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大乔专利>正文

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34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属于铝酸钠溶液分解槽;旨在提供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无能耗、无搅拌、不沉淀的铝酸钠溶液分解槽。它包括分解槽、插入该分解槽中的出料管、固定在该分解槽壁上的出料溜槽,分解槽(14)为平底直桶形结构,设置该分解槽底部的吸料装置与出料管(6)的入口连通,设在出料管(6)上的出料口(4)与出料溜槽(5)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需额外动力,具有免维护、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对现有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式平底直桶形分解槽进行改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酸钠溶液分解槽,尤其涉及一种铝酸钠溶液平 底分解槽。技术背景目前,传统的铝酸钠溶液分解槽主要有锥体分解槽和平底直桶形分解 槽两种;为了避免沉淀,锥体分解槽通常采用压縮空气进行搅拌,平底直桶形分解槽则是采 用机械装置搅拌。压縮空气搅拌不仅会造成铝酸钠溶液的细粒子附聚、长大条件受到破坏, 而且还容易造成铝酸钠溶液颗粒间的碰撞,使得结晶体再次细化,从而导致氧化铝产品呈 极细的粉状、不利于后续的氧化铝电解;另外,大量的压縮空气还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机械 装置搅拌虽然有利于晶核的长大、氧化铝产品质量较好,但存在设备十分昂贵的缺陷,而且 需要维护保养,比较麻烦。 为了克服上述锥形空气搅拌分解槽所存在的缺陷,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申请号为 "200420034717. X"、名称为"无搅拌分解槽"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是将一根上端通 过接料盘与出料槽连接的提料管插入锥体分解槽的底部,从而利用压差原理将分解槽中的 浆料压出。该专利虽然克服了传统分解槽存在的上述缺陷,但由于在分解槽的锥体底部会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旋涡,因此会将表层浆料巻入底部,从而导致表层浆料与底层浆料混合, 存在部分浆料驻留时间过短、铝酸钠溶液附聚、长大条件不充分,分解不彻底的缺陷。另外, 该专利只适用于小直径锥形空气搅拌分解槽,解决不了平底直桶形分解槽所存在的上述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造价低、结 构简单、无能耗、无搅拌、不沉淀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分解槽、插入该分解槽 中的出料管、固定在该分解槽壁上的出料溜槽,分解槽为平底直桶形结构,设置该分解槽底 部的吸料装置与出料管的入口连通,设在出料管上的出料口与出料溜槽连通。 所述吸料装置由与出料管入口端连通的集料筒、分布在分解槽底部的若干吸料 管、若干根分别将各吸料管与集料筒连通的集料支管构成,吸料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吸料口 ; 吸料管为平行排列的直管或按同心圆布置的环形管,吸料口最好设在吸料管的底部;出料 管中插有进气管;在分解槽的上方设有进料溜槽,在该进料溜槽出口端的下方设有布料器; 各集料支管分别通过多根集料管与集料筒连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 加了吸料装置,因此能够在浆料的底部进行多点吸料,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容易在浆料表 面形成旋涡,有效避免了表层浆料被巻入分解槽底部,从而导致表层浆料与底层浆料混合 的缺陷,延长了浆料的驻留时间、为铝酸钠溶液附聚、长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提高了分解 效率;可适合于各种形状的分解槽。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示图。3 图中进料溜槽l布料器2进气管3出料口4出料溜槽5出料管6集料 管7吸料管8吸料口9中心吸料管IO支架11集料支管12集料筒13分解槽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 2中,分解槽14为平底直桶形结构,在该分解槽的底部设有吸料装置,该 吸料装置由密闭的集料筒13、靠近分解槽14底部均匀分布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若干吸料 管8、若干根分别将各吸料管8与集料筒13连通的集料支管12构成,在吸料管8上设有至 少吸料口 9 ;出料管6的入口与集料筒13连通,设在出料管6上的出料口 4与固定在分解槽 14上的出料溜槽5连通。吸料管8既可以是平行排列的直管,也可以是按同心圆布置的环 形管等多种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吸料管8采用同心圆布置的环形管。为了避免形成沉淀, 吸料口 9最好均匀设在吸料管8的底部;为了避免吸料口 9被遮闭,在各吸料管8与分解槽 14底部之间设有支架11 ;为了避免出现死区,在集料筒13底部设有与之连通的中心吸料管 10。为了降低出料管6中浆料的密度、保证出料顺畅,出料管6中插有进气管3 ;为了保证 进料均匀、平稳,可以在分解槽14的上方设置进料溜槽l,并在该进料溜槽出口端的下方设 置布料器2。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各集料支管12分别通过多根集料管7与集料筒13 连通。权利要求一种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包括分解槽、插入该分解槽中的出料管、固定在该分解槽壁上的出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分解槽(14)为平底直桶形结构,设在该分解槽底部的吸料装置与出料管(6)的入口连通,设在出料管(6)上的出料口(4)与出料溜槽(5)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装置由与出料管(6)入口端连通的集料筒(13)、分布在分解槽(14)底部的若干吸料管(8)、若 干根分别将各吸料管(8)与集料筒(13)连通的集料支管(12)构成,吸料管(8)上设有至 少一个吸料口 (9)。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吸料管(8)为 平行排列的直管或按同心圆布置的环形管,吸料口 (9)设在吸料管(8)的底部。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出料 管(6)中插有进气管(3)。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在分 解槽(14)的上方设有进料溜槽(l),在该进料溜槽出口端的下方设有布料器(2)。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在分解槽(14) 的上方设有进料溜槽(l),在该进料溜槽出口端的下方设有布料器(2)。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各集料支 管(12)分别通过多根集料管(7)与集料筒(13)连通。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各集料支管 (12)分别通过多根集料管(7)与集料筒(13)连通。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各集料支管 (12)分别通过多根集料管(7)与集料筒(13)连通。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其特征在于各集料支管 (12)分别通过多根集料管(7)与集料筒(13)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属于铝酸钠溶液分解槽;旨在提供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无能耗、无搅拌、不沉淀的铝酸钠溶液分解槽。它包括分解槽、插入该分解槽中的出料管、固定在该分解槽壁上的出料溜槽,分解槽(14)为平底直桶形结构,设置该分解槽底部的吸料装置与出料管(6)的入口连通,设在出料管(6)上的出料口(4)与出料溜槽(5)连通。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需额外动力,具有免维护、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对现有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式平底直桶形分解槽进行改造。文档编号C01F7/02GK201458765SQ20092012564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胡大乔 申请人:胡大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包括分解槽、插入该分解槽中的出料管、固定在该分解槽壁上的出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分解槽(14)为平底直桶形结构,设在该分解槽底部的吸料装置与出料管(6)的入口连通,设在出料管(6)上的出料口(4)与出料溜槽(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乔
申请(专利权)人:胡大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