够通过齿啮合的方式配合。通过设置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能够使转动的第一卡止件的侧壁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侧壁配合,从而能够带动第一卡盘、第二卡盘旋转,而且设置通槽降低了第一卡盘及第二卡盘的重量,更方便儿童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降低了第三卡盘及第四卡盘的重量,更方便儿童进行使用。通过设置密封片,防止灰尘等脏污物质进入并残留在通孔的侧壁上。通过设置前叉,能够转动前叉使前轮摆动,进而调整行进方向。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防止过度滑动连接杆造成第一卡止件或第二卡止件连接着的第四卡盘直接撞在前叉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适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沿A

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是第一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第二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第三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第四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前轮;11、通孔;2、连接杆;3、驱动控制机构;31、空转模块;311、第一卡盘;3111、第一齿牙;3112、第一通槽;312、第二卡盘;3121、第二齿牙;3122、第二通槽;313、第一卡止件;32、传动模块;321、第三卡盘;3211、第三齿牙;3212、第三通槽;322、第四卡盘;
3221、第四齿牙;3222、第四通槽;323、第二卡止件;4、密封片;5、前叉;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6]参照图1至图4及图9,该技术包括前轮1,前轮1穿设有能够滑动并且转动的连接杆2,连接杆2相对于地面来说,连接杆2具有高低位置不同两端,连接杆2两端设有踏板,通过踩踏踏板能够使连接杆2转动。前轮1具有用于避让连接杆2的通孔11,前轮1设有能够控制在连接杆2转动时前轮1行进状态的驱动控制机构3,驱动控制机构3具有空转模块31及传动模块32。
[0027]参照图2至图9,空转模块31具有第一卡盘311及能够配合于第一卡盘311的第二卡盘312,第一卡盘311及第二卡盘312间隙配合于前轮1,第一卡盘311的端面环设有若干第一齿牙3111,第二卡盘312朝向第一卡盘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包括前轮(1),其特征是:所述前轮(1)穿设有能够滑动并且转动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两端设有踏板,所述前轮(1)具有用于避让连接杆(2)的通孔(11),所述前轮(1)设有能够控制在连接杆(2)转动时前轮(1)行进状态的驱动控制机构(3),所述驱动控制机构(3)具有空转模块(31)及传动模块(32),所述空转模块(31)具有第一卡盘(311)及能够配合于第一卡盘(311)的第二卡盘(312),所述第一卡盘(311)及第二卡盘(312)间隙配合于前轮(1),所述连接杆(2)固接有能够将连接杆(2)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一卡盘(311)和第二卡盘(312)上的第一卡止件(313),所述传动模块(32)具有第三卡盘(321)及能够配合于第三卡盘(321)的第四卡盘(322),所述第三卡盘(321)连接在前轮(1)上,所述连接杆(2)固接有在滑动连接杆(2)时能够带动第四卡盘(322)使第四卡盘(322)靠近和远离第三卡盘(321)的第二卡止件(3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卡盘(311)的端面环设有若干第一齿牙(3111),所述第二卡盘(312)朝向第一卡盘(311)的端面环设有若干能够配合于第一齿牙(3111)的第二齿牙(3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的前轮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卡盘(321)的端面环设有若干第三齿牙(3211),所述第四卡盘(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滨刘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祺月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