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79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机,包括支撑架、固定板、电机、皮带轮组、滚轮、皮带、活动板、排料口、分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分料机构,通过气缸推动活动杆,使活动杆进行摆动,并带动主轴沿着固定块固定块进行轴线转动,进而使主轴带动缓冲机构摆动,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电芯的分拨,分拨后的电芯通过隔板带进行分批收集,并落入排料口后,从而起到分拨疏通的效果,便于电芯进入指定位置收集。便于电芯进入指定位置收集。便于电芯进入指定位置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下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下料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圆柱状的电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电芯的生产量也逐渐增加。
[0003]在现有的电芯下料机中,需要将加工后的电芯输送至后续的加工设备上,但是电芯多为堆积排放,进而导致电芯全部堆积在传送带上,导致无法传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收集,进而降低的工作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下料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芯下料机,包括支撑架、固定板、电机、皮带轮组、滚轮、皮带、活动板和排料口,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后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内侧与电机相固定,所述电机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皮带轮组的左端下侧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组的上端右侧与滚轮采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滚轮设置于皮带的前端内侧,所述活动板设置于皮带的上端,所述排料口与支撑架的前端相固定,还包括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底座、活动座、气缸、活动杆、主轴、固定块、缓冲机构、导向架和隔板带,所述底座的右端上侧与活动座的下端相固定,所述活动座的上端左侧与气缸的右端采用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动杆的前端中部采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后端内侧与主轴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主轴的中部与固定块的中部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与主轴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导向架与底座的中部下端相固定,所述导向架设置于隔板带的前端内侧,所述底座与支撑架的上端相固定。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装配框、支撑板、缓冲弹簧、辅助弹簧和缓冲板,所述装配框的内侧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分别与辅助弹簧和缓冲弹簧的右端相固定,所述辅助弹簧和缓冲弹簧的左端与缓冲板的右端相固定,所述装配框的上端内侧与主轴的下端相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设有两组缺口,并且缺口相对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座的上端内侧呈内凹状,并且其横截面呈U形状设置,起到夹持限位的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右端与活动座上端内凹状缺口相契合,起到摆动调节角度的效果。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主轴、固定块、缓冲机构呈垂直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内侧呈空心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弹簧和辅助弹簧均设有多组,并且沿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对电芯起到弹性保护的效果。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轴采用碳钢材质,具有防滑的特性。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弹簧采用弹簧钢材质,韧性良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分料机构,通过气缸推动活动杆,使活动杆进行摆动,并带动主轴沿着固定块进行轴线转动,进而使主轴带动缓冲机构摆动,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电芯的分拨,分拨后的电芯通过隔板带进行分批收集,并落入排料口后,从而起到分拨疏通的效果,便于电芯进入指定位置收集。
[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缓冲机构,通过主轴带动装配框对电芯进行分拨导向时,通过电芯对两侧的缓冲板进行碰撞,使缓冲板通过内侧两端的缓冲弹簧进行收缩,并对分拨时产生的碰撞力进行缓冲抵消,并且通过多组辅助弹簧进行二次弹簧,从而起到分拨时保护电芯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结构分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结构分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结构缓冲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支撑架

1、固定板

2、电机

3、皮带轮组

4、滚轮

5、皮带

6、活动板

7、排料口

8、分料机构

9、底座

91、活动座

92、气缸

93、活动杆

94、主轴

95、固定块

96、缓冲机构

97、导向架

98、隔板带

99、装配框

971、支撑板

972、缓冲弹簧

973、辅助弹簧

974、缓冲板

97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6]一种电芯下料机,包括支撑架1、固定板2、电机3、皮带轮组4、滚轮5、皮带6、活动板7和排料口8,支撑架1的下端后侧设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后端内侧与电机3相固定,电机3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皮带轮组4的左端下侧传动连接,皮带轮组4的上端右侧与滚轮5采用转轴传动连接,滚轮5设置于皮带6的前端内侧,活动板7设置于皮带6的上端,排料口8与支撑架1的前端相固定,分料机构9,分料机构9设置于支撑架1的上端。
[0027]参考图3和图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8]分料机构9包括底座91、活动座92、气缸93、活动杆94、主轴95、固定块96、缓冲机构97、导向架98和隔板带99,底座91的右端上侧与活动座92的下端相固定,活动座92的上端左侧与气缸93的右端采用转轴活动连接,气缸93的输出端与活动杆94的前端中部采用转轴转动连接,活动杆94的后端内侧与主轴95的上端活动连接,主轴95的中部与固定块96的中部内侧活动连接,缓冲机构97与主轴95的下端相固定,导向架98与底座91的中部下端相固定,
导向架98设置于隔板带99的前端内侧,底座91与支撑架1的上端相固定,底座91上端中部设有两组缺口,并且缺口相对设置,活动座92的上端内侧呈内凹状,并且其横截面呈U形状设置,起到夹持限位的效果,气缸93右端与活动座92上端内凹状缺口相契合,起到摆动调节角度的效果,活动杆94、主轴95、固定块96、缓冲机构97呈垂直设置案,缓冲机构97内侧呈空心结构,主轴95采用碳钢材质,具有防滑的特性。
[0029]参考图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30]缓冲机构97包括装配框971、支撑板972、缓冲弹簧973、辅助弹簧9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下料机,包括支撑架(1)、固定板(2)、电机(3)、皮带轮组(4)、滚轮(5)、皮带(6)、活动板(7)和排料口(8),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后侧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后端内侧与电机(3)相固定,所述电机(3)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皮带轮组(4)的左端下侧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组(4)的上端右侧与滚轮(5)采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滚轮(5)设置于皮带(6)的前端内侧,所述活动板(7)设置于皮带(6)的上端,所述排料口(8)与支撑架(1)的前端相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料机构(9),所述分料机构(9)设置于支撑架(1)的上端,所述分料机构(9)包括底座(91)、活动座(92)、气缸(93)、活动杆(94)、主轴(95)、固定块(96)、缓冲机构(97)、导向架(98)和隔板带(99),所述底座(91)的右端上侧与活动座(92)的下端相固定,所述活动座(92)的上端左侧与气缸(93)的右端采用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气缸(93)的输出端与活动杆(94)的前端中部采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94)的后端内侧与主轴(95)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主轴(95)的中部与固定块(96)的中部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97)与主轴(95)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导向架(98)与底座(91)的中部下端相固定,所述导向架(98)设置于隔板带(99)的前端内侧,所述底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文军张营陈佳韩福山车德军白云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软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