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油缸拔叉式舵机底脚螺栓孔的预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375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油缸拨叉式舵机底脚螺栓孔的预钻方法,通过用直尺规在舵柄的前、后两端,划出直线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油缸拔叉式舵机底脚螺栓孔的预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舵机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拨叉式舵机底脚螺栓孔的钻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建造过程中,舵机是实现船舶转向、调头、直航等操作的航向控制装置,是船舶航行的重要设备。舵机有转叶式舵机,拨叉式舵机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四油缸式拔叉舵机,其主要包括舵柄和四个油缸,四个油缸的柱塞均与舵柄装配在一起,舵柄和四个舵机均安装在基座上。现有技术中拨叉式舵机的安装方法在申请号为CN201910015298.6(公布号为CN109866872A)的中国专利《一种舵机的装配方法》中有所披露。安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舵机的舵柄安装至基座上;将舵机的四个油缸安装至基座上,并使得四个油缸与舵柄装配在一起;调整四个油缸在水平方向上与舵柄的相对位置,使得四个油缸的基准点与舵柄的轴线的间距的差值不大于设定间距;调整四个油缸在垂直水平方向上与舵柄的相对位置,使得四个油缸的轴线与舵柄的基准面的间距的差值不大于设定高度;固定油缸和舵柄在垂直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0003]根据上述舵机的安装方法可知,为了确保舵机的操作精度需要保障舵机的定位安装精度。而由于舵机的定位受舵杆与舵叶、舵杆与舵柄的相对位置的影响,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技术要求将舵机不断调整来完成预安装,并用专用样冲在对应位置划出螺栓的安装孔位后将舵机拆除,在所划位置钻完孔后再将舵机复位进行安装。由此可见,通过现有技术安装拨叉式电机存在工程量大,安装周期长,存在重复作业等问题。
[0004]故针对现有技术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预装舵机的底脚螺栓孔预钻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油缸拨叉式舵机底脚螺栓孔的预钻方法,包括:
[0007]步骤1,舵叶转到零位:在船叶左右中心上吊一线锤,使舵叶左右心线与船台上的船体中心线重合;
[0008]步骤2,确定基点与基线:在基座平面用第一直尺规沿舵柄拨叉的前部两个叉尖放置,在第一直尺规与舵柄槽内侧接触处标记出两个基点,记为A、B,用第一直尺规沿舵柄拨叉的后部两个叉尖放置,在第一直尺规与舵柄槽内侧接触处标记出两个基点,记为C、D,划出经过基点A、B的直线l
AB
与经过基点C、D的直线l
CD
作为基线,基线l
AB
与l
CD
都与舵柄左右中心线垂直;
[0009]步骤3,划出内侧螺栓孔连线:从所述基点出发以舵柄左右中心线为中心,沿所述基线向外距离L1处取点,记为E、F、G、H,其中L1为舵柄拨叉内侧边到第一个螺栓孔的距离,划出经过点E、F的直线lEF与经过点G、H的直线l
GH
为油缸的内侧螺栓孔连线,1
EF
和l
GH
与舵柄左
右中心线平行;
[0010]步骤4,划出油缸中心线:舵柄拨叉上有已知点I、J、K、M为油缸中心线点,用第二直尺规划出经过点I、J的直线l
IJ
与经过点K、M的直线l
KM
作为油缸中心线,保持船体水平并用线锤引到基座平面上,得到直线l
IJ
与l
KM
的投影与l
EF
、l
GH
的交点,分别记为O、P、Q、R;
[0011]步骤5,划出外侧螺栓孔连线:划出经过点O、P的直线l
oP
与经过点Q、R的直线l
QR
,以点O、P、Q、R为起点,舵柄左右中心线为中心,沿直线l
OP
、l
QR
截L3距离的点S、T、U、V,其中L3为单个油缸的第一个螺栓孔到最后一个螺栓孔的距离,划出经过点S、T的直线l
ST
与经过点U、V的直线l
UV
作为外侧螺栓孔连线,l
ST
与l
UV
都与舵柄左右中心线平行;
[0012]步骤6,确定全部内、外侧螺栓孔点:以点O、P、Q、P、s、T、U、V为起点,沿直线l
EF
、l
ST
、l
GH
、l
UV
两端分别截取L4距离的点作为内、外侧螺栓孔点,记为a、b、c、d、e、f、g、h、i、j、k、m、n、o、p、q,其中L4为油缸中心线到螺栓孔的距离。
