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00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包括L形的蓄热室,所述L形蓄热室的垂直部分设有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L形蓄热室的水平部分设有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安装位置需要保持在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垂直投影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消除了需要人工安装和拆除集水装置这个痛点,实现了干湿分离,消除了集水装置可能破损而损坏陶瓷这个隐患并且排污口的维护保养更方便。这样一来使得硅粉更容易和方便清理,进一步减少了人工的消耗,降低了检修过程中陶瓷蓄热体的损耗,降低了维保频率的同时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保频率的同时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保频率的同时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来说是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RTO在处理含硅的VOC废气时会产生大量的硅粉,硅粉极易在高温环境下与陶瓷蓄热体产生粘连,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堵塞陶瓷蓄热体,常规的蓄热室结构在陶瓷蓄热体堵塞之后清理的方式繁琐,费事费工且损耗大。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754076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的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将蓄热室内蜂窝陶瓷蓄热体分开安装设置中部腔体,腔体中设置检修门,底部设置排污口。当陶瓷蓄热体堵塞到需要清理的程度后,打开中部腔体检修门,操作人员进入内部设置可重复利用的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底部对接中部腔体排污口,对上部1/3蜂窝陶瓷蓄热体采用水洗的方式,硅粉和水的混合物经过集水装置收集并通过排污口排出RTO。这种方式需要在设备停机后人工进入设备内部布设集水装置,冲洗完成后需要再次拆除集水装置,流程较为繁琐,施工要求较高,并要求工人有较高的素质,且排污口处于较高位置,需要设计额外的维护检修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布设和拆除集水装置,硅粉更容易、更方便清理,实现了干湿分离的蓄热室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包括L形的蓄热室,所述L形蓄热室的垂直部分设有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L形蓄热室的水平部分设有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安装位置需要保持在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垂直投影之外。
[0006]本技术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07]1.所述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安装在L形蓄热室垂直段,所述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垂直安装在L形蓄热室的水平段,且所述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的体积为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体积的一半。
[0008]2.所述第一和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之间形成的腔体上设置检修门。
[0009]3.所述蓄热室底部设有浇注料,蓄热室底部一侧设有排污口。
[0010]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0011]消除了需要人工安装和拆除集水装置这个痛点,实现了干湿分离,消除了集水装置可能破损而损坏陶瓷这个隐患并且排污口的维护保养更方便。这样一来使得硅粉更容易和方便清理,进一步减少了人工的消耗,降低了检修过程中陶瓷蓄热体的损耗,降低了维保频率的同时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3]图中:1.RTO燃烧室保温结构;2.蓄热室;3.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4.检修门;5.排污口;6.浇注料;7.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8.RTO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如图1所示,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外层为RTO燃烧室保温结构1,RTO燃烧室保温结构1构成一个L形的蓄热室2。L形蓄热室2的垂直部分设有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L形蓄热室2的水平部分设有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安装位置保持在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垂直投影之外。
[0016]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安装在L形蓄热室2垂直段,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垂直安装在L形蓄热室2的水平段,且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的体积为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体积的一半。
[0017]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和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之间形成的腔体上设置检修门4。该腔体的底部通过耐水耐高温的浇注料6填充,并且排污口5水平设在腔体的底部一侧,浇注料6整体做倾斜布置,排污口5设计为浇注料6倾斜的最低点。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远离腔体的一侧设有RTO烟气出口。
[0018]当陶瓷蓄热体堵塞到需要清理的程度后,对上部1/3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采用水洗的方式,硅粉和水的混合物因重力落到底部浇注料6上并通过排污口5收集后排出RTO,因为垂直安装的2/3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保持在上部1/3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垂直投影之外,此过程仅影响上部1/3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3寿命,不会影响到垂直安装的2/3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寿命。垂直安装的2/3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7迎风面上附着的硅粉则打开检修门4,人工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吹扫后掉在底部浇注料6上的硅粉收集后从检修门4取出。
[0019]以上所述,仅为此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新型的构思加于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的蓄热室,所述L形蓄热室的垂直部分设有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L形蓄热室的水平部分设有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所述第二蜂窝陶瓷蓄热体安装位置需要保持在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垂直投影之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含硅VOC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的蓄热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陶瓷蓄热体安装在L形蓄热室垂直段,所述第二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年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