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83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以提高电线绕包层的表面平整度、电线耐刮磨性、抗湿弧漫延性和抗干弧漫延性。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热碾:对绝缘膜进行热碾,将绝缘膜正反面的两侧边沿碾压出锥形斜面;2)分切:根据绕包的宽度,切去绝缘膜两侧边沿的多余部分;3)绕包:将绝缘膜由内而外依次绕包在导体上,对绕包后的绝缘膜表面进行加热抛光,并在绝缘膜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乳液;4)烧结:对绝缘膜进行熔封,使各层绝缘膜熔合成一体。各层绝缘膜熔合成一体。各层绝缘膜熔合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应对战争、救灾等的需要,我国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型军、民用运输机的设计与装配中,电线电缆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它在飞机电气、无线电、仪表、雷达、飞控等系统和各个成品原件中均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起着连接飞机各大系统的枢纽作用。随着现代飞机综合性能的提高,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线电缆的用量亦大幅度提高,而且对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0003]含氟塑料和聚酰亚胺是两类非常优良的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在航空航天线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氟塑料绝缘电线具有非常好的电气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目前,以交联乙烯

四氟乙烯(XETFE)为绝缘的电线电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由于XETFE自身材料性质的限制,最高使用温度为200℃,满足不了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要求,且原材料成本高,辐照设备投资大。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产品来填补空白,具有代表性的氟塑料还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过氟化乙烯醚(PFA)、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等,其中聚四氟乙烯耐温等级最高,能够满足更高温工作环境的使用要求。聚四氟乙烯电线电缆质量轻且耐温等级高,但其薄膜直接绕包在电线导体上,与导体之间粘结不紧密,会在绕包过程中产生缺陷,影响电线性能。而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耐辐射、高强度、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改进现有技术和材料来满足新领域的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以提高电线绕包层的表面平整度、电线耐刮磨性、抗湿弧漫延性和抗干弧漫延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1)热碾:对绝缘膜进行热碾,将绝缘膜正反面的两侧边沿碾压出锥形斜面;
[0009]2)分切:根据绕包的宽度,切去绝缘膜两侧边沿的多余部分;
[0010]3)绕包:将绝缘膜由内而外依次绕包在导体上,对绕包后的绝缘膜表面进行加热抛光,并在绝缘膜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乳液;
[0011]4)烧结:对绝缘膜进行熔封,使各层绝缘膜熔合成一体。
[0012]所述绝缘膜包括内层的聚四氟乙烯带、中层的聚酰亚胺带、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
[0013]所述步骤1)中,热碾温度为260℃,热碾压力为10MPA,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牵引张力为600g,中层的聚为酰亚胺带的牵引张力为1500g,以保证分切后的绝缘膜、厚度均匀、边绝缘整齐以及膜宽度一致。
[0014]所述步骤2)中,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牵引张力为600g,中层的聚为酰亚
胺带的牵引张力为1500g。
[0015]所述步骤3)中,绕包时将绝缘膜的斜面上下叠合进行搭盖。
[0016]所述步骤3)中,内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搭盖率为52%
±
2%,中层的聚酰亚胺带的搭盖率为52%
±
2%,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搭盖率为66%
±
2%。
[0017]所述步骤3)中,加热抛光的温度270~330℃,经过加热抛光模具,速度为5米/分钟。
[0018]所述步骤4)的烧结包括:
[0019]①
预热段:从480℃开始,在5分钟内逐渐加温至560℃;
[0020]②
熔封段:在580℃保持0.5分钟;
[0021]③
结晶段:在550℃保持0.5分钟。
[0022]所述步骤4)中,采用烧结炉对绝缘膜进行烧结,烧结炉的内胆采用远红外碳化硅,内胆表面涂覆远红外涂料。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线缆表面光滑圆整,外径小,重量轻,目测能达挤包线的光滑度,从而提升了表面的平整度、电线耐刮磨、抗湿弧漫延和抗干弧漫延等产品性能,可在

65℃~+260℃环境温度内长期使用,并能在320℃高温下持续工作4小时以上,同时能通过干、湿电弧试验,还具有耐振动、耐高能电子辐射、耐各种油品及溶剂腐蚀、抗水解、耐氧化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步骤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绝缘膜的热碾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绝缘膜的绕包示意图。
[0028]图4是现有技术的绕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用于将绝缘膜绕包在导体上,绝缘膜包括内层的聚四氟乙烯带(PTFE)、中层的聚酰亚胺带(PI)、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PTFE)。
[003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1)热碾:
[0033]对绝缘膜进行热碾,将绝缘膜正反面的两侧边沿碾压出锥形斜面(图2中的标识1);
[0034]热碾温度为260℃,热碾压力为10MPA,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牵引张力为600g,中层的聚为酰亚胺带的牵引张力为1500g,以保证分切后的绝缘膜、厚度均匀、边绝缘整齐以及膜宽度一致;
[0035]绝缘膜两侧斜面与绝缘膜表面(图2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0

20度。
[0036]绝缘膜两侧的锥形斜面可使绕包后的上下两层更贴合,表面更平整、光滑;
[0037]2)分切:根据绕包的宽度,切去绝缘膜两侧边沿的多余部分;
[0038]为了达到绕包的搭盖率,各层绝缘膜所需的宽度不同,而目前大多数生带的宽度为90mm(特别是聚四氟乙烯带,强度较低,有自粘性,只有90mm宽度的规格),因此需要通过分切将绝缘膜加工到合适的宽度;
[0039]而在分切时如果张力不均,会导致绝缘膜的边沿产生毛刺、变形、宽度不均匀、薄厚不一等缺陷,绕包后的表面存在尖角、外径不均匀,使得搭盖率达不到要求,无法达到光滑的目的;
[0040]由于各层绝缘膜的抗张强度不同,因此分切时的张力要求也不同;分切时,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牵引张力为600g,中层的聚为酰亚胺带的牵引张力为1500g;
[0041]3)绕包:将绝缘膜由内而外依次绕包在导体(绞合后的导体)上,对绕包后的绝缘膜表面进行加热抛光,并在各层绝缘膜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乳液;
[0042]绕包时将绝缘膜的斜面上下叠合进行搭盖;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搭盖率为52%
±
2%,中层的聚为酰亚胺带的搭盖率为5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热碾:对绝缘膜进行热碾,将绝缘膜正反面的两侧边沿碾压出锥形斜面;2)分切:根据绕包的宽度,切去绝缘膜两侧边沿的多余部分;3)绕包:将绝缘膜由内而外依次绕包在导体上,对绕包后的绝缘膜表面进行加热抛光,并在绝缘膜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乳液;4)烧结:对绝缘膜进行熔封,使各层绝缘膜熔合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包括内层的聚四氟乙烯带、中层的聚酰亚胺带、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碾温度为260℃,热碾压力为10MPA,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牵引张力为600g,中层的聚为酰亚胺带的牵引张力为1500g,以保证分切后的绝缘膜、厚度均匀、边绝缘整齐以及膜宽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内层与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带的牵引张力为600g,中层的聚为酰亚胺带的牵引张力为1500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滑无缝绕包电线生产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家浩韩永周甘桓宇方徐卡娜陈莎莎曹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传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