[0013]步骤7,确定其余螺栓孔点:连接端点作线段ae、bf、cg、dh、io、jp、kq、mr,在已知内、外侧螺栓孔点的情况下,根据图纸分别在所作线段上划出其余螺栓孔的点位;
[0014]步骤8,钻孔:根据划出的螺栓孔点位用磁力钻装上对应的取心钻头钻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步骤3中L1由计算获得,计算公式为:L1=L

d/2,其中L1为舵柄拨叉内侧到第一个螺栓孔的距离;L为舵柄拨叉中心到第一个螺栓孔的距离;d为舵柄拨叉槽的宽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步骤4中,在船倾斜建造的情况下,用线锤引到舵机基座上直线l
EF
、l
GH
上,得到直线l
IJ
与l
KM
的投影与lEF、l
GH
的交点后,向船台高的方向移动距离L5后获得的点记为O、P、Q、R,其中L5=HA,H为划线平面距舵机基座的距离,A为船舶建造时船台前后的斜度比。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步骤5还包括对划线准确性的检查,分别连接点S和Q、T和O、R和U、P和V作线段r1、r2、r3、r4,检查线段r1、r2、r3、r4长度是否相等,误差在1mm内合格,若超差需对划线工作进行检查并重新划线。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步骤8还包括划出各螺栓孔的切削圆和检验圆,用以校正取心钻头位置并检查钻孔位是否正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确定基点与基线,并与油缸中心线点配合,通过对照图纸数据即可在不预装舵机的情况下准确找到全部底角螺栓孔位置并完成钻孔。本专利技术将以前的配钻改进为划线预钻孔,减少为了找出螺栓孔的位置组装、校正、拆除舵机的工作,避免了重复作业,减小了工程量,减少了安装周期,具体来说减少人工约20个,缩短生产周期约5天,极大提升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未划线状态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直尺规与第二直尺规位置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2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3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4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5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步骤6~7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油缸拨叉式舵机底脚螺栓孔的预钻方法,包括:步骤1,舵叶转到零位:在船叶左右中心上吊一线锤,使舵叶左右心线与船台上的船体中心线重合;步骤2,确定基点与基线:在基座(1)平面用第一直尺规4沿舵柄(2)拨叉的前部两个叉尖放置,在第一直尺规4与舵柄(2)槽内侧接触处标记出两个基点,记为A、B,用第一直尺规(4)沿舵柄(2)拨叉的后部两个叉尖放置,在第一直尺规(4)与舵柄(2)槽内侧接触处标记出两个基点,记为C、D,划出经过基点A、B的直线l
AB
与经过基点C、D的直线l
CD
作为基线,基线l
AB
与l
CD
都与舵柄(2)左右中心线垂直;步骤3,划出内侧螺栓孔连线:从所述基点出发以舵柄(2)左右中心线为中心,沿所述基线向外距离L1处取点,记为E、F、G、H,其中L1为舵柄(2)拨叉内侧边到第一个螺栓孔的距离,划出经过点E、F的直线l
EF
与经过点G、H的直线l
GH
为油缸的内侧螺栓孔连线,l
EF
和l
GH
与舵柄(2)左右中心线平行;步骤4,划出油缸中心线:舵柄(2)拨叉上有已知点I、J、K、M为油缸中心线点(3),用第二直尺规(5)划出经过点I、J的直线l
IJ
与经过点K、M的直线l
KM
作为油缸中心线,保持船体水平并用线锤引到基座(1)平面上,得到直线l
IJ
与l
KM
的投影与l
EF
、l
GH
的交点,分别记为O、P、Q、R;步骤5,划出外侧螺栓孔连线:划出经过点O、P的直线l
OP
与经过点Q、R的直线l
QR
,以点O、P、Q、R为起点,舵柄(2)左右中心线为中心,沿直线l
OP
、l
QR
截L3距离的点S、T、U、V,其中L3为单个油缸的第一个螺栓孔到最后一个螺栓孔的距离,划出经过点S、T的直线l
ST
与经过点U、V的直线l
UV
作为外侧螺栓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朝文周炜麻蔚然欧阳康百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