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FPGA的RISC
‑
V处理器自动化部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处理器自动化部署领域,具体涉及基于FPGA的RISC
‑
V处理器自动化部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RISC
‑
V因为其开源、简洁、灵活可扩展等特性而备受青睐。目前网上不少优秀的开源的RISC
‑
V处理器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会提供相应的FPGA工程来供用户在FPGA上进行部署使用。
[0003]缺陷:这些项目的FPGA工程只能支持一个或多个特定的FPGA板卡,如果不支持用户使用的板卡,用户就需要进行额外的适配移植开发。然而移植过程涉及FPGA的底层知识,不利于初学者的快速上手。而对于处理器学习者,他们也许对FPGA底层的相关细节并不关心,只是想将处理器快速的进行部署验证。所以有必要有一个将处理器针对不同板卡进行自动化部署的工具。
[0004]一篇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献:ZUMA:An Open FPGA Overlay Architecture。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FPGA的RISC
‑
V处理器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在三块FPGA板卡上建立三个模板工程;S2、生成三个模板工程的TCL脚本,总结出同一类别中不同FPGA板卡的差异,并将差异映射到TCL脚本中对应的需要改动的部分,保留不需要改动的部分,得到模板TCL脚本;S3、对用户提供的板卡描述文件(board_file)以及配置信息用Python脚本进行解析提取并在TCL脚本对应的部分进行填充,得到适配用户板卡的TCL脚本,进而得到适配用户板卡的工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RISC
‑
V处理器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三块FPGA板卡分别属于赛灵思FPGA的三个类别:Zynq、Zynq Ultrascale+以及纯FPG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FPGA的RISC
‑
V处理器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Zynq系列和Zynq Ultrascale+系列的板卡,模板工程具体如下:FPGA处理系统(Processing System)端的ARM核通过SD卡启动Linux,然后执行相应的C程序将RISC
‑
V处理器需要执行的二进制文件通过AXI总线写入DDR内存;完成写入后,ARM核结束RISC
‑
V处理器的复位,处理器从写入的内存地址通过AXI总线读取指令执行,UART串口对处理器启动linux内核的打印信息传输到PC主机上打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FPGA的RISC
‑
V处理器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Zynq系列和Zynq Ultrascale+系列的板卡,纯FPGA系列的板卡对应的模板工程具体如下:需要添加IP:Memory Interface Generator(MIG)作为外部DDR SODIMM的控制器;需要添